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需要动力支撑.本文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置于"政党-国家-社会"的解释框架之中,并根据"压力-引力-内力"三位一体的动力模型,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压力、引力和内力进行历史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动力机制,勾勒其动力演化的历史轨迹.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必须实现由革命时期的"压力(外在环境)-引力(革命依靠)-内力(朴素情感)"的动力模型向长期执政条件下的"压力(内在制度)-引力(权力主体)-内力(初心使命)"动力模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动力总体上区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影响力两大类。内在驱动力包括一心为公、合理利益追求、自私自利三个方面。外在影响力包括党组织的领导力、劳动群众的作用力、商人和资本的影响力、敌对势力的竞争力四个方面。这些动力中的积极因素一心为公、从严治党、劳资和谐、人民团结等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形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推动力;其中的消极因素自私自利、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矛盾冲突等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构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阻力。狭义上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仅指各种积极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力,这是假定阻力为零的理想状态;广义上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则是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这是在正反两方面力量对比关系基础上的实际状况。当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动力呈现一些新特点,内在驱动力以合理利益追求为主,有待进一步升华;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外在压力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内在动力;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重资轻劳的思想倾向;敌对势力竞争力出现复杂变化。深刻认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构成和变化特点,是防范脱离群众危险,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党执政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是其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江泽民在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 ,阐明了新时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赋予了党群关系建设的新内容 ,提出了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思路、新途径 ,把党群关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党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进行“四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特别重要。本文试图就密切党群关系这一现实问题作一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把密切联系群众,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党宗旨,这一宗旨的确立,把党群关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明确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从形成和成熟、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新发展的三个时期,论述了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发展创新轨迹。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在党群关系上的本质区别,阐述了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居继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对密切党群关系作了许多独创性的论述,奠定了我党党群关系理论的坚实基础。第一,建立了党同人民群众正确关系的路线。如何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革命和建设过...  相似文献   

7.
杨槟 《南方论刊》2014,(11):25-27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密切党群关系必须要把握重点,在继承传统方法上的不断探索新途径:坚持群众路线,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选举及考核制度的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消除产生和激化党群矛盾的主体因素;畅通党群联系的新渠道,探索党群联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党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政治关系。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周恩来不仅对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对党如何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党群关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亚 《兰州学刊》2007,5(7):6-9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在执政条件下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条件.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实践中的曲折.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分析和研究执政条件下我们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的顺逆得失,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执政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站在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高度,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而提出的几个“不能”,十分深刻。认真学习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党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绝对不能同人民群众相对立。“党的组织、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则不…  相似文献   

11.
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原则,结合俄共(布)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思想.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的历史特性规定了其必成为领导阶级;党的历史任务,即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历史任务,规定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但是,党与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群众之间的亲疏度要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农民阶级是党重要的联系对象,小业主、知识分子等有产者有时也能与党结成暂时的同盟.列宁从群众利益、党的自身建设、组织机构等方面阐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路径.列宁的党群关系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困扰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党群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长期执政的环境使党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使党群关系存在疏远的隐忧;党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利益矛盾的突显,造成一些地方党群关系紧张;国际环境的发展给党群关系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针对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的对策措施:拓宽沟通渠道,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协调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监督制约权力运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干部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了党群关系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且积累了处理党群关系的丰富经验: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确立人民群众主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通过制度化途径构筑党群关系新模式;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使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不仅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和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在布尔什维克执政后,列宁根据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强调要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密切联系群众看做是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源泉,并把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看成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目的。而密切联系群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无论所处的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变,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决不能丢。我们只有按照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才能使我们党成为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创先争优动力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动力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动力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动力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称为动力结构。在革命和执政的不同时空条件下,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依存向度不同,动力结构亦需适时调整与转换。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动力生成,应围绕丰富党群关系内涵、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发掘。只有构建促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想""不能""不敢"脱离群众的动力机制,保持动力递增的结构状态,才能使坚持群众路线走出应然性政治倡导的语境,成为一种主动自觉、动力持续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从政党的角色定位、政党与群众的关系定位、密切党群关系的途径以及领导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毛泽东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几个问题作了论述 ,主要是党群关系的内涵及其实质问题 ;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前提和实施途径。文中提出了党群关系的本质是党是为人民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确认这一本质的意义 ,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刘辉 《中州学刊》2015,(4):16-19
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建设是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规范决策实施前后的制度设计,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实现政治民主,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最根本的制度保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当务之急。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健全群众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