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兆光  林国媚 《职业》2022,(12):29-31
“瓯菜烹饪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瓯菜烹饪技艺”的传承,让公众充分认识瓯菜的重要价值,对“瓯菜烹饪技艺”焕发活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对“瓯菜烹饪技艺”现状的调查,以传承“瓯菜烹饪技艺”为视角,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敏 《职业》2018,(25):46-48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于2015年7月共同签发人社厅发﹝2015﹞127号文件《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全国各技工院校相继开始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对技工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实施,探讨如何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下的学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邹时敏  吴静 《职业》2016,(32):27-28
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自2015年7月开始启动,已在全国12个省(区、市)进行了首批试点.技工院校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关键配角,应主动承担起企业学徒培养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理应担当的角色,提出其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采取的相关举措,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郭洪波  宋士强  宋双 《职业》2022,(21):72-74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为满足企业对员工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能力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高精尖”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大多采用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中将其优化为更有效的校企“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就如何创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班“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尚颖  刘勇 《职业》2017,(2):23-24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我国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要求,全面提升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重要制度.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如何适应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要求是当前技工院校的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陈恩平 《职业》2020,(9):37-38
本文在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详细阐述其实施的主要步骤和内容,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和构建基于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丰富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杨坤杰  郝文利  王海鹏 《职业》2017,(22):25-26
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笔者调查发现,技工院校在职业培训学员管理的研究方面远没有教学培养经验丰富,本文结合笔者在"新型学徒制"职业培训管理中的实践,对"新型学徒制"职业培训学员管理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骆潇 《职业》2012,(29):7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启动了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技工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2012年9月,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会在杭州召开,94所新增试点院校,1.25万参加试点的学生,焊接加工等10个新增试点专业(课程)……预示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朱朦朦 《职业》2023,(15):62-65
以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本文分析了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积极采取引入企业导师、名人工匠,完善实习制度等措施,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及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的,并且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精  李涛 《职业》2023,(17):85-87
技工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立足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除了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操作功底。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技工院校的教学始终要围绕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提升,瞄准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岗位,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中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技工院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汪雪东 《职业》2017,(30):33-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各行业人才提出了专业性、技能性水平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各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纷纷开展了课改.现根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情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浅谈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杨炳祥 《职业》2017,(17):26-2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学徒制.人社部在技工院校推广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契合了这一目标的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正是一体化教学的精髓.校企合作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改变教学模式的机械单一、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教学基地建设的残缺不全、课程开发严重不足等现状,是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搞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从法律体系、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水群 《职业》2020,(1):62-6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发展迅速,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主要对技工学校成本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谢燕美  伍尚勤  陈彩凤 《职业》2013,(18):12-1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明 《职业》2014,(23):36-37
本文针对技工院校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微课程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各阶段的积极作用及意义,以期对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冬梅 《职业》2015,(5):36-37
为了提升会计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快推动会计课程建设的发展,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期实现技工院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本文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陶涛  王治平  陈彩凤 《职业》2013,(21):18-2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李红强  辜东莲 《职业》2013,(20):24-27
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邹志明 《职业》2012,(20):39-41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方法.本文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探究,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定义,从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依据和定义特点出发,结合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分析并探究了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炽平  王光林  辜东莲 《职业》2013,(17):14-17
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