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决策听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行政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行政听证制度对于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社会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个案听证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制度性的规定,但有关行政决策听证的规定只是散见于极少数的法律而没有作为制度来肯定,基于此,我们对行政决策听证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程序构设等重要内容作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行政决策听证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听证的意义和价值开始为行政机关和广大社会公众所认可。但在肯定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积极效果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目前的行政决策听证在制度和程序上仍存在疏漏,对公众参与听证的保护还不到位,听证报告对政府决策也缺乏约束力。为此,文章在分析行政决策听证现存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听证是一种行政程序,在现代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政听证制度强调行政机关对各方利益的权衡,其利益基础是财产性权利的表述和公共性问题。现代社会中,政府和公民其实是博奕理论中的两个“囚徒”。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平衡利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弘 《学术论坛》2006,(10):122-126
我国目前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过窄已成事实,如何扩大行政听证的范围适应民主与法治的快速进步,学者进行了多种设计。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确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大陆法系国家根据行政行为性质和种类确定听证范围;另一个是英美法等国家从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利益或权利的范围出发划定听证范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共决策听证:行政民主的价值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兴 《社会科学》2008,1(6):40-48
中国实践中的包括价格制定和调整在内的决策听证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但不能把它的意义仅仅局限于"行政民主化"的狭隘范围内.公共决策听证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暗含着这样的改革和发展逻辑,即:通过在公共行政领域推进民主化来达到进行政府和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把决策听证当作民主政治成长的要素而不是行政民主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听证在行政决策中被立法者赋予了民主功能,然听证之听取意见功能定位决定其可提供的只能是公平感,难以承载民主价值;听证权之程序性权利取向也易造成公众在决策体制中的"结构——过程"两阶段的角色断裂,进而使民主性失落。协商则有助于充实公众参与权、促进"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生成、促成平衡各方诉求的决策结构形成,使公众参与主体得到肯定与张扬,且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服务型政府建设及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为协商方式在行政决策中的确立提供了客观基础,协商可修复失落的民主性,是走出行政决策民主性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推行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中国政府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法律文本的考察,不仅可以反思制度移植试验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使我们透过不断探索的制度架构触摸到政治文明进步的脉动。  相似文献   

8.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理应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意。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还属于初创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功能也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通过加强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健全听证程序、扩大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听证的监督和救济等途径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许江涛 《理论界》2009,(10):11-12
行政决策听证作为行政听证制度的一种,它的理论基础也是来源于英美国法系的正当程序理论和大陆法系的行政法治理论.我国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我国没有自然公正的历史远源,但借鉴了西方的听证制度的理论,同时提出公众感知的公众感知的公正理论作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听证会是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信任的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行政决策中引入听证制度,可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并可以大大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当前我国听证制度的实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不仅影响了听证制度功能的发挥,还使公众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质疑。针对当前听证实践存在的问题,应该拓展听证制度的适用领域,强化听证在决策中的地位;规范听证程序,使听证透明、公正;建立听证代表补偿或激励机制以及独立听证人制度,保证听证双方主体的权利平等;确立案卷排他原则和建立听证回应机制,避免听证走过场。  相似文献   

11.
听证的目的在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决定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避免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决定给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利或不公正的影响.在听证程序中,听证主持人是听证的灵魂,听证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及其权力对行政听证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决定着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听证主持人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听证制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公共决策听证与政府回应都以承认社会利益多元化为前提,是我国公共行政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公共决策听证制度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体现了其具有的政府回应功能,它是政府加强回应性建设的一种制度实践。目前的公共决策听证制度作为政府回应的一种方式,还存在召开听证会的随意性、听证会形式遭到公众的质疑、听证笔录缺乏刚性约束力、政府回应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需要政府行政人员提高意识,不断完善听政会制度的相关规定,将听证会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行政听证制度: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听证制度作为政府管理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尚不完善,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在行政听证实践中,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通过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完善行政听证的法律体系、保证听证主持人中立、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确保听证结果接受审查等措施来推动行政听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行政听证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核心制度,它起源并发展、发达于西方,但是它显现的尊重民意、制约权力的正当程序理念具有普适价值,在公共治理实践中对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及确保权力运作的公正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听证制度被引进我国后迅速发展,在行政处罚、政府定价等领域开始实际操作,但我国行政听证制度需要在适用范围、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期公共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关注度和参与意向日渐增长。政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关乎到公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质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决策治理。将听证会制度纳入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工作之中,是调动公众参政议政,发扬民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因此,听证制度必须做到公民的切实参与,保证重大决策的透明、民主、科学。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通过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听证制度。规定了行政听证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中的适用范围;规定了听证的组织者、主持人、参与人等行政听证主体;规定了通知、正式听证前的会议、听证开始、听证终结等行政听证法定程序;规定了行政听证笔录的效力和违反听证程序的法律责任等。这些规定对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与行政目的实现之间的张力,促使行政方式必须作出回应性的变革.行政听证在行政程序法上的确立便是这一行政法律制度变革的产物.行政听证所内含的协商功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架构内获得了充分展示的空间,通过沟通、透明、合意的方式,消解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使行政秩序产生持久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郭跃 《理论界》2008,(6):8-9
目前我国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监督乏力的现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的特点。有必要将行政听证制度引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本文着重进行行政听证制度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必要性分析,并阐述其对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 58条对行政立法听证程序做了相关的规定 ,确立起了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这在我国行政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对行政立法听证制度进行基本法学理论分析 ,并对有关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也是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我国近年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经验 ,初步形成了行政听证程序制度。行政听证程序给了相对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机会 ,有利于行政决定的公平、效率。我国的行政听证程序尚不完善 ,应当使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和参加人的范围扩大 ;应当重设听证主持人员 ,使其具有独立性 ;应当完善行政听证笔录制度 ;还应当贯彻听证的公开原则等 ,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