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整个学校教育看,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处于同等地位。它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基本任务是把已经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传播给下一代,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来要求和培养下一代,使之在继承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将美的创造不断地推向前进。也就是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趣味,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美育,即审美的教育。在人与客观世界日益广泛的联系中也不断发展着人与客观世界愈益密切的审美联系,成为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里,美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审美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人为了创造更理想的生活,不但追求真和善,同时也热烈地追求着美。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和道德情操是美的,因为它们有真(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善(合于这一规律的行为)的本质内容。具有上述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并为之奋斗的人是美的。因  相似文献   

3.
行政美刍议     
美是什么?周来祥先生认为:美就是“和谐”。美,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说,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表现,是人类社会的动态过程和静态成果在人的主观意识上的反映,社会美包括技术工艺的和谐与社会韵律的和谐,比如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等各部分的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平衡、谐调、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行政管理系统各部分之间,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以符合一定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怎样符合人的需要及其身心健康的节奏等。行政美即社会美这个范畴中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范式。从现实的人的现实历史出发,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个维度,批判性地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历史逻辑与和平发展的推进路径。从外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接续;从内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从价值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亚审美形态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它的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亚审美形态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形态。它背后潜藏着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倾向。因此,亚审美形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和社会化生产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在这个美的世界里,存在着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美:有自然风景的美;有社会生活的美;有艺术作品的美等等。在这一切美的事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美是美的核心,是美中之精华。囚为在世界万物中,只有人,才具有审美能力;只有人,才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没有人,根本没有美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当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由大自然的奴隶逐渐成为主人,人同现实才发生了除实用功利之外的审美关系,人才逐渐产生了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的美丑观念,产生了单纯的审美意识。所以,美是人类社会产生  相似文献   

7.
审美通常被人们等同于艺术修养,其实它的内涵远比艺术修养丰富、深刻,它涉及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基本生活方式等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审美的人是指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即形成审美人生态度。从审美眼光、自然之美、艺术沉醉三个方面着力探讨了审美人生态度如何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8.
论美和美感在实践中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和美感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这是新实践美学所坚持的根本观点。从实践的整体来看,美和美感是在人通过实践的自我生成过程之中逐渐同步生成的,它们同步生成于实践—创造的自由所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中。从实践的具体类型来看,物质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最原初的基础,它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人,并且开始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话语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中介基础,它使人成为“符号的人”和“文化的人”,从而构筑了“审美的家园”;精神生产是美和美感的最终基础,它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人”,创造了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交互作用使得美和美感同步生成,相伴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进化史的观点看,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的审美实践就开始了,在这种实践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早期文明活动中的洞穴画、岩画或歌、舞、乐,除了作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或有利于组织生产劳动而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联系以外,其中蕴含的情感意味以及松弛、愉悦精神的功用,不能不说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巫术”兴起,“图腾”崇拜,游戏发生,审美的精神性逐渐与功利的物质性拉大了距离,强化、发展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并反过来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审美实践的无限丰富和发展。以中国为例,从“有用即美”到…  相似文献   

10.
生活美学以感性的生活为根基,以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旨在提升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品格和幸福感。生活需要美,教育呼唤美。生活美学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方式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生活美学于教师而言,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教师的生活包括了感性的日常生活、理性的精神生活和专业性的教育生活。借助生活美学理论探索教师审美素养的意蕴和表征,可以帮助教师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教育生活等多个层面提升其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另外,丰富教师日常生活审美感知、拓展教师日常生活审美内容、提升教师日常生活审美趣味,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以及将审美素养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从而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不仅从本体论上证明自由乃是绝对精神的本性,美本身便是自由,而且把审美关系理解为主客体和解的状况,把所谓和悦静穆的自由境界看作是美感不同于人类其他一切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这中间的谬说当然是一目了然。但也毕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以及某些经过精  相似文献   

12.
美学领域中关于共同美问题的讨论很是热烈,随着对美的本质和美的特征的深入探讨,共同美得到了多数论者的赞同。但是,也有同志持反对意见,认为“从本质上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不可能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评价,‘共同美’是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审美差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差异。但是,由人的美感差异,进而得出否定共同美的结论,恐怕是不符合人类的全部审美实践的。人的美感的阶级差异,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在存在着阶级差异的情况下,是否还存在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的东西呢?是否还存在着共同美呢?答案将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对生态美学不要做太狭窄的理解,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们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在首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审美原理和法则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然而如果我们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审美层面,那么便具有了普遍性,这样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本文想通过对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研究,进而探求生态美学普遍的审美法则。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基本美学法则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自然社会文化的发展美和社会生态的多样统一美。  相似文献   

14.
美贯穿于一个人的生活的全过程,高校人事工作是一个充满美的工作.高校人事工作的美是人事工作者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既体现在高校人事工作的社会功利性上,又体现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合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内容美上.高校人事工作者应加强审美调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人事工作中不断地发掘美、表现美、创造美、欣赏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是只在课堂完成对美学知识的传授就可以的,而是要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堂外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加强美术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艺术的魅力,主动接受艺术的陶冶,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带到课堂上与师生探讨,从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人居美学"这个概念在美学研究上一直没有完整定义,恐怕是因为在人们的思维中,"人居"从来是一个强调实用功能的概念,居所的空间大小、住宅的舒适度以及建筑的材质优劣等等都与美学这样形而上的问题扯不上太多关系。但我们不妨浏览一下美学发展的历史,从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到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从朗费德的审美心理学到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和经验,直至迪基审美结构研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美学研究已经慢慢从纯粹的"艺术哲学"中脱身而出,转而面向与人们生活更加密切而广泛联系的各种生活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苏珊·朗格在研究艺术哲学性美学原理时,会将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组合成一个艺术哲学体系,并特别强调"生活的艺术体现"。既然"美学"是关于"美"的研究,而"美"又存在于生活的各处,那么"居住"这样一个占据我们生活重要分量  相似文献   

17.
道教养生是以与生命过程相反的程序使人复归于“朴”,而道教的审美则注重让人认识俗世生活之丑而感受超现实的神仙生活的“真—美”;道教养生经历了从“养生”到“长生”、从肉体的养护到精神的超脱变化,而道教审美也经历了从追求“道—美”的绝对,到借鉴现实美甚至引领现实美的过程。道教养生推动了道教审美的发展,而道教审美又将道教养生推广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18.
审美主体应包含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在“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中“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的这一般意义上的“人”,亦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与具备了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整个人类。从审美主体的这一涵义言,对象美与审美主体是绝对意义上的相依存、相统一;撇开审美主体去谈对象美,不可思议。固然,对象美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的形象,但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的审美是理性的、非功利性的,是以启蒙大众为首要目的的,而作为人类精神实践活动之一种的审美活动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在消费社会,美学话语有了明显的转换──它直接关涉当代社会的全部文化现实,体现当代大众的具体生活意志,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的生命精神及其价值体现.其审美也超越了纯理性的抽象观念,而成为生活中不过或缺的构成要素,实实在在地融入了人的感性经验、心理变化和生活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成为当下社会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状况,从而标志着人的本性的自然回归.因此,这一时代的美,乃是人们基于自觉生命意义,对美好的生活意义的关注和追寻.美是生活和生命意义的表现、关注、提升.马克思所谓"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此本质便是自觉的生命意义,对更高意义上的生活意义的关注、追寻和表现.与之相应,审美是指对美的情感体验予以理性化的追寻与梳理,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