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俊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99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象出发,分析和探究了自由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价值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基础,表现在交换价值层面的自由和平等掩饰了其虚假性。马克思批判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价值的局限性,从而科学地指出实现正确的、美好的制度和美好生活、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哲学价值的必要性和消灭资本主义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李培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60-464
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它包括在思想上对资产阶级思想"唯心主义"虚假性的批判;在政治上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普适性人权的批判;在经济上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标榜的"经济人"假设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是建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
陈明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7-30
在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研究与革命实践中,"虚幻共同体"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核心思想内容。马克思指认资本主义国家是虚幻共同体,是资产阶级实现统治的方式,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普遍利益,也实现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其虚幻性的体现。研究"虚幻共同体"批判视域下的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对全面把握当代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减轻或者摆脱国家这种共同体对人类的掌控,有益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24-29
马克思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资产阶级的理性观进行批判。他从人的对象性本质出发,指明了不能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来理解理性反思,应将理性反思与理论反思明确地区分开。从理性反思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以异化理论对资产阶级价值观进行了批判。并对政治理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义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是在自由和平等的框架基础上完成的.资本主义正义与以往的社会正义有所不同,它使自由从形式转向实质,并切入现实的平等问题.而对正义的概念“析分”中,可以认定人性、物和制度是其三个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本主义正义的轮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中包括的不自由、不平等因素作了批判,认为自由主义对正义的修正和完善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实质性正义的建构,进而指出了废除私有制度在实现实质性正义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问题未受重视,也未得到深入研究,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问题全面准确的理解。殊不知,黑格尔有相对系统的劳动观,马克思在批判这一劳动观唯心主义性质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劳动观,具体表现如下:人的本质是劳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中介是劳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发展出独具特色又是博大精深的劳动辩证法,劳动辩证法的展开是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包括"意识形态一般"和"意识形态特殊"两重含义。"意识形态特殊"是指一种特殊的理论体系,主要指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批判中,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阐述了"意识形态一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甚至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也是源自其特殊的阶级利益和需要的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姚壬元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49-53
马克思关于借贷资本的特征、运动规律和利息的来源、性质与利率的决定等的精辟论断和深邃思想,既阐明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借贷资本的来源、性质、利息的本质及利息率的变动规律,而且还揭示了它们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般运动规律,对于探讨我国借贷资金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利息的本质和来源以及利息率的形成等问题,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小私有制,不使资本主义介入的商品经济,废除国家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蒲鲁东妄图恢复小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万世不灭的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共存共荣的观点无异于天方夜谭;取消国家的无政府主义只能有助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认真研究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的批判,对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素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6):55-61
通过对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的比较分析,得出的基本认识是:对于马克思利息理论既要继承和坚持,又要加以丰富和发展;对于西方利息理论,要有分析有鉴别地批判其非科学的成分,吸收其合理有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郭玉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0-34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即将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维度有三:(1)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刘自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1):50-54
现代性在欧洲的发展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个人主体的丧失,人与物的关系的翻转。资本主义在解放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对人类未来深切的担忧,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基于此,马克思用价值尺度衡量资本的发展,探寻人类解放的可能性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的三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4):7-11
马克思对鲍威尔理论进行了三次批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批判鲍威尔犹太人的观点;在《神圣家族》中集中批判了鲍威尔的理论核心——自我意识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鲍威尔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这种批判过程既是马克思不断廓清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历史的深处、建构科学唯物史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再停留在资本主义观念层面对绝对精神的"外在"批判,转而深入"市民社会"对"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进行"内在"批判。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出发,有机地将劳动与工资、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一步一步地将隐藏在其背后的物化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价值颠倒的虚幻面纱揭开。他深刻地揭露了所谓"等价交换"的工资实质上的不平等不自由、货币对工人统治的权力不平等、资本对人的价值的颠倒,向世人展示了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面貌,戳穿了资产阶级"公道、正义、民主、平等、和谐"等虚伪的空话,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从而促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危机。 相似文献
16.
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学界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其实百年前,马克思就曾对资本主义的公共卫生问题展开深度批判。对资本主义公共卫生问题的揭示,是马克思公共卫生批判的立足点,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恶劣的生活环境、糟糕的饮食状况和肆虐的霍乱疫情;进一步剖析出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本成因在于资本逻辑,体现在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本主义公共卫生治理的局限性以及资本主导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公共卫生问题化解的根本之道在于以人类解放为目标指引,依靠无产阶级的主体力量,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公共卫生批判对当今的公共卫生治理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涉及社会制度保障、人民至上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直接思想资料。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反工人阶级立场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本质的剖析,论述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本文试图从概念、内涵、特征、方法论及当代价值五个视角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总体分析,以探究学界研究的优缺得失,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19.
张芳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
在后现代军团,让·鲍德里亚,可谓个中翘楚,以至于从20个世纪末就被称为"鲍德里亚效应",他的理论对马克思学说的各个方面均进行了严厉挑战,但与此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作出了发展,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志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0(2):37-43
从历史观的角度对马克思理性思想的揭示、挖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地方。本文阐明了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演变实际上是一个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再到“真正的马克思”的过程 ,从而澄清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一些误解 ,并揭示了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