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学广 《学习与探索》2005,1(3):157-161
在文学这一特殊的语义系统内,语言的能指形式不仅传达着直接意指的语义,而且还创造着含蓄意指的审美语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语言的审美感知。文学语言能指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语义表现功能,便在所指层面的一般语义信息与能指层面的审美语义信息之间形成了语义的张力,从而使语言在文学中获得了“充分的自我在场”。唯其如此,强化并突出能指形式感性的、直觉的特征,是文学语言区别于非文学语言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文学语言形成审美语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意义理论和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周易。阐述了意义现象的实质,符号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意义的关系;分析了周易卦象符号的特点和它的表达功能。得出意义内容在先、符号形式在后,符号形式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符号形式对于理解意义内容有补足的作用,周易符号具有普遍的表达功能的结论;并认为根据这些观点可以剔除周易的神秘色彩,从而展现出它的真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这几乎是青岛文化人的最高礼遇了,无论是官方的溢美还是民间的推崇--此前不久,92岁高龄的著名画家张朋先生先逝,青岛市方言面面近千人前往其追悼会,用盛大而隆重的葬礼为这位淡泊一生的岛城书画老前辈送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领域内,一批年富力强的学者崛起,成为外国文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梁中贤教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她致力于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研究多年。2007年,她的专著《解读伊丽莎白.乔利小说的符号意义》(以下简称《解读》)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命名更体现了梁中贤文学研究方法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最具代表性又最通俗易懂的外显层面。城市靠符号来记忆,城市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濡染城市记忆的窗口。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软实力特征是历史性与当代性、国家性与地方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等的交汇。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既应加强已有城市文化符号的维护和传播,更应有意识地新建一些代表北京的世界城市特征的新型城市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答失蛮诗人萨都剌生活在宗教繁荣的元代的后期,与道教徒交游甚广,在其作品中多有涉道诗词.它反映了蒙元统治者所采取的包容并蓄的宗教政策,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特征,道教与元皇室和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关系.这些涉道诗词,无疑属于道教文学的范畴.其在语言特征上,尤为蕴涵着道教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02,18(4):86-90
贾平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主要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 ,是作为文化符号出现的 ,是众多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试图通过对变态的男性社会中男人性的压抑、退化及其性与爱的背离来表现城市文明对生命个体的压抑以及作家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文章认为贾平凹笔下性描写引起读者误读的原因在于文本中通过符号建立起来的意义体系并不完善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与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既不是与人无涉的客观世界,也不是与客观世界相脱离的主观世界,而是主客相亲相融的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具有非课题性、奠基性、主观性和直观性的特征;生活世界是人的原初经验世界,它构成了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审美对象的意义世界是对生活世界这一原初世界的具象呈现,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一种感性体验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从11月23日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美国频道、美国头条新闻频道和国际亚洲频道开始播出一则由中国国家商务部主导的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的30秒商业广告,宣传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其实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中国产品也是世界上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杨耕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内在意义,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命运就是如此。这一理论产生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古典伦理遗产是我们骄傲于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整理和研究这一丰富的遗产,使之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工作者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本文拟就中国古代伦理学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这份宝贵遗产的世界意义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诸同志。  相似文献   

12.
《探求》202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很深的"中国烙印",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具有一致性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人类社会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参考模式,为破解困扰人类社会的种种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展现了新希望,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实在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研究》(1967)一书是由美国社会家彼得·伯格(PeterL.Berger)和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合作撰写的。伯格1929年生于维也纳,1954年获纽约新社会研究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伯格被公认是现代现象学社会学的大家,他与卢克曼的合作贡献了现象学社会理论的一部当代经典。伯格也称得上是西方宗教的一位当代“居士”,《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1969)和《巨大的荣耀:在一个轻信的时代寻求信仰》(1992)等著作,代表了古典传统以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的分析框架与世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是时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经验的总结,是西方世界面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声音,其基本内涵为: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经济上,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文化上,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吸收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外交上,建立良好的地缘政治关系,并以此为战略根基走向世界.在美国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新思考中国模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从现实看,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模式选择;从理论上看,中国模式为我们架起了一个同西方对话的平台;长远观之,中国模式的发展与成熟,是构建世界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结构进行理论划分时,对“形式”这个概念似乎很难给予确切的界定并确定其内涵。通常,人们也把一切与“内容”沾边的东西都放到了“形式”的对立面。事实上,作家的美学情趣等在被传达出来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就直接体现在所谓“形式”之中。我们把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美学情趣、思想、情感等统称为审美体验,它们是艺术家创造的一股信息。传达这股信息的负载物,我们则称之为艺术符号。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艺术符号不但传达艺术家直接表现的艺术信息,而且体现艺术家怎样表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艺术信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 “艺术…  相似文献   

16.
17.
卡西尔是本世纪西方文化哲学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到“文化批判”,并对人类诸多文化现象作了认真反思。本文集中论述了卡西尔的历史哲学理论,对于历史认识的符号学阐释、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有无规律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卡西尔用“符号世界”来界定历史学,既肯定了历史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又承认它的不确定性;既肯定认识主体的受动性,又承认它的主观性,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18.
符号污染:对符号生态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物质污染和符号污染进行了比较 ,前者指生活基本资源的污染 ,即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后者指符号过程中基本资源的污染 ,即渠道、符号物和信息 ,代码、能指和所指 ,以及语境、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污染。文章指出 ,符号污染干扰了符号过程 ,正如物质污染干扰生活的基本过程一样。就其能够对当前社会的人们制造压力而言 ,这两种污染是相似的。文章认为 ,符号学能够提供必要的概念工具 ,用来制定可以减少符号污染的政策。然而 ,正如文中所述 ,要使符号污染的一般概念 (如“与渠道相关的干扰”、“与指号过程相关的干扰”、“与情境相关的干扰”)可操作化、标准化 ,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启蒙时代孕育了康德哲学的话,那么康德关于意义世界的目的论诠释,就是对这个时代的一个总结.在思维方式的革命中,康德确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维度,并以此为坐标,把"人是什么"的终极追问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20.
孙晶 《学术交流》2013,(3):43-47
价值多元化是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在认识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对意义的多重诠释。人文主义转向后的意义理论,更具有价值论维度的研究深意,为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与人们之间普遍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基本利益的趋同性表现使跨文化意义的构建成为可能与必然,由此形成的意义共识的理论准备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