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所有制于1997年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时隔16年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混合所有制被认为是改革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负债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现象的路径。在国资委"分类别、分功能"的混合指导思想下,在各地纷纷进行"次顶层设计"的大背景下,应当如何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具有时代与实践意义,而认清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是完善其公司治理的前提与基础。本文试图比较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与特殊性,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之后的公司治理路径,为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2.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以2007—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产生的影响,并引入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作为调节变量,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融资成本影响的渠道。实证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与企业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和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绝对控股企业和非绝对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影响存在差异;内部控制质量会增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融资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融资约束会削弱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融资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中表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纳入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去行政化建设力度,这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真正发挥党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所有制经济结构改革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性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不同程度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但是,学术界尚没有就此进行实证性研究,缺乏从行业、地域、企业治理条件等层面对混改企业生产效率的理论研究。因此,从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出发,收集了包括企业所有制情况,财务数据等A股中647家国有上市企业2014—2018年度的2986个观测值,通过DID和PSM-DID模型验证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及行业不确定性程度、地区市场化程度、代表社会资本的董事会成员比例、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等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对企业生产效率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不是市场机制决定是否发展混合所有制,而是我国利益关系的改革和调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来实现。虽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所有制性质不同,但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它们拥有共同的法人财产权,产权之间是资本与资本的关系,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原则进行经营管理。要保证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必须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政府、市场与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种机械组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须进一步认清和理顺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6.
实施混合所有制是我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一个缔约过程,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施中充满了摩擦和冲突。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在战略定位和职能、产业分布、企业融资能力、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禀赋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合所有制的走向与进度。针对混合所有制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需在重新审定国企战略定位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中间型和竞争型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通过修正资本市场在信贷和上市融资方面的国有偏好,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内生条件;同时弱化国有企业的行政性治理,强化市场对企业治理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文章以2009年至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多个大股东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增进效果,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发挥了积极的治理效果,该提升效果是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抑制非效率投资程度来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在达到阈值之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显著的增进作用;而在达到阈值之后,则表现为“过度监督”。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创新行为,丰富并拓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差异化管控是国有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更关系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势的初衷。当前,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混改企业仍然沿用“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集中表现在管控理念、管控体制、管控模式及管控方式几个方面。建议根据集团集分权程度的不同,结合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占比、所处行业特性以及战略地位,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积极推进从行政化管控向治理型管控转变,切实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存在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失衡、改革目标异化和公用企业的治理困境等缺失,需要有效的制度予以规范。而现行公用企业立法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操作性和协调性,不足以作为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支撑。因此有必要以公用企业基本法为中心,重构我国公用企业规制立法体系。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政策和立法基础来看,公用企业基本法立法具有可行性。基本法应当基于公共利益的理念,设立政府责任的多元化、企业治理的利益相关性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等三项规则。  相似文献   

10.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引致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并购将使企业的业务复杂度大幅度提高,进而遭遇特质信息效率难题。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均表明,股权制衡具有良好的信息释放效应,能够显著降低业务复杂度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应通过制定激励性股权转让制度、引入机构投资者等构建合理的股权制衡。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也面临着突出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论述,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开启了新思路。这一思路提出及其落实,跳出了以往在公有还是非公有所有制藩篱内各自画圈圈的窠臼,力图在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下,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而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改革始终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主线展开,宏观层面上的多元化产权与微观面上的产权多元化,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行股份制,是建立有中国特的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我国未来改革的路线图,在未来的改革中突出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地方政府在新的改革路线图下,应当如何作为,我们认为,培育强企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判断区域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强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要发展强企业,混合所有制是制度保障,而产融结合是培育强企业的道路,同时根据国际经验给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和促进产融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用企业领域,市场机制作用仍是第一位的,政府干预作用是有限的。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实质就是要构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互补的二元调节机制,促进公用企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规范公用企业的法制状况已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和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我国以反垄断法规范和管制立法为主要内容的二元结构的公用企业法律规制体系,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发展并非都要搞股份制,也并非都要上市,股份制与上市本身不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制度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股份制还是上市都不改变企业私有制的性质,因此既不等于也不代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而购股者从来不是企业生产资料和资产生利的最大获益者,更不是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是否改制采取股份制、是否选择上市,都不代表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否,而且其自身的企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决定了当前改革的方向与任务不应是与私有资本的“混合”.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根据目前中国公有制企业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必须寻求一种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企业所有制形式,笔者提出建立法人集团所有制企业(以处简称法人集团企业)。法人集团企业主要形式是现代发达国家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另外我国目前的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等,也属于不完善和不规范的法人集团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李灿  阳荣凤 《中州学刊》2022,(10):42-50
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依托多地区农村集体产权混改实践案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混改过程中形成了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以及外部协同治理三层机制联结而成的完整治理体系。其中,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基本制度保证,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决定性因素,外部协同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必要保障。鉴于此,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功能,构建农民参与的主体性,并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混改。  相似文献   

18.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民共进的经济体系,是新一轮产业创新及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改革方式组合逐渐增多、分层分类改革更加明晰、持续政策机制创新、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制逐步成型等发展特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混改中存在着行业领域有待扩大、企业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区域金融环境有待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待探索、资本监管方式有待整合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下一步应当持续深入地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创新。通过融入双循环战略,贯通产业堵点;通过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增量混改;通过形成国民共进的格局,共享技术红利;通过发展区域金融,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公司治理,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增强监督体系,实现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9.
波兰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使大量经营不佳和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成多样化的、更有效益的所有制和企业经营形式,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所有权关系框架。 一、波兰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1990年是波兰政府全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之年,在此期间,政府批准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法规和条例,设立了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机构——所有制改造部。迄今,波兰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在不断加快,总体上呈现如下进展态势。 1.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国有、混合所有和私有三分天下的局面。①从所有制改造进度和资产状况看,到目前改造好的国有企业占国营企业总数的 41%,改造成私有企业的占16%。目前,私有制企业总数占32%。②从所有制部门来看,经过几年的改革,私有制比重较大的部门是零售商业、服务行业、旅游、建筑、汽车、运输和食品加工业。而在重工业、动力、能源、电讯、军工等基础经济部门,私有和混合所有  相似文献   

20.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迫切需要治理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在现代公司制三种典型治理类型中,董事会中心型比股东中心型和经理中心型更适合我国当前阶段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董事会中心型治理,或者向其靠拢,要求构建相对集中、制衡配合的股权结构,科学配置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能够有效解决不同出资人之间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实现从内部人治理向外部人治理的制度转换,有效激励与约束职业经理人,进而在出资人、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多个维度形成现代公司制治理结构,各治理机构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保障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