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 相似文献
3.
金会农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4):39-4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占有方式包括占有过程和占有结果两个方面。占有过程只是手段 ,占有结果才是目的。占有过程与占有结果间既有相一致的一面 ,也有彼此分离着的一面。占有过程并不决定占有结果。变革公有制的占有过程不会影响公有制占有结果的最后归属 ,更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2016年6月,老球迷罗西当上了爷爷,他特意回到家乡鞍山,亲自为孙女儿操办了满月宴.
64岁的罗西,本名李文刚,因为酷爱足球,抛家舍业,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球迷.他说:"我不希望中国再有第二个职业球迷,毕竟看球只是一种爱好,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5.
刘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22-323,334
现代社会中的人越来越趋向于重占有的生存方式,而越来越偏离重生存的生存方式。逐步消除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树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Z2)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占有的法律规范过于简略,应对间接占有的概念进行梳理,明确占有之意思、占有媒介关系、返还请求权三大要件。本文通过对实务中侵害间接占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归纳,结合占有保护请求权的法律适用进行体系建构,得出占有保护请求权于侵害间接占有时法律适用的条件,即占有保护请求权中唯有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才能适用于侵害间接占有,其适用条件是侵夺人通过除形成多阶层间接占有以外的方法排除间接占有人的观念的事实上管领力。 相似文献
7.
黄龙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一般认为,民法上的善意占有,是指行为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物之权利属于他人而进行的占有。为究其法律性质,笔者查阅了我国许多著名的、主要的民法学论著,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将善意占有列入不法占有或无权占有的范畴。这表明:我国的民法学家一直是将善意占有的法律性质认定为违法占有或非法占有。然而,这种观点,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不值得认同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钟琪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5-39
对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提出应该给占有制度进行正确的民法定位 ,并认为中国民法至今没有占有制度是一个重大缺陷。主张中国民法应该吸收并超越国外有关占有制度的理论 ,还占有以本来面目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以“所有—占有”为核心的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喻文莉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2):27-32
近现代民法上的占有制度乃是罗马法占有制度与日耳曼法占有制度交互作用、共同孕育的产物。占有制度的价值功能在于维护财产占有秩序和交易安全。中国物权法应确立由所有权、他物权和占有构筑起来的物权法体系 ,而没有必要突破这一传统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李江敏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3):22-25
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一般均在物权编中对占有作出专章规定。罗马法上占有为一种事实,其构成要件有物质要件和精神要件;日耳曼法上的占有为权利;德国法兼采罗马法上与日耳曼法上占有的涵义,其影响及于瑞士、日本等国民法,并为我国近代民法的制定所接受。我国现行民事立法迄未建立明文的占有制度,《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对占有作出了详尽规定。 相似文献
11.
12.
略论财产占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禄正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本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及其相关财产权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财产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实际意义。文章率先分析、归纳了占有制度发展的历史,陈明占有同财产所有权制度一样,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在此基础上,比较、论述了占有的构成条件、表现形式以及它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文章最后设计和论证了对占有制度应采取的法律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世柱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4):131-133
文章研究刑法上占有的性质、意思、事实、标准与合法性等问题,并指出刑法与民法上占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观念上的占有,刑法也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观念化趋势,而在于刑法与民法在责任价值上的差异,民法通过占有奠定起诉权基础,而刑法界定占有以保护财产秩序。刑法上占有标准的界定,应当引入其他法律制度中的优势证据标准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界定罪与非罪、此罪彼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戴道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正> 一、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分配?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费品分配并不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即由一定的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仅看马克思的两处论述便可得到明晰的认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只是生产工具分配的“进一步规定”。“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定了。”(《马恩选集》第2卷,第98、99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占有制度先于民法制度,故占有保护的理据只能从民法之外寻找。古罗马法强调诚信、善意的占有主观元素;日耳曼法强调占有的外在功效。后世的大陆法系国家基本糅合了古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的占有制度特征,作为占有保护的外在理据。而占有保护的内在理据则植根于占有本身的人格拟制的特征,占有是占有主体的自由意志的实现,对占有的尊重与保护,就是对人格自由的保护,从而维护人与人之间相安无事、和睦共处的关系。占有保护内、外理据的深度考究,为我国今后占有制度的重构找到了厚实的理论依托,以"民权理念"替代"王权思想",淡化所有权的观念,规范占有的独立法律地位,构建"所有权-占有权"为中心的财产资源的配置结构,从而真正贯彻和落实我国《物权法》的"一体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占有学说极具开创性,影响了萨维尼等学者。康德认为社会分为自然状态和文明状态。文明状态是有法律状态,建立在分配正义基础之上,自然状态中则无法律和分配正义。占有是人的生存必要条件,也是人的天赋权利,自然状态下的占有是暂时的、不安的。只有个人意志经过联合形成公共意志——法律,文明社会才能形成,占有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文明社会中的占有才是真正的占有。康德的占有学说对理解民法和刑法中占有的不同具有启示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14年来,我国已经向世界市场迈进了一大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有条件完全可以迈出关键的一步,走向世界市场,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掌握主动权.如果我国经过努力,形成十几个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创出牌子的大跨国公司和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小型高技术公司,这样我国的龙头将会抬的更高,中国的经济会腾飞发展.当前我国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了解,40多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劳动因素的增长占 相似文献
18.
黑静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24
死者的占有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刑法问题。无论是死者占有说、死者生前占有说,还是死者生前占有延续说都有疑问。而问题产生的关键是,传统刑法对占有的界定过分强调其"事实上的支配"这一要素,但在现实当中,一般的社会观念对于占有的认定更为重要。因此,认定刑法上的占有,关键在于明确占有主体对占有客体的"排他性支配",在此基础上,继承人占有说是更为妥当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20.
王逸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4)
本文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有制包括法律所有和经济占有这两个方面.法律所有的完成是一次性举动,经济占有的实现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生产力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对所有制关系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但不一定改变所有权关系.强调所有制的两重性,并着重研究占有关系,有利于对不同所有制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比较和评价,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