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属于社会主义宪法类型的八二宪法有着长篇幅的序言,这给以司法适用为导向的狭义宪法解释学带来了理论困难,也给以人权规范为核心的规范宪法学带来了体系整合与价值协调的难题。如何认知和处理宪法序言的效力及其与宪法正文的关系,成为一个严格的中国宪法科学问题。在社会主义宪法传统与中国宪法语境下,宪法序言的主要功能是对体制的合法性论证,既包含历史合法性维度,也包含政治原则的规范维度,包含了规定并塑造中国宪法权力结构与权利体系的"根本法"规范,充当了中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宪法序言对社会主义特定的政治安排予以吸纳,在体系上要比经典的近代宪法更加繁杂,其规范形态还有待进一步演化,但其规范性不容忽视。宪法序言构成了理解中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对宪法序言之历史叙事模式与原则论证理路的精准与合目的之解释,有利于真正建立中国的宪法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超越”具有更为广泛、深邃的内涵,是人类及其社会特有的品质和机制,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宪法文化具有同样的品质。中国文化具有“内在性超越”的本质属性,宪法文化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宪法序言和条文的规定中。深刻体认这一特点,是现行宪法进而贯彻实施宪法不可或缺的哲学基础。中国宪法文化与西方的宪法文化形成鲜明的反差,西方宪法文化是“外在性超越”。这两种文化特点各有所长。中国在发扬“内在性超越”宪法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吸收“外在性超越”注重制度性的约束机制的特长。  相似文献   

3.
诚如林来梵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言,宪法审查制度是"法治国家的拱顶石"。可见,建立和完善宪法审查制度,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工程的重要工序。而宪法审查基准又是宪法审查制度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技术。虽然宪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建立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课业,但对其审查基准这一技术问题的先行性探索和研究,无疑是尚具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一种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宪法序言的最后一段,明文规定了各类宪法主体有维护“宪法尊严”的义务。迄至今日,宪法尊严一词的使用已有浮滥之患,但学界对之研究甚为寥寥。通过对宪法尊严的法理疏释、对宪法尊严的立基眇指细作解读,从而明晰了宪法尊严的基本内涵,即良宪至上,宪法权威,宪法信仰,违宪必究。  相似文献   

5.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是在1789年制定,1789年生效的,宪法包括一个序言和七条条文,后来又陆续通过了二十六条宪法修正案。这部宪法自通过至今,已有2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由于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家结构,所以美国司法制度实行双轨制,即美国自上而下有两套法院组织系统,一套是联邦法院,另一套是州法院,它们之间彼此独立,无从属关系,各自适用自己的宪法和法律,管辖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所规定的不同案件。最高法院是联邦最高审级法院,设在华盛顿,由一名首席法官和8名法官组成。审理案件时原则上要全体法官参…  相似文献   

6.
序言分析私营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和独特属性,包括分析创新的阶段、产品和工艺创新和扩散过程是工业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图进行调整和在经济增长及结构变革过程中获得最终竞争优势的公司来说,创新是一种战略手段。在这方面,它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的"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改动是我党对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认识深化在宪法中的准确表述,标志着一种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宪政文化的创新,首先是立法文化与宪法文化的创新.宪政是动态的运行中的宪法,是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概念,但二者还是存有根本性的区别.宪政创新的主要内涵是指依照宪法规定所产生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相结合产物的创新.宪政文化以宪法文化的发育、培植、养成为前提,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与一国的国情,体现了权利→←权力结构与制约宪政精神之碧华.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2003级博士生、北京市泰福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太福在《中国政党法制化的工作》来稿中指出:我国政党制度法制化的工作起源于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定。现行宪法在序言中先后在五处提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四部宪法,都在序言部分强调了共产党的领导。除了1975年宪法外,其余三部宪法都同时强调了中国各民主党派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还第一次使用了“各政党”的重要提法,强调包括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相似文献   

10.
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各不相同,二者的主体、内容、程序、形式也不相同。宪法实施是一种政治机制,宪法监督则属于法律机制。我国宪法文本对宪法实施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宪法序言的最后一段,而宪法第62条和第67条的规定,则是指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宪法的实施就是宪法监督。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它们监督宪法实施,从法律上可以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种;现在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是权力机关的民主监督制,且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缺乏针对性而丧失法律特征,容易流于形式。有必要对此做出针对性的改革,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设立宪法解释委员会等,建立监督宪法实施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文件是宣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载体,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为执政党文件的宪法属性奠定了法哲学基础,宪法序言效力说赋予执政党文件宪法价值以学说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为其宪法属性提供规范保障,故而执政党文件属于宪法渊源,成为查明宪法意图的重要参照、帮助界定宪法条款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2.
宪法的政治修辞功能是其并行于人权保障、权力制约功能的另一面的功能,即观念形态上的政治正当性功能。宪法的政治修辞具体表现形态有:以专门条款确定国家符号,在宪法序言中诉诸普世价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以特定条款修饰制宪权,政治独白式的宣告或认定。因此,"宪法何为"便可归结为实践层面的政治规范与观念层面的政治修辞,这便是宪法的两种面相。宪法在功能上必有侧重,其到了极致处,则造成宪法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多数学者秉持的是宪法实施主体一元化的立场。将宪法实施主体限定在法院或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等国家机关,必然会遭遇宪法实施动力不足、宪法实施不全面等困境。宪法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是宪法实施的主要动力来源,权力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导致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我国宪法实施主体的真实特征。据此,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句关于宪法实施主体的规定,可以分别被归入到国家公权力组织、社会公权力组织以及公民和一般社会组织的范畴中。只有构建起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才能为宪法实施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新宪法全文为一百三十八条一万五千六百三十多字,比五四年宪法多三十二条六千零九十多字,比七五年宪法与七八年宪法条数与字数的总和还多四十八条三千五百五十多字.篇幅增大,内容丰富,是建国以来一部较为完备的宪法.与前三部宪法相比,克服了七五年宪法和七八年宪法的缺陷,恢复和发展了五四年宪法的优点,扩大了宪法规范的范围,在内容上有许多重要的发展变化. 序言 (一)总结了基本历史经验,肯定了四项基本原则为宪法的指导思想新宪法记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一九——年推翻了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一九四九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进一步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82年宪法序言宣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对源自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权观的接受,实则是承继了根本法之观念。高级法观念自古希腊始即贯穿于西方法文化传统之始终,我国宪法的高级法地位既是一种宣告,同时还以宪法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实证化。在我国,如何实施宪法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其具体路径可借鉴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在刚果金案中主动向具有法律解释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释法的实践经验;同时,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不变之前提下,对相关制度与程序做补充完善,以适应宪法实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翟明煜 《南都学坛》2022,42(1):70-75
中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确保中国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法制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为"八二宪法"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法制基础,而"八二宪法"也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宪法,在宪法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构等宪法规范中,都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八二宪法"历经五次修改,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写入宪法.在宪法的保障下,坚定"四个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治国之本,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安定团结的政治基础。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确认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这是现行宪法最大的成就和特点。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它把民主与专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宪法序言的重要内容,还体现在宪法各个部分,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美国宪法制定二百周年,复旦大学法律系发起和组织的“全国美国宪法研讨会”,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单位的近四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分别从法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国际问题研究等不同的角度,就美国宪法的特色、美国宪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美国宪法的解释制度、美国宪法的修正方式、美国联邦宪法与政府体制、美国宪法中的外交权以及美国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政治协商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我国《宪法》从序言到正文、从国家根本制度到公民权利义务等篇章的具体条文对协商民主作了系统的规定,协商民主有深厚的宪法规范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协商领域不断拓展,从政治协商、政党协商走向社会协商和公共政策协商,协商民主由民主形式深化为制度实践。依宪法为基石的协商民主呈现制度化和程序化、协商方式日益拓展及基层民主协商渠道日趋活跃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宪法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巩固了十八世纪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鼓舞了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美国宪法的序言中宣告:制定这部宪法的目的在于“树立公平和正义”,“增进一般人民的福利”和“确保”美国人民“从自由得来的幸福”等。但是,它所说的“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