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及技术创新。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立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卓越计划”教育基地为案例,具体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发展战略及教育培养途径,旨在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术创新基础人才。 相似文献
2.
卓越计划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业和企业的全程参与。校企合作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双方必须明确校企合作对于卓越计划的意义,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内容以及校企合作教育所需要的政策与法规支持和相关保障等,只有明确了上述问题,才能为有效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水电行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面向水电工程建设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面向水电工程建设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相关高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合作双方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本文探讨了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校企合作状况的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高教委关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及规范,给出了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基本要求;详细探究了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针和方法:包括校内人才培养模式,校外与专业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平台搭建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总结了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中通过创新与实践可实现的宗旨及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当前铁路行业人才需求时间紧迫、需求领域广泛、需求层次丰富、需求标准更高等新特点,在认真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西南交通大学主动寻求与行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规范》。它确立了铁路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并按照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搭建课程体系,有效支撑起铁路行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曾永卫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94-97
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基于现代工程伦理准则,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探析了当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目标定位和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宝玺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15-1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保证达成卓越应主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五是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师,只是工程师的“毛坯”。如何落实一年企业实习时间,根据不同层次要有不同的考虑。“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改变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9.
辛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1-115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具备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此来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从实践教学、工程型师资、高校教师技术职称聘任考核制度、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几个方面就培养“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特征。工科专业本科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学习是适宜的,以"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准员工制"为特征的企业学习模式可以成为主要的模式,采用"分散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毕金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2):115-118
为提高法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承担教育培养工作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但是当前法科教师存在法律实践知识不够丰富、实践教学技能亟待培养、能力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应该采取多途径丰富教师法律实践知识和实务经验,实施多举措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出台多政策保障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卓越计划与创新型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卓越计划”的特点和实施措施,对其提出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七年的双语教学改革特色,总结出新的教学理念、内容乃至方法。通过对近三年学生评教的数据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指导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通过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果经验,提出我国普通高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应通过建立政府保障机制、企业需求机制和完善学校培养机制,并注意处理好院校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受教育者双重身份等问题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和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多元创新能力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性学习,建立自主创新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陈波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7-109,113
闲暇教育模式构建是高校开展闲暇教育的关键,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闲暇教育模式构建,需要准确定位闲暇教育目标,全面把握闲暇观念、能力和心理层面的教育内容,有效利用闲暇教育课程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朋辈群体互动等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团队精神是工程师教育的主要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目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理念、应试教育、高校缺少系统富有针对性的团队训练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等是造成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结合自身实践,采用理论教育法、团队实践法、示范法以及纳入考核法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是大学生、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能力。二者辩证统一 ,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促进。非学术能力是每一个人成就事业所不可缺少的能力。高等教育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强调、重视大学生、研究生的非学术能力及其培养 ,使其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达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理应关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孝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79-83
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及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诸多因素 ,提出要从教育思想、教学改革和教师角色转换等方面积极应对 ,以期更好地实现时代所赋予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