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莫小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38-4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的奠基人,他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他不仅从席勒的《美育书简》译出术语"美育",而且吸收其观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蔡元培的接受与他早期的阅读,莱比锡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研读《哲学入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蔡元培对待外来文化主张吸收消化、反对盲目照搬,所以这种接受具有潜隐性,少有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启蒙运动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分裂、经济落后以及"法国化"之风盛行,法国大革命的后果促使德意志的知识分子重新审视启蒙之路。席勒提倡审美教育启蒙,其内涵在于通过加强人的内在修养追求个性和谐。在社会领域主要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一种内在的启蒙,进而走向政治自由。席勒的审美启蒙思想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而成为一种新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袁晓燕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7-248
《审美教育书简》是以书信的形式讲人性的完整和美育问题,但席勒在论述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性的完满、美的作用、审美一体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和谐美育的观点。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提到“完美的人性”,并以游戏冲动来调和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他对美的分析、游戏冲动说的提出、对艺术起源问题的分析,都是让人摆脱物质、自然的限制,进而摆脱道德状态的限制,最终进入审美状态。和谐的人性美是其和谐美育的核心及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4.
杨广林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2):95-98
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贯串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关系之中。探究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理解、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广林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3)
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贯串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关系之中。探究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理解、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玉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131-142
席勒的美学思想最早就是从戏剧美学的论述开始的,他的几篇关于戏剧的专论主要探讨了戏剧的社会地位、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并最终把戏剧与人性的内在本质联系起来,把戏剧作为改造社会、传播知识、完整人性的最重要的社会机构,把戏剧视为人类精神的最高产物。席勒特别强调了戏剧的"教育人和教育民族"的特殊使命,为德国启蒙主义要求形成"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戏剧美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蒯群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4):99-101
本文从席勒与现实紧密关联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法国革命对席勒的真实影响以及席勒所主张的人类最高理想之实现途径与马克思的消除异化劳动说是否冲突三个层面对支撑席勒美育思想“脱离现实、乌托邦式空想说”的主要论据予以辨析。并由此得出结论:席勒的美育思想是切合实际的,并具有深刻的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德和席勒虽然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但是,由于 他们哲学倾向、美学观点的不同,就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创作方 法,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早期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等问题的认识上。歌德从唯物 主义出发,崇尚自然,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他认为美是自然,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而 席勒信奉唯心主义,从观念出发,导致了理想主义的空想。他从主观形式出发,追求抽象的理想 美。他们创作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早期创作方法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 都是带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张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143-149
席勒认为,诗歌是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手段;诗歌是最有效的使人性完整的艺术类型、塑造人性完整的人的最好审美形式,也是使人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还是使人达到自由境界的最便捷的途径;诗人是最接近上帝的人,是自然的守护者和复仇者,是使世界和谐发展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论席勒的激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兴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70-74
席勒的《论激情》和散见于各篇的关于激情的言说,不仅对当时文坛中不表现人性的真相的新古典主义创作和为了激情而激情的创作进行了反驳,而且对激情的类型,激情的表现,激情对于人性完善的意义,激情与悲剧、崇高的联系进行具体和深入的阐述。其激情观将激情与悲剧性、崇高联系起来,拓展了三者的内涵,扬弃了柏拉图激情神附和郎吉弩斯将激情“神化”的倾向,将激情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把激情从形而上学的玄学领域回归于审美领域,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下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孟子人口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和谐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强调人口本身和谐,而且主张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民为贵"、"天人合一"、"仁人爱物"等是其精髓.本文拟从人口学、社会学双重视角分析孟子关于人口和谐的主要内容、人口和谐的人性基础、人口和谐的实现途径,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田伟宏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16-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所谓的斗争、冲突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尤其是在马克思那里,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坚持了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即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民众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层面;学术的社会理论层面;决策的社会规划层面。这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3.
张继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56-58,67
席勒认为,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蛮荒阶段、蒙昧阶段和完善阶段.达到完善阶段的人才是完整的、内心自由的人.这个自由是精神性的自由、神圣的自由.要实现这一自由,只有通过艺术即审美教育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4.
范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
"和谐"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最初主要是从音乐的和谐转换而来的,它的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儒家所说的"和谐"是以宇宙的和谐为逻辑起点,以个体的道德自律为心理前提,以礼乐制度的建立为维系手段的社会和谐.这种"和谐"只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基础上的一种道德理想,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所谓和谐社会的建构,仅仅依靠道德自律和道德教化是不够的,只有先从改善民生、健全民主与法制入手才是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赵晓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3):12-16
重新审视和梳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不难发现 ,席勒虽然看到了人性分裂、异化的根源在于文化 ,并试图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恢复人性的和谐 ,达到自由 ,但理性的板结化使席勒远离了人的实际生存 ,因此他的审美自由观并没有走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的理性架构 ,其自由最终仍落在理性自由上 相似文献
16.
石长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514-518
"席勒式"并非一个贬义的美学概念,而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自己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诗歌、戏剧等大都具有浓重的主观性,重视中世纪文学传统和追崇自然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马克思对"席勒式"的批评是有其特殊历史语境的,从揭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革命需要出发, 他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批评,在运用美学批判标准的同时,也使用了历史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贵和"思想有着非常古老的文化渊源.先民在改造自然中观物识"和",对自然界和谐状态的认识,催生了"贵和"意识的萌芽.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崇礼致"和",从层层累积的经验和教训中创造出各种礼制,如祭神之礼、婚聘之礼、祭祖.之礼、盟会之礼、巡行贡献之礼,以解决社会矛盾、追求社会和谐,促进了"贵和"思想的生长、成熟.西周至春秋时期,"贵和"思想完成了由经验形态向理论形态的转化,为传统"和"文化奠定了深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任遂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5):83-89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早已认识到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推崇异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追求对立事物之间的制约、平衡,以形成相济与互补的机制。古人所讨论的“同”、“和”、“不和”,恰恰对应着现代系统论中整体等于、大于、小于部分之和的三种要素组合状态。“和”作为活性的有序构成,包含了朦胧的生态观念,体现着高雅的人生境界,反映出群体生存的价值取向。“和谐”思想对中度效应的发现,对物极必反的发现,对持续发展的发现,都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因而具有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在探索和谐管理思想发展概况的前提下,介绍了一种当代的组织和谐管理理论,并考察了相关的研究趋势,认为时代的发展,必须对和谐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应做的几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