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 ( 1999年 ,汉堡 )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 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 (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 ,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 )的书评。文中对洪汉鼎这部合著评价较高 ,认为它超出了目前在德国出版的同类性质的著作 ,是“一部可堪称典范的导言式著作” ,它“在德文图书市场上对于那些想接触中国哲学的人目前将是最好的指南”。现将此书评译成中文刊出  相似文献   

2.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3.
1967年,卡尔—奥托·埃珀尔在这里出版了他的《语言分析哲学和人文科学》一书,他还多次光临了我们的会议,例如皇家哲学学会最近召开的社会科学哲学大会,这就使得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我国遐迩闻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研究中不仅审慎地、认真地论述和汲取了具有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而且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德国的释经学传授。这本富有教益的书里汇集了他用德文发表于1973年的那部题为《哲学变革》的集子里的七篇论文,尽管它们并不代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却向我们介绍了涉及其哲学立场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红学     
德国红学姜其煌谁是第一个研究《红楼梦》的德国人?根据我掌握的材料,这个人应该是德国著名汉学家威廉·格鲁勃。格鲁勃曾任柏林大学东方语教授,并于1897—1899年期间在北京从事研究工作,写过不少关于中国文学、哲学和宗教的著作。他于1902年在莱比锡出版...  相似文献   

5.
夏凡 《浙江学刊》2006,16(2):62-69
对于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成名作《乌托邦精神》并不陌生,可是,对于写作此书之前的青年布洛赫,了解得就不够了。本文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早期的思想谱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辨识了布洛赫哲学的人本主义源头。青年布洛赫既受到犹太教神学的影响,又接受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立场,而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宗教人学对于布洛赫哲学的基本特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认为,上述三方面思想虽然有较大差异,但都可以视为某种广义的人本主义哲学。这是青年布洛赫写作《乌托邦精神》时的思想框架,导致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人本学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卫礼贤的最后一部哲学论著《中国哲学导论》(1929)的翻译和研究,整理归纳了卫礼贤对中国哲学的核心词“道”的五种不同译法,深入剖析了他如何用“一词多译”的方法,对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文本、不同哲学家、不同时代及不同思想维度中的“道”进行诠释。同时,本文以术语学(Terminologie)为研究方法,聚焦于卫礼贤用来翻译“道”的几个德语哲学术语,并对这些词汇进行溯源。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卫礼贤作为对中国哲学与德国哲学均有深刻理解的汉学家,有意识地从跨文化比较哲学的角度出发,将“道”转换为德国哲学中与之相匹配的哲学概念,并将其介绍给德国思想界的路径。重新审视卫礼贤对“道”的“一词多译”,在加强当今中外文化互鉴和中文著作外译方面具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呕心沥血30多年的智慧结晶──评洪汉鼎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黄见德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学者洪汉鼎教授在用德文写作并出版《斯宾诺莎与德国哲学》后,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他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一书。斯宾诺莎逝世300余年了。在他生前和死后一段时间内,他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旧译涂尔干,亦有译迪尔凯姆。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他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学习法律、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1887年受任波尔多大学专门为他设立的社会学教授职位。五年后,被召聘到巴黎大学任社会学和教育学教授。1897年,他创办《社会学年刊》,吸引并培养了许多热心的合作者与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孙麾 《浙江学刊》2006,(4):8-13
2004年6月计亚男写了篇报道,发表在《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版,题目是《中国哲学学术走向》这篇报道对《哲学研究》、《世界哲学》、《浙江学刊》、《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河北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州学刊》、《文史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是学刊》、《教学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等十几家学术期刊哲学编辑纵论中国哲学学术走向和前沿问题做了概括。中国哲学学术研究怎样回到现实、从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正>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从事比较古典学、古典诗学、古典政治哲学、政治法学、宗教哲学、德国近现代思想等研究,致力于推进汉语学界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深度理解,为汉语思想的复兴和勃发积累丰厚的学术基础。著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沉重的肉身》、《现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9月出版了魏义霞副教授著的《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以下简称《透视》),这是一本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具有新见的力著,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近代哲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哲学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年虽然出现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优秀成果,但是这些论文和专著大都是对某个人物思想的具体研究,宏观性的综论不多.《透视》一书在全面论述中国近代哲学方面作出了第一次尝试,它打破了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只限于具体人物的思想界限,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哲学作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以及在四十年代这10年间的少数其他论著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从这些最初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区别的讨论,在这些早期论著的任何一篇中都不曾出现过。马克思在1857—1858年间写的一系列笔记,旨在作为《资本论》的第一个粗略的草稿,这些笔记在马克思去世后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为题发表了。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第一次扼要的讨论出现于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历史学需要哲学思辨为主题,对近代欧洲及中国历史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作了较全面的评述,阐明了历史哲学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建立中、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坐标系,把佘树声著《历史哲学——关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思考》置于其中,进而高度评价了余著在中国历史哲学中的划时代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历史哲学体系创立的前提和趋势作了颇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的符号》评介程志民《论当代的符号》一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格尔哈特冯克教授主编的《意识哲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重要论著。本书从意识哲学的角度研究了科学、哲学、教育、宗教和法律作为符号的意义,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作者认为,科学、哲学、宗教、教...  相似文献   

15.
在本世纪以前,德国人对政治、政治统治以及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上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始终与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如哲学、法学、史学等结合在一起。即使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方面的学者仍未跳出法学的窠臼,政治研究的问题集中在国家体制和宪法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法律形式主义,“国家学”(Staatslehre)几乎成了政治学的代名词。显然,在二次大战以前的德国,尚未形成作为独立学科的政治学。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时的德国就没有政治学研究。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大战前已经萌芽。这里可以举出两个明显的例证。一是1907年创刊的《政治杂志》,它专门刊登有关政治研究、政治评论和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章,是当时德国政治学者的重要阵地。二是著名的德国政治学院,它成立于1920年,是德国第一所专门从事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写过专门的逻辑学著作《逻辑》一书。由对逻辑学研究,金岳霖又进一步研究了逻辑哲学的问题,包括逻辑的本体论基础、逻辑的必然性的内涵、不同逻辑系统的关系问题等,这些构成了金岳霖逻辑哲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研究逻辑学的认为是哲学,研究哲学的又认为是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对德国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及文化哲学在德国获得的系统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围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释,展示了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复兴和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动向。并以德国文化哲学研究为范例,揭示了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方向的性质,澄清了当下流行的一些将文化哲学等同于一个主题领域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魏义霞 《求是学刊》2001,28(2):112-112
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 ,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人学。尤其在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 ,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 ,目睹了一幕幕贬损人格、泯灭人性的历史悲剧 ,解读马克思人学的精深内涵 ,弘扬人的价值与意义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奎良教授的《时代呼唤的哲学回响》(简称《回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回响》溯本逐源 ,一方面在对西方哲学史的沿革脉络进行宏观透视的过程中 ,得出了西方哲学史的变革是按着神本—物本—心本—人本依此展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六十至七十年代黑格尔学的特点之一是,作为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基础文献大大增加了。如果一个哲学家有关黑格尔哲学的概念没有超过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被认为是必要的和足够的材料范围,今天他恐怕就未必能够以专业的身份参加黑格尔学家的讨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诸如《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等经典著作已经被某些东西所取代。然而,文献的总量已经大大扩充,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有根据地评价黑格尔哲学的形成、变化和整体内容。以黑格尔在耶拿的创作时期(1801—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应约赴香港讲授《中国哲学逻辑结构》。临行前,特抽出其中的《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研究法》一节,整理成文供本刊发表。文中指出:「各门具体科学,都有与本科学相适应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对于掌握该学科的规律和内在逻辑,颇为重要,不可忽视。」此文认为,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可以由纵向、横向和纵横相结合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