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监管体制的审视:从重金属污染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峻的环境形势下,重金属污染仿佛压垮环境监管的"最后一根稻草".基于对A县的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职责虚化与协调障碍是环境健康监管体制的首要问题,单一薄弱的监管手段是环境健康监管体制的重要问题.为此,提出"整合性监管"的研究范式,强调:环境监管工具的协同与整合,环境监管各阶段的协同与整合,各环境监管机构的协同与整合,监管式执法与公众参与执法的协同与整合,宏观治理措施与微观治理措施的协同与整合.  相似文献   

2.
立体化环境监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监管是解决环境危机的良策,科学的监管模式是有效监管的前提。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不顺、体系僵化、主体庞杂,应当建立一体两翼的环境监管体制模式和刚柔相济、内外结合的环境监管措施模式,即以行政区域监管为主体,以流域监管和局域监管为两翼的环境监管体制模式和集政府监管、协议监管、社会监管、自我监管的优长与互补,形成有机共生的环境监管措施模式。配合该模式的运行,应调整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置,明确划分区域监管、流域监管、局域监管的职能权责;拓宽社会监管主体环境知情的途径,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管机制;通过协议监管、自我监管,激发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和化解环境风险的自觉性,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监管效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页岩气开发产生的环境影响已经受到开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加强开发中的环境监管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在总结国内学者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政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要求,分析美国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框架安排及特点,分析中国现行环境监管框架及针对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的不足。在借鉴美国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开发区域的环境情况和政府环境监管现状,中国应建立涉及环境监管机构、监管法律及制度、标准、监管监督制度等的"统一监管,层级监督"的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管失职罪”作为现行刑法中仅存的规制环境执法主体渎职犯罪的罪名,对环境监管体制的正常运作具有重大意义,与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休戚相关。然而,该罪名的局限性使得相关法条很难发挥惩罚及预防犯罪的作用,无法解决当下环境监管渎职犯罪规制所面临的众多理论及实践难题。对“环境监管失职罪”局限性的完善,主要包括增添、细化环境监管渎职的罪名,完善罪名的构罪规定及相应的法定刑配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比较突出的环境监管行政责任缺失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环境监管行政责任设定主体较为混乱、环境监管行政责任规范与环境监管义务规范的设置缺乏合理对应与衔接;环境监管行政责任与行政相对人责任的设定严重失衡;环境监管行政责任条款普遍欠缺应有的规范性;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形式设定单一;环境监管行政责任的追究者或者监督者责任设定空白。导致环境行政责任设定缺失的成因多元而复杂,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官本位"为代表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行政主导型立法模式的制肘、立法主体失控的"经济人"特性驱使、立法权及其行使约束乏力的助推以及不良环境监管执法环境要素的羁绊。  相似文献   

6.
加强环境监管,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保障全人类的环境利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行各种单一监管模式局限性较大,应当构建一套以政府监管为主协议监管为辅、社会监管为主自我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体系,这种刚柔相济、内外结合的环境监管模式体系需具备合理的结构和功能,既能兼顾监管主体的利益诉求,又能有利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有效监管。在监管模式体系中存在4种监管关系。政府监管体现管理关系,目的是保障全社会的环境利益;协议监管体现契约关系,关键是尊重企业利益;社会监管体现外部关系,主要是重视行业自律;自我监管体现内部关系,核心是强调企业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以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为主、卫生部门为辅"的食品卫生管理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卫生部门领导、多部门共同负责"的混合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多部门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入,实现了从"食品卫生管理"到"食品安全监管"的转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更加科学,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与可问责性受到重视;食品安全监管权的配置逐步完善,从"分段监管"为主转向主要按"品种"划分监管权限;日益强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重视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8.
私募投资基金适度监管体制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原则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基于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适度监管"可视为我国从金融抑制向金融约束变迁中的一个缩影,一种"协同监管"和"简约监管"的监管结构,一套由"基金业协会为主、证监会为辅"、"非强制措施为主、强制性措施为辅"、"固有风险为主、管理风险为辅"构成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政监管制度改革与法治营商环境联系密切.国内研究行政监管制度改革背景下法治营商环境理念更新和多元化路径较少.随着行政监管实效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实现广义行政监管有关的法治制度与法治营商环境有效衔接,具备研究的必要性.以立法、执法、守法、多元化救济、提高政务服务与审批效能、打造综合性监管体制机制等行政监管有关实践为前提,结合法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关理论,综合论述构建法治营商环境的一整套制度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龙岩市超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入手,介绍了龙岩市当前超市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职责分工、监管体制和监管措施,从中发现龙岩市超市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存在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超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不够有力、食品安全监管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龙岩市超市食品安全监管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经营者行为模式、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的比较,指出有效防范危机与激励公平竞争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实现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匹配"。并在透视中国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当前"分业监管"的必要性,明确提出通过确立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定位,奠定基础逐步实现中国一体化金融监管体制,实现对金融监管信息的共享平台,在金融全球化中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来保证中国金融监管调整的前瞻性,监管功能有效性和向统一监管过渡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2.
从广义上理解,我国环境监管包括统一监督与分部门、分级相结合的行政监管,以及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的国家监督和政党、社会组织、公众、新闻媒体等组成的非国家监督。但如此庞大的环境行政监管和环境法治监督体系未能根本改变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因而有必要跳出制度设计本身,引入相关的社会科学前沿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把环境监管放在社会资本的网络关系中研究。从社会资本的网络视角来看,环境监管的困境体现为网络缺失,即网络的封闭性不足和"结构洞"过多、权威关系不足与权威关系过度并存、纵横向网络与强弱关系的结构不尽合理。走出环境监管的困境,需要推动国家法团主义走向社会法团主义来优化环境监管的网络关系,发挥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环境监管的社会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3.
监管沙盒的基本宗旨是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特别是支持初创企业所进行的"破坏性创新"活动,在此意义上构成金融科技监管的一个子命题。金融科技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与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金融异曲同工;监管科技(广义)则是市场主体"合规科技"和监管机构"监管科技"的统称。监管沙盒本源上是对全球金融危机后过度强化的监管要求的"反动"和"纠偏",其理论基础是破坏性创新和适应性监管。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监管沙盒对于金融市场、监管体制和监管文化等外部条件有着特定要求,并非金融科技监管的必然选择或者普适模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至少就当下而言,并不适于引入监管沙盒。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过程入手,采取动态分析方法,得出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的结论,提出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实行闭环监管、板块监管和动态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的行政体系角度分析,我国环境监管在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出现困境,结合美国、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应在重构监管体系、完善监测系统、增强政府监管动力、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中国银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业的监管体制、监管力度及监管效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完善银行监管体制,加强银行监管力度成为银行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以贵州银行监管为例,针对贵州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对监管工作实施的落实,进一步在金融工作中营造法制化的环境,有利于发挥银行监管的作用,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国资监管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企业家,是介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一类人力资本,他们还不完全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而只是所谓的"类企业家".明晰这一点,对建构新国资监管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构成政府管理经济的三大战略工具。离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无法成功管理我国经济转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当前影响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金融体系存在广泛的隐性担保,准入壁垒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抑制金融业竞争,金融监管外部环境亟待改善;二是监管机构背负的多重目标间存在冲突,监管实践中难以同时兼顾;三是监管机构运作独立性不强、资源严重不足、问责机制薄弱,治理框架需完善;四是行政控制导向的现有分业监管结构日益难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缺乏正式的宏观审慎框架,监管合作不规范,信息共享安排不完善:五是类金融组织发展迅速,与正规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区域性金融稳定的影响逐步显现,但其监管存在空白,且各地监管标准不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监管体制的评价,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借鉴国外证券市场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是构架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法德会计监管模式的影响因素,认为法德会计监管模式与中国会计监管模式存在相似之处,它们的经验对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完善有一定借鉴作用.并具体分析了法德会计监管的法律环境、主要监管机构及其职能,对完善我国会计监管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