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意在探讨伍蠡甫先生的绘画艺术以及西方美学、中国画论对其画风的影响。伍先生的绘画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这是他认真学习传统技法,研究中国画论,打基础的时期,其画偏重传统风格。第二时期自40年代初至"文革"时期,其绘画及绘画理论偏重于革新一路。他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画论,东西方民族审美差异作比较,欲寻找拯救古老中国山水画的良方而倡导将现代事物搬进山水画。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他对前一时期的绘画作了反思。追求线条的拙朴简古,意境的静穆幽深之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宗画大举流入韩半岛的时期为18世纪初,到韩国李朝后期便广泛流行,鼎盛时期是十八世纪初韩国李朝肃宗后半期。在李朝全社会实行的实学思想及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南宗画促使李朝后期的山水画得到了蓬勃发展。李朝借助于南宗画的影响力,后期山水画得以摆脱北宗画的束缚,并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化绘画的风格。到李朝末期,绘画主流表现出南宗文人画至上主义的倾向,导致了民族化绘画风格的衰退。  相似文献   

3.
赵孟兆页在元代画家中地位最高,名声也最为显赫,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他的“古意”是对以尊重人性为主体的老庄精神、魏晋精神的复归。针对宋末元初日益颓废的画风,赵孟兆页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积极发扬晋唐时期清远、古雅的艺术风格,开启了元代绘画的简淡之风。他大胆地“引书入画”,增强笔墨独立的表现意味,将造型与写意相结合,深化了书法性绘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赵孟(頫)在元代画家中地位最高,名声也最为显赫,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他的"古意"是对以尊重人性为主体的老庄精神、魏晋精神的复归.针对宋末元初日益颓废的画风,赵孟(頫)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积极发扬晋唐时期清远、古雅的艺术风格,开启了元代绘画的简淡之风.他大胆地"引书入画",增强笔墨独立的表现意味,将造型与写意相结合,深化了书法性绘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绘画语言后面的观念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山水画偏重对经验的重视和表述,而风景画则偏重对视觉的重视和描述。中国山水画以经验表述为主,过分重经验最终导致了它至明清时期走向衰微。西方风景画以视觉描述为主,重视视觉导致其1 9 世纪以后趋向成熟与完备,也导致其不同风格的出现与变迁。  相似文献   

6.
宋代两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变化截然,尤以山水画表现突出.运用归纳及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两宋绘画审美思想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地理因素对绘画及人丈的潜在影响,从而说明宋代山水画面貌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动因.  相似文献   

7.
《仿大痴山水图》是沈周68岁时所作的一件立轴。沈周出身于世代隐居的书香世家,从沈周的家学和师承关系可知,他本人是一位文人画家,继承的是元代文人画传统,但也学习浙派绘画,这形成了他处于元明之间的一种特殊风格,沈周对于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所不精,以山水画成就为最高,且有多种风格,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石涛为清代著名画家、僧人,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较大。他的山水画中所蕴涵的禅学思想与其特殊的的身世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石涛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在其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避世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思都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他师从造化,但同时又以禅入画,追求意境上的空灵。他把禅学融入到山水画中,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石涛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复杂的人生阅历和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石涛为清代著名画家、僧人,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较大。他的山水画中所蕴涵的禅学思想与其特殊的的身世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石涛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在其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避世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思都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他师从造化,但同时又以禅入画,追求意境上的空灵。他把禅学融入到山水画中,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石涛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复杂的人生阅历和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像禅宗这样深入中国士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与中国绘画发生关系的更重要方面,是禅宗对文人人生观的广泛渗透和影响,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内容、风格、流派的形成以及绘画艺术的批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将禅宗对山水画的影响考虑进去,就无法勾画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1.
荆浩是唐末至五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开北派雄浑山水画之先,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笔法记》提出山水画"图真"六要"四势"二病"等美学观点,强调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与山水画评论中的作用,将山水画美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郭熙、韩拙等人的山水画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淳是中国明朝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他在花鸟画的创作上,曾经师承文征明,走工整一路;后又在创作题材、笔墨技巧及画面境界方面师承沈周,并不断开拓创新,完成了花鸟画向水墨大写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钱选是南宋末年壳朝初年的画家,他恪守青绿山水画的传统,并能有所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画家的生活背景、身份,比较了钱选所作的青绿山水与他之前的青绿山水画的异同,总结了他的画面内容、境界及绘画实践对后世山水画家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客观评价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人兼画家程嘉燧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文章从程嘉燧关于"风神"、"气骨"、"沉着",山水自然之美原为不得志者的发现,画风与人品之关系等理论以及其艺术论的影响与批评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以此为个案,进一步窥探整个晚明文人画的某些特质及其形成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汉江临泛》看王维诗歌的画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的人生经历与其诗风、画风之间的转变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兼画家,他在创作诗歌时又善于借鉴绘画的某些形式和技巧;《汉江临泛》一诗从线条、色彩、构图诸方面具体体现了王维后期诗歌中的水墨山水意境,表现出诗人融画入诗的高超才能。  相似文献   

16.
长安画家陈忠志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表现形式,他虽然吸收了外来因素,但并没有背离中国画的风神,作品仍然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让人能够品鉴出中国画的味道。从他的绘画题材即世事风情、地域色彩、历史意识与现实感怀等方面;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即构图和表现手法上,诗画结合等方面探讨其作品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分析画家个人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钱选是中国元朝初年的画家 ,他的人物画在吸收传统技法的基础上 ,融入了个人对绘画、对社会的感悟和理解 ,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 ,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他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往学术界对顾恺之的研究,总是侧重于其绘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对其在书法、艺术理论及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成就未加以深入研究。顾恺之能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拥有“画绝”这一美誉,就是由其“痴绝”和“才绝”的高深画外之功所决定的。因此,要想成为一代大师,就必须将自身的品格修养和文化修养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倍受推崇.他被尊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先驱,演绎了从"疯子"到"天才"的神话.这神话的本质正是艺术在接受过程中发生了性质嬗变,它是由西方艺术史自身逻辑的演进、美术市场中接受者与创作者之间关系的变化、艺术家本人的艺术思想在不同时代接受者定位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梁树年是生于20世纪初,精通诗词的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本文按时间顺序客观地记述了梁先生不平凡的“诗画”人生。他年轻时师从名家,博采众长;经历文革,却于紧跟时代同时依然故我,赞美当下同时追怀古意;文革后,工作、地位的变化,使他有了更好的创作山水画的机会,并进入其艺术鼎盛期。构图平实、笔力雄浑、墨色淋漓是其山水画的显著特点。梁先生的为人正如他最爱画的松一样、平朴谦和,却已参透人生、先生的坦然、自信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世纪的他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