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什么是新闻,应当发布什么样的新闻,怎样适时、适当、准确地发布新闻,从而提高新闻发布工作的质量;其次,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怎样与新闻传媒打交道,怎样回答记者提问,与新闻传媒和谐相处、正确交往,使新闻发布工作事半功倍;第三,媒介素质还能帮助新闻发言人不断总结经验,从新闻传播理论的高度,去正确总结和分析新闻发布工作的具体案例,不断提高,反复实践,把新闻发布工作越做越好。作为一位新闻发言人,在媒介素质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熟悉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史的主要知识;二是掌握新闻传媒业务知识和技巧;三是树立新闻法制意识和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学习、努播人员广交朋友,是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介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维基解密事件是网络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业发生重要影响的一个重点事件,它创造了一种满足众多社会个体对公共信息传播参与和分享的全新模式。对维基解密事件进行新闻传播学解读和反思,就其引发的人们对于信息公开、新闻传播、民主自由、国际政治等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信息时代的公共信息传播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非常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建构有效的他律和负责的自律体系来保护、规范和推动民众利用更多"维基解密"式工具实现对国际政治的有效参与,也许那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学者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传播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SSCI传播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起步时间大致相似,但香港和内地发文数量的增速更快;香港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展开合作,且研究成果的数量超过中国台湾;香港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广泛,中国台湾所发论文的期刊集中度更高;在研究的影响力方面,中国台湾学者更胜一筹。本文揭示了我国学者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 1992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渐从强调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 ,转向多样化的学术视角。中国的新闻传播业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新环境 ,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 ,遇到颇多问题。新闻学界迅速从传媒经营、新闻侵权与诉讼、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 ,传播学自身也因此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幼儿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师范院校需要创新师德教育,把立德树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师范院校应重视师德课程,提升授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拓宽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建立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与读、讲与辩、看写演、研、践五种教学形式,把课程与学校文化、社会实践、大学生生活相结合,形成学校、幼儿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设计格局。  相似文献   

6.
具有融合世界各地先进教育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能够利用西方的传播理论去开创与建立自己的学术地位与研究领域、实现与西方学术的对话,以图书馆建设为中心的丰富教育资源等,都使得中国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极高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7.
童兵、陈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出版《新闻传播学大辞典》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涵盖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工具书,由复旦大学童兵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陈绚教授担任主编,全国26家高校和研究所近200名专业人员参与撰写,系统、科学地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完整的知识和概念体系。《新闻传播学大辞典》正文分13个部分,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伦理与法、新闻传播业务、传播媒介经济学、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件、新闻传播界人物、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新闻传播学和民俗学,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本质特征上都是关于"大众"的学问;民俗新闻传播学是从民俗学视野研究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科学;构建民俗新闻传播学有助于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科学把握,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受众观",有利于还新闻传统形态上的"官学"为"民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学",有利于有效规范纠正新闻娱乐化倾向,有利于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构建国际新闻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全面剖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本专业其他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提出了帮助现代汉语课程走出低效低质的教学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1996年至200c5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MCQ上发表的所有研究论文,从发表时间、作者构成、主要研究范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认为:副教授与青年学者是研究的主要群体;实证研究将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简单数据分析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内地的新闻传播学侧重于采用人文研究的方法,这与我国的传统人文研究历史悠久、传播学引入时间短暂、实证研究学术氛围尚未形成有关.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在严格的学术科研规范下充分利用手机与网络等现代科研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传统讲授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问题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中被应用.以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类专业的新闻与传播通论课程教学为例,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四个方面论述PBL教学法在新闻与传播通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会使相关人士对PBL教学法的课程教学价值有新的...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阙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传播与教育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也适应于教育研究,适应于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总体上分为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等5大领域。从传播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作为传播行为之一的新闻学教育,审视其存在的阙失,以期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2013年,较之其他学科,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呈现发展迅速、异彩纷呈之趋势.纵览、横视新闻传播学科及传媒界的发展状况,其呈现出融合、变革、反思、分化、深入的特点,具有多元发展、主体分化、理论提升、主旨分明之趋向.从13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围绕新闻传播学、传媒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改革并购与转型重组等问题,思考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一些新的热点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开始集中关注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并卓有建树,其中尤其以荷兰学者梵·迪克最为突出。但此研究也存在两方面的局限:话语分析与新闻传播学之间存在隔膜以及话语分析受到语言学的制约。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应用,要求适应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话语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突显话语分析注重科学客观性、极大包容性的方法论特质,并最终完成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应用中的改造转型,体现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独立性品格。  相似文献   

16.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新闻工作理想、新闻工作责任、新闻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良心和新闻工作荣誉。目前由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自身放松要求,在传媒界出现了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我们应当正视传媒界存在的这些问题,并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保卫干部队伍是一支较为特殊的队伍 ,它肩负确保高校安全与稳定的使命。要使这支队伍较好地发挥作用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高校保卫干部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本文从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角色入手 ,分析论证了高校保卫干部扮演着三重职业角色 ,受到三种相应的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得出了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应是与三种职业道德素质交叉部分组成的素质群体的结论 ,并依此提出了提高高校保卫干部职业道德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重视学报编辑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期刊质量与编辑素质密不可分。立足现实问题,就高校学报编辑道德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具有高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编辑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在新闻媒体不同程度地走向市场的背景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有:新闻传播制度的缺失和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渐失。因此提出了加强党对新闻职业的领导、教育工作;加强”三项学习教育”,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新闻法律法规;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