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的内涵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理论整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三条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三条标准。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者有机统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终目的。中国梦是历史、现实与未来、个人与民族、中国与世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关键词,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从目标层面看,它包含了横向、纵向和立向三个向度,构成了立体的目标形态。从价值层面看,它既体现了理论信念的具体化,又引导了意识形态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生动体现。从方法层面看,它要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高度概括了世界大势、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梦的理论阐述中,人民是其重要内容。当前对人民内涵的表述存在将其泛化(扩大化)、固化(静止化)、虚化(虚无化)的不恰当现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演变,是人民权利不断得到保障,人民利益不断受到重视的结果。文章以中国梦的理论阐述为基础,剖析对人民内涵的不恰当表述的实质,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以期给予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济利益,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关注,确保人民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随着"中国梦"的多次诠释,其内涵越来越清晰,实现的路径越来越明确。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其为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必然诉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主要包括强国、富民、公平、和谐四个层面的基本内涵。强国梦是前提,富民梦是基础,公平梦是关键,和谐梦是归宿。实现了强国梦和富民梦,就为实现其他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公平梦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旨归,实现和谐梦则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至美追求。中国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强与民富的共同期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邦与为民谋利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公平与和谐的良好期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塑造平等中国与和谐中国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预期,彰显了共产党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梦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是一个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价值内涵的话语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旨归、价值原则、价值维度、价值特性和价值基石。中国梦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新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彰显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话语魅力,具有强大的话语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梦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示范功能和对话功能,对提升中国政治话语的影响力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话语权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全面认识中国梦的话语内涵和话语功能,对于我们倡扬这一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实现“中国梦”“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价值追问、力量源泉和责任担当。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价值主体地位、权利主体地位。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面临官僚主义扩张、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社会分化加剧和公共理性欠缺等现实困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应该围绕人民主体观强化公权力与人民的新型关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新公民;围绕巩固“人民主体的核心”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坚定遵循其明确的实践要求、清醒认识其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理解其思想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价值取向和历史方位。遵循其实践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路径选择、行动指南、制度支撑、实践主体、精神动力、力量源泉、领导保障、任务布局和作风要求。认识其重大意义,就是要全面理解中国梦的理论创新意义、实践引领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语词,一个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包容性的概念。中国梦一词体现了话语形态的变化,是非常鲜活的人民性话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及其每个个体可实现的美好愿望的总和。中国梦是希望之梦、超越之梦、实践之梦。中国梦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人生观的提升,是对当代中国哲学话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是近代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生活的时代环境和面临的中国问题孕育了他的中国梦。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谋求人民幸福,是方志敏最大的中国梦,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方志敏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所做的努力,在当代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知识分子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进行的思考,为中国梦作解,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无可替代的历史角色,共筑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中国梦”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过程中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和价值观的结晶,其价值内涵在于:公正是“中国梦”的根本、团结是“中国梦”的基础、平等是“中国梦”的核心.“中国梦”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指明了方向,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时强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这既意味着两国梦想基于各自国情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梦想是互相关联的。美国梦是个人实现理想之梦,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梦是民族富强之梦,更体现集体主义。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梦中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梦更多的内涵,创造公正、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集体中充分鼓励个性和创造,打破社会流动固化的问题,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人,是任何执政党都不可忽视的主体力量。青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主体力量。在青年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维度:一方面,青年人是否认可、接受中国梦,并为之奋斗;另一方面,执政党政府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途径让青年人去实现中国梦。此外,青年人实现中国梦有三个路径,即理论路径、现实路径和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多次深刻阐述“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中国梦”不仅成为中国的大众话语,也引起了国外官方、媒体与民众的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中国梦”是“美国梦”的复制,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梦”是世界的“噩梦”,暗示着中国的世界霸权梦。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不能忽视世界的声音而自说自话,必须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猜疑与争议;说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阐明“中国梦”的内涵,建立“中国梦”的理论体系,争取“中国梦”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是每个中国人的最高理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局部与全局的统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方针,是引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根本保证。面向2l世纪,党中央以群众路线团结与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坚持以批评与自我批-/~-的思想武器纯洁领导干部队伍,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地位与“共同体”思想,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昭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意义重大,需要对其进行多维透视:从内涵之纬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一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性目标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从历史之纬看,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经历了五个阶段。从道路之纬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证。从功能之纬看,"中国梦"具有警世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昭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意义重大,需要对其进行多维透视:从内涵之纬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一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性目标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从历史之纬看,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经历了五个阶段。从道路之纬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证。从功能之纬看,“中国梦”具有警世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深重灾难,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展示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系列阐述,蕴涵着丰富的唯物史观原理,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民主体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民族性和世界性等方面的辩证统一,从而为这个伟大梦想的践行与实现确立了科学的逻辑立场、明确的主体依靠、坚厚的动力支撑和清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