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学笔记中,残雪一直坚持灵魂图像的阐释方式,把文学直射了终极的艺术灵魂,把文学图景与灵魂深处结构一一对应起来,这种特有的灵魂图像阐释方式成为她小说创作的重要理念与原则。小说中非现实常态的梦幻图像构成了潜意识与意识的媒介,曲折地指向了深层潜意识无法被我们直接感知的灵魂世界。  相似文献   

2.
残雪的小说虽然少不了写梦,但是她常常写的是"清醒状态的梦".与此相对应,她在小说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梦呓式的语言,以突出表现一个噩梦时代的文化氛围,揭示生活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病态心理与孤僻的精神状态.残雪小说语言的非理性化使她获得了较多的自由,能有效地将人类心灵深处最隐秘、最阴暗的东西抖露出来,并向其复仇.  相似文献   

3.
残雪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给人们勾画了一个“丑”的、感觉的、荒诞的小说世界 ,而指引她的思想流动的是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与心理。它和残雪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密切相关 ,并体现为敏感、坚韧和自视甚高。由于这些特出性 ,理解残雪是艰难而需时日的  相似文献   

4.
残雪和卡夫卡是东西方两位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们抛弃传统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技巧,呈现给人们没有时间、具体地点,有时甚至没有合理情节的小说作品。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在结构、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形成原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人的作品其实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解读他们的作品其实就是一场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5.
残雪创作期的前后划分大致在90年左右。残雪早期的描写没有脱离中国某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到了后期的创作整个进入了作家个人精神的世界,形成所谓“残雪之谜”。纵观残雪的创作,的确可以发现精神探索逐渐加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年来残雪对艺术先行者的创造性重释以及她本人对创作的体悟,我们得以梳理、阐释残雪的文艺思想。她坚守纯文学理想,主张对内心、对灵魂作义无反顾的挖掘,对精神世界作史无前例的突进。她洞悉了艺术自我与日常自我的永恒悖论,揭示出艺术家注定要在世俗与精神两极之间游走的命运,而从未放弃对纯净澄明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她推崇直觉、自由幻想和无意识的写作方式,同时揭示出理性对于非理性的监督和非理性对于理性的超越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残雪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残雪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在文坛爆响 ,且如今一如既往地创作。由于受到个性、湖湘文化以及鲁迅、卡夫卡、博尔赫斯等多重影响 ,她的作品构成一座座迷宫 ,也由此带来了阅读的艰难 ,这也是导致评论者不能真正深入其核心的原因。一般读者疏离其作品 ,因而其读者群极其狭小。但一直以来 ,人们没有间断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和对其创作精神的推测。  相似文献   

8.
9.
考察残雪审美之思与西人的上帝情结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联系,不难从残雪与外国文学关系这一角度揭开残雪文本费解之谜由于一面承受外国现代主义思潮的撞击,一面浸润中国现实土壤的滋养,所以如果硬要给残雪及其文本一个界定的话,那么可以说她既是一位世界性的现代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个骨子里渗透了中国现实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并且因为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表现人的存在形态,故而残雪奇异的审美之思与外国文学(现代主义)相交的结果反而证明了残雪文本青睐心灵的真实魔幻,既是现代主义的,也是现实主义的;既已步入世界文学进程,又是中华民族的、湖湘本土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残雪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荒诞派和庄子哲学为思想底蕴,残雪的小说通过地狱与天堂两个时空的对比凸显了自我拯救的主题意识,同时,作者又采用变形与消解等方式赋予小说以形式的意义,由此构建了一座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  相似文献   

11.
残雪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但她本人并未刻意追求。残雪认为只有彻底的个性写作才能把女性主义文学进行到底,因而,她始终致力于探索人幽暗隐晦的灵魂深处。她早期的短篇小说《天堂里的对话》虽然展现出与其它作品不一样的温暖明亮的色调,但其人物内心也存在着焦虑与不安。小说完全建立在内心世界的剖析上,“我”和“你”可以说是一个人分裂出的两个灵魂,由此产生出“理性与欲望”“屋外与屋内”“等待与追寻”的分裂心理,从中可以折射出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自我价值的探寻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残雪在小说创作上的特异性是她受到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原因。残雪小说创作的特异性表现在创作方向上的坚持性,取法上的经典性,解读上的深刻性,态度上的包容性,途径上的鲒合性和主旨上的终极性,这些特点反映出她的小说创作在精神状态、视野、眼界、胸襟、理念等方面都站到了当代先锋派小说创作的最高点,从而使她的小说创作对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容忽视。残雪小说创作方面特异性基于作者个性特征,带有很强的主观努力和追求的色彩,同时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因而袁现出一种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重新审视了作为 “先锋派”代表作家残雪小说的文本构成及操作规则, 旨在引起人们对 “先锋派”整体文学构建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残雪的小说几乎没有例外地使人困惑,而且从头到尾使人怀有不可思议的感觉。为何如此?文学研究家无法避免的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说清楚。本文通过对她的处女作《黄泥街》序文第一人称叙述的分析,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残雪的小说时常引起不可思议感的根本原因就在她的独特的叙述法上。她的叙述者总是一个完全缺少历史性和个性的、无私无情的、纯粹的、内部世界观察者。这种观察者和被观察的自我对象正像我们做梦时那样,是彻底分开的。残雪通过创造这种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惊人的距离,在给读者留下做梦似的不可思议感的同时留下了第一级的对自我的观察记录,这就是文学。  相似文献   

16.
残雪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以及在她本人创作过程中的自觉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一个怪诞世界的存在方式--论残雪小说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雪的小说以建构一个怪诞的世界作为己任,这个梦幻世界存在于她的语言之中.她那别具一格的梦呓式的小说语言,以突出表现一个噩梦时代的文化氛围,揭示生活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病态心理与孤僻的精神状态.残雪小说语言的非理性化使她获得了较多的自由,以便有效地将人类心灵深处最隐秘、最阴暗的东西抖露出来,并向其复仇.  相似文献   

18.
从残雪拒绝"平庸"的叙事策略和审美"救赎"的叙事本质,指出残雪怪异文学风格的背后是通过否定的形式来丰富爱的理念,让永远向善的精神得到发扬,同时也揭示残雪目前创作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残雪认为,自己的小说是一种垂直的小说,垂直小说的特点是直接向人的存在发问。残雪是用文学的方式表现人类的一种生存体验,因此,可以说残雪的梦魇叙事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残雪以“本质”主体为对象,以非理性思维为把握这一“本质”的手段,以“梦魇世界”的设置为把握这一“本质”的独特背景。  相似文献   

20.
近四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残雪前期之作《黄泥街》与近期之作《茶园》存在接续性,前者的精神叙事、以丑为美的叛逆和诗性的语言可与后者证伪乌托邦的立场形成互证。在文本细读基础之上,发掘残雪小说写作中深层的现代性价值,能更好地解读残雪创作的精神内核、创作底线和对媚俗自始至终的放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