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已78岁高龄的作曲家曹火星,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任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战的局势,年轻的曹火星心中忿忿不平。于是,他利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霸王鞭”的表演形式编写了5首歌曲,其中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根本点就是独立自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论政策》和其它一些谈话、讲话中,阐述了我党的外交原则、方针和政策。他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①我们既反对国民党完全依赖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政策,也反对党内盲目服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做法,主张独立自主,在不丧失领土和主权的前提下,和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同盟及抗日军事互助协定。《解放》  相似文献   

3.
黄桥战役爆发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但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由迅速发展到一度下降的转折关头,国民党顽固派为准备投降而加紧策划的新的反共阴谋。以一九三九年一月国民党所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为开端,国民党顽固派的抗日倾向已经发生了动摇。蒋介石在会上所作的《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的报告和《整顿党务之要点》的讲话,实际上,就是为准备投降而加紧反共  相似文献   

4.
“9·18”事变后,中共提出组织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逆来顺受”政策,所以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后,分析了蒋介石的抗日的可能,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又执行了逼蒋抗日的政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9月24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这时中共才完成了从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
《国风》是《学衡》杂志的继续,在保持反对新文学运动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抗日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情感。因《国风》的成员多原《学衡》的作者,此时在中央大学群聚,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后学衡时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在这一时期同时表现出鲜明的尊孔倾向。从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的活动,可以看出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文化政策与文学、学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京剧《沙家浜》可谓家喻户晓,与《沙家浜》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未见提及,他就是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就不会有《沙家浜》。他曾在阳澄湖上领导过40多个伤病员,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沙家浜》一剧的素材,来源于1939年发生在苏南阳澄湖上的故事。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击退了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  相似文献   

7.
朝鲜作家金史良具有强烈的自省精神和民族意识,他最终投身抗日第一线成为朝鲜义勇军的一员。同时,他还是朝鲜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小说家。他的长篇报告文学《驽马万里》不仅多角度立体地反映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革命情况,而且还第一次真实记录了中国境内朝鲜独立同盟及朝鲜义勇军的抗日武装斗争。它不仅作为抗日文学或者民族解放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后民族主义的勃兴,地处首都的中央大学出现以法学院教授为主体的《时代公论》社,对于当时讨论热烈的政治热点问题不断从学理上建言。该杂志鼓吹国民党一党独裁论,在宪政、民主与独裁、国民党的抗日政策等问题上,与北方的《独立评论》派进行激烈的论战。就本质而言,这次论战表现出民族主义高涨时代权威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碰撞、分化与重新组合,均表现出功利主义趋向。《时代公论》与《独立评论》的论战,无疑为20世纪30年代的南北政治、学术文化的地缘与派分提供了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一九四○年一月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展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并在政治思想上揪起反共浪潮。党内也出现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粉碎国民党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穆时英死了!他死得实在冤枉!他蒙了一个汉奸的罪名而死了!但他不是汉奸,他的死是在国民党的双重特务制下,他是国民党中央党方的工作同志,但他死在国民党军方的枪下。国民党抗日先烈的名字中没有他,国民党遗属抚恤项下也没有他,但他确确实实为国民党中央工作的,他死得实在冤枉。”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存亡的严峻形势下,各界要求国民党政府缩短训政,尽快实施宪政,爆发了民主宪政运动,作为国民党元老派代表的李烈钧在其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烈钧是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真诚继承者,他主张以民主政治改革推动全民抗日救亡运动,认为民主与抗日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他扶病奔走呼号,要求国民党政府实施民主、开放政权,其民主宪政思想和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何梅协定》生效后,在河北省,有的县国民党组织依然暗里存在,且党员也有秘密活动。七七事变后,河北省城市大多沦陷,乡村大部又逐渐地被中共所控制,政局动荡急剧变化,所以河北省国民党员分化严重,党员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国共合作抗日时,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国民党党组织在中共的帮助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勤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火星同志写的这首歌,我们大家都会唱,但对它产生的背景不一定都清楚。1943年,国民党又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3月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提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宣称“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中央社公然叫嚣“解散共党组织,放弃边区割据”,胡宗南则撤消黄河抗日防务,集中16个师,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7月9日,延安三万余人集会,纪念抗战6周年,号召“紧急动员,制止内战,保卫边区”。12日,毛主席发表了《质问国民党》一文。7月21…  相似文献   

14.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特别是抗日战略的重大历史贡献之一。近年来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蒋百里、白崇禧、陈诚等是抗日持久战的先行者,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然而从《国防论》、《白崇禧回忆录》、《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等相关内容和线索来看,无证据证明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相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与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的持久抗战理论在理论依据、理论内容、战略战术、阶段划分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论持久战》是重大的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15.
1、国民党顽固派插足鲁西北正当鲁四北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在山东以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不顾中华民族利益,顽固地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沈鸿烈从鲁西南来到鲁西北,挟其地位插足鲁西北,从秘密到公开阴谋分裂范筑先将军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关系。他疯狂反共,制造磨擦,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破坏日益加剧。鲁西北共产党人为坚持独立  相似文献   

16.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抗日动员,突出表现为以顽强和长期的军事斗争感召广大民众,深入乡村社会为民服务打动民众,以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抗日宣传方式引导民众,以全面深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凝聚民众,以革命根据地与日伪、国民党统治区的横向比较启迪民众。正是经由广泛深入的抗日动员,山东抗日根据地达到了抗日动员的目标,并为此后革命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政治实体。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带动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使之从根本上有别于中国整体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而且也与国民党统治区迟滞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抗日根据地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由各种新的因素的不断累积而成,其中文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文化建设作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新旧社会递嬗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作家张抗抗的中篇小说《非红》,讲述的是朱小玲青年时代参加革命的一段人生经历。作品中朱女士的原型,说是作者的母亲。小说寄托了女主人公对革命烈士贾起怀念与内疚的复杂心绪。 贾起是一九四三年被国民党通缉的共产党员,当时他冒着生命危险陪同女友朱小玲回家乡取盘缠以便一同奔赴抗日前线。途中  相似文献   

19.
杨虎城是国民党地方将领 ,出身行伍 ,文化程度不高 ,但他在主政陕西时期很重视发展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 :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经费要有保障、要独立 ,从实际出发 ,分清主次办教育 ;极力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和抗日爱国教育 ;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淮日报》是抗战时期华中局的机关报,它是在刘少奇、陈毅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办的。《江淮日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创办使苏北根据地出现了“江淮时代”,促进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盐阜地区新的文化高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