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正在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构建新一代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范本。其高标准反映在若干方面,环境议题的变化尤为明显。通过文章的梳理和分析,同NAFTA和其他所有美国同他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相比,TPP谈判草案环境章节涵盖的环境议题更多、加载给成员国的环境义务更重、规定的争端解决方式更具体、文本可操作性更强。这些变化说明环境议题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彰显出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在新贸易规则构建过程中的分量。中国的环境法律相对薄弱,是否以及何时加入TPP谈判应再三权衡。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区域主义"打破了原有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平衡。美国作为区域主义的倡导者在这一历史时期经过不断摸索,发展出了美国模式的自由贸易协定,它体现了美国本身的主题和贸易协商规则。作为经济快速崛起的中国,我们应辩证地汲取美式自由贸易协定的宝贵经验,在新区域主义时代下发展中国特色的区域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作为新兴的区域性组织在亚太地区迅速发展,并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本文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发展阶段、合作内容以及发展机制等方面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行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为国际区域性政策的选择提供某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对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好是坏,目前说法不一。但是,区域贸易协定具有歧视性是不用争辩的事实。然而,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是区域贸易协定歧视的隐蔽性。该文通过对区域贸易协定造成的贸易转移、投资转移、保障措施过程中的责任转移和普惠制下的优惠待遇转移等4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对非协定成员国带来的隐性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边贸易体制困境导致了WTO成员方的场所转向,成员方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区域贸易安排上,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僵局推进了跨区域贸易安排的勃兴。然而由于跨区域贸易协定本身具有跨区域、开放性和高标准等显著特性,其直接对以WTO为中心的多边统一体制形成冲击,导致了多边贸易体系进一步碎片化。基于此,我国应顺时代潮流,密切留意多边体制的发展动向,推进和参与各类区域贸易安排,掌握规则谈判权和制定权,争取规则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以RTAs的审查现状、审查要件和审查路径为主线,剖析了基于GATY第24条、GATS第5条和“授权条款”的审查要件,阐释了外交审查和司法审查路径,并指出虽然司法审查的实践使RTAs审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规则的澄清和完善、外交审查与司法审查关系的协调以及审查效力等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智利签订和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结束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其他自由贸易区协定相比,其结构是体例上更为严谨,内容表述上更为精炼,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本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哥斯达黎加自贸协定签署和实施是加快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和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与智利自贸区协定相比,其涵盖的范围更加综合和全面,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知识产权等领域,为中哥两国经贸投资关系的良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国和其他拉美国家签订自贸区协定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贸易协定的增加,21世纪多边贸易与区域贸易并行发展的局势更加明朗,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何使两者相得益彰成了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于此情形,中国何去何从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应该奉行"走出去"战略,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创建东亚自由贸易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和持久和平;完善区域经济体制,实现国家统一和两岸一体化;注意区域贸易协定体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条款作为新一代贸易议题纳入区域贸易协定,已逐渐成为新型国际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建立贸易协定环境条款影响成员国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量化优惠贸易协定环境条款异质性指数,从产品层面实证分析中国签署的贸易协定环境条款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可对环境产品与污染密集型产品的二元边际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包含环境条款的贸易协定抑制了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促进了环境产品的出口。强制性环境条款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有更显著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在向高收入国家的出口中尤为明显。环境条款对污染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有显著负面影响,而对环境产品出口的促进更多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南亚国家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也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该协定是一个符合WTO规则,且部分内容受WTO规则调整的区域贸易协定.在一定程度上,WTO规则为该协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区域贸易协定具有条约的法律属性,但也有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条约的新特征。本文从传统国际条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对比了区域贸易协定的条约法律属性与特征,并从实例分析出发,概括出区域贸易协定所展现出的21世纪的国际条约的新特征,强调应该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条约法的贡献:一方面推动了国际条约法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条约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国家主权观对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与运行将产生重要影响.在区域贸易争端解决领域,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家主权主要表现为政治主权、司法主权和经济主权.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具有国家主权弱化和强化的双重表征.中国在构建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过程中,需正确认识主权权力和主权权利、国家主权的工具性特征以及区域贸易争端解决领域中的主权让渡与共享.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员国的数量,自由贸易区通常被分为单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区。这一分类是静态的,其所能反映的自由贸易区的特征非常有限。从地理区域范围的角度,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次区域、区域和跨区域三种。跨区域自由贸易区具有较低的政治风险和建设成本,能提供锻炼谈判能力的机会和进入第三国市场的捷径。实践上,欧盟和美国是在完成其区域一体化进程后才开始跨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因为历史、政治和领土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都是跨区域的。我国不仅要重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应该特别注重跨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自国际气候谈判伊始,气候问题就开始进入美欧跨大西洋关系框架,并逐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议题。当前,美欧在气候问题上合作意愿强烈、互动频繁,并在机制建构和具体政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战略认知、应对举措及价值取向的相似性为双方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重塑美欧领导地位、掌握国际碳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及占据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是双方合作的国际战略动因。当然,双方在一些议题上的分歧也影响了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美欧跨大西洋气候合作无疑带有应对中国“战略挑战”的深刻意蕴,必将对中国的气候政策和发展空间以及气候外交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中国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美欧在气候政策上的差异与分歧,分别处理好与双方的合作与博弈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碳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增强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拓宽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国家绿色战略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泛太平洋战略性经济合作协定备受中国政策制定者和评论者关注,其原因在于牵涉到中国的国家利益。研究认为:TPP规则在21世纪可能成为主导性的贸易协定,并在美国的推动下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政治经济联盟;TPP相关条款虽然苛刻,但与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改革目标并不冲突,因此,中国应该尽早接触并进行TPP相关领域的谈判。  相似文献   

17.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新西兰、韩国六国于2012年11月在"东盟+六国"的框架下提出,其中的知识产权章节囊括了版权、商标、专利、反不正当竞争、传统知识的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分析RCEP协定中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厘清RCEP协定知识产权章节的特点和未来走向,并提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对策略;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在微观层面,注意维护权利人和后续使用者的利益平衡,发挥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协议,因为美国的高调加入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宣布加入TPP的目的在于借助这一协议重振国内经济、重返亚洲,影响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并以此来制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美国也希望借助TPP实现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目的。对于中国来说,TPP的壮大也是一种威胁和挑战,中国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区域贸易的蓬勃发展,每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甚至是息息相关的。中国面对区域贸易的蓬勃发展就应该积极参与这股浪潮中,勇于抓住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大国是关键,重点发展邻国,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大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要在建立区域贸易区的过程中发挥大国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尽早实现区域贸易的成熟化,同时也要注意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区域贸易协定对WTO产生挑战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对WTO基本规则和制度,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保障措施协议的挑战,再就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多哈回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对WTO体制的挑战,结合我国参与WTO体制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践,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