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不良债权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中日不良债权现状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两国不良债权的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形成金融不良资产的制度性根源,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不良债权的几点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反思了我国现有银行监管法制的现状 ,尤其是法律体系、法制的价值取向、法定主体权责构造、监管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监督机制、适应银行业国际化等方面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重视立法规划的系统化、立足国情借鉴外国经验、正确处理放松监管、改善监管和严格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相关的制度及其它具体监管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毛伟  史晋川 《浙江学刊》2006,116(6):150-159
本文将Diamond and Dybvig(1983)的银行挤兑模型嵌入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从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出发构造了新的银行危机模型。模型表明,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决定危机是否会发生,而外部性冲击决定危机什么时候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和政府担保对经济增长和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国外间接投资规模条件下,金融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银行系统稳定性;政府担保不会明显影响经济增长,但能够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本文的模型,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金融开放和政府担保,而是国外间接投资规模过大、投资收益下降以及过度政府干预和无效率政府监管。最后,我们还分析了模型对中国银行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权力的视角下分析与阐述外部性问题,可以发现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经济主体权力的实施问题,外部性决策者的权力与责任的对称可以实现最优的经济状态,经济主体的权力与责任的对称性 r可以解决外部性引发的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经济主体权力对等可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国外的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银行改革问题一直是金融改革的首要问题,银行发展战略始终是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改革现状的剖析与我国银行发展问题的判断,探讨我国银行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近期框架与长期思路,并以此作为对调整中国金融改革近期框架与制定中国金融发展长期战略的一个铺垫。  相似文献   

6.
凌萍萍 《社科纵横》2011,(11):68-69
职务犯罪预防必须根据职务犯罪的共性和特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犯罪预防措施。进行立法上以及体制上的相应改革,实现司法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现实预防。财产申报制度和腐败排行榜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相似文献   

7.
谈谈化解乡村债务的现实途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爽 《社科纵横》2008,23(8):29-30
本文在借鉴近年来有关专家和学者解决乡村债务问题部分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化解乡村债务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途径问题.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不应该一味地避免乡村新增债务,而且应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使乡村新增债务尤其是良性债务维持在适度的规模和水平之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华  刘志威 《创新》2010,4(6):46-52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场应具备的特征之一。银行业建立平稳、有序的退出通道、纠错机制是完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践不多、经验不足。对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概念进行界定后分析了发达国家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经验,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路径。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西方各国金融结构和银行制度的整合趋势。本文考察了西方各国向着以直接金融为主导的金融结构转变的现实背景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原因 ;回顾了西方各国银行制度逐渐向全能银行制度融合的历程 ,并探讨了两种整合趋势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及其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钱水土  朱锋 《浙江学刊》2007,(3):179-184
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技术,本文研究了东南亚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银行效率和所有权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私有银行的效率高于国有银行,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区别,甚至国有银行的效率还略高于私有银行。研究也表明,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中国大陆比较相近,不过中国大陆的股份制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的效率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内涵,是自由市场经济,然而,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却表现为"政府代替市场"的规则特征.长期以来,日本的混合经济体制与多元化的制度体系相互交融形成了自我维系共同信念的经济运行规则.日本的这一经济运行规则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准则的日本式的市场经济制度,凸显的是以自我维系和自我运作合理化为宗旨的制度稳定性和制度灵活性,并建立起了以日本式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制度均衡性和制度互补性的经济制度框架体系.战后以来,日本凭借有效的经济制度和合理化的经济体制以及灵活的经济运行机制,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和日本国内政治环境的巨变,体现"政府代替市场"的官僚多元主义体制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运作机制明显失灵,同时,以主银行为依托和以相互交叉持股为纽带的经济运作体制日渐失效,可以说,这正是当前日本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构建制度性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构建一个覆盖全社会,在人们遭遇生活困境时,能够免于绝望的社会安全网,奠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平台。这个安全网的构建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并尽可能地使城乡居民免于贫困的基本保障。构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公共教育这一制度性基础设施,不仅具有潜在的清正廉明、社会稳定的政治意义,也具有刺激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帆 《社科纵横》2014,(6):54-58
从发达经济体舶来的概念影子银行近年来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中国影子银行与欧美体系有诸多区别。本文以欧美影子银行的提出、起源与发展为着眼点,阐述了其构成、运作及所具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对比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与分类,阐述了二者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相比,具有很多独特性.旺盛的融资需求与居民财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以及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使得中国影子银行在起步之初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影子银行一方面扩大了金融体系的效率边界和服务群体,缓解了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却具有期限错配、高传染性和隐蔽性等风险属性,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新风险更加剧了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的复杂程度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在当前"实体经济下行、金融风险上行"的形势下,对中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计量、潜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进行讨论,提出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之道来规范和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网络反腐,从其出现到成为体制外公众舆论监督的组成部分,有其优越性,但存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要促进网络反腐向良性方向发展,就需要相关机制的构建。本文着重从三个角度入手,即:构建规范的网民表达机制、积极的政治回应机制、高效的腐败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也有赖于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地区不平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人才短缺等仍不容忽视.“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作用,必须破除政策“玻璃门”,扭转其在融资和吸引人才方面的不利局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速打造具有品牌和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尽管对受贿犯罪保持着严打高压的态势,但犯罪势头依然不减,并呈现犯罪立案数量和收受金额上升、三机关一部门为犯罪重灾区、犯罪主体日趋复杂、犯罪形式更加多元、犯罪追诉难度大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受贿罪立法有缺陷等因素.基于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遏止受贿犯罪,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创造预防和遏止受贿犯罪的前提条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行为;完善检察体制,将检察机关的独立司法权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作机制及职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慧 《社科纵横》2005,20(2):72-73
对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功能的准确、完整的认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经济、金融及法学理论对对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存在根据、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对政策性银行的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赛楠 《社科纵横》2004,19(5):111-112
本文通过对花旗银行国际化进程与国际贸易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发现虽然银行国际化与国际贸易存在天然联系 ,但银行国际化所处的阶段不同 ,这种相关性是不同的。随着银行国际化的深入 ,由国际贸易推进的银行国际化所带来的收益会逐渐减少 ,因此能否适时转换单一依赖国际贸易推进国际化的思路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