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至少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政府对殡葬行业的监控和管理;二是有利于先进文化在殡葬活动中的传承;三是有利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殡葬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考之一:确立殡葬管理的方针,明确殡葬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殡葬管理的方针,首先要搞清楚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关系。殡葬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殡葬管理是保障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行政手段。殡葬管理应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殡葬习俗改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另外,在《殡葬管理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3.
专访背景: 目前,广大殡葬工作者热切期盼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05年立法工作计划。今年以来,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先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各省厅主管殡葬工作处长意见会、殡葬服务机构负责入座谈会等,就《条例》修订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在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我们就殡葬管理工作的定位、殡葬改革方向、管理体制改革、行政许可、公墓管理等一些《条例》修订的关键问题,采访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05,(6):17-21
为了使《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符合殡葬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加科学、完善,2005年4月24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广东佛山召开各省厅主管殡葬工作的处长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各地处长准备充分,论证深入,对《条例》修订征求意见一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条例》修订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据悉,其中很多意见已经被采纳。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5,(5):35-40
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现行《条例》已经明显滞后,亟待修订。为修订《条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一行5人的调研小组于2004年11月2日至18日,赴江苏、福建两省进行了调研,并于11月18日在上海召开了16省市主管殡葬工作的处长座谈会。这次调研范围有东部、西部、沿海、内陆,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省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大家针对《条例》修订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小林 《社会福利》2006,(11):33-35
思考之一:现行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存在缺陷,殡葬执法主体不统一,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殡葬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指政府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规范。《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即搞好殡葬管理,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在具体实施殡葬管理的过程中,民政部门明显感觉履行职责的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城市殡葬“三乱”(乱埋乱葬,乱搭设灵堂、乱经营丧葬用品)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对此,社会上不满的情绪很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订更加科学规范,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就当前修订《殡葬管理条例》遇到的关键问题——殡葬设施兴办主体、机构性质及行政许可适用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证。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研起草《村委会选举法》、《社会捐助管理办法》、《假肢和矫形器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起草《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殡葬管理工作,革除丧葬陋习,提高火化率,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3]34号)精神,近日,松原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殡葬管理集中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10.
刘震 《社会福利》2006,(4):21-21
在日常工作中,公墓经营者常会遇到丧偶再婚者子女要求将几位老人一起安葬的问题。经查《殡葬管理条例》、《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及山西省、太原市《殡葬管理办法》均无具体规定,仅有“骨灰墓单穴和双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殡葬事业蓬勃发展青海省按照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以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殡仪馆建设力度,积极有步骤地推行火葬、限制土葬、改革天葬、禁止水葬,加强殡葬管理,在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检办丧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殡仪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数量为历史之最,殡葬基础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7,(9):60-61
“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与会单位决心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3.
赵海 《社会福利》2005,(5):31-32
众所周知,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事关推进殡葬改革,事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事关保护生态资源和生存环境,是涉及“民生”、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做好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对于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东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一五”规划》部署和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制度的通知》要求,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基本完成了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设立工作。截止2006年7月31日,全省共有19031个行政村、3201个社区居委会共设  相似文献   

15.
殡葬行业是涉及广大群众的公共事业,死有所葬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殡葬行业具有公益事业的性质。国务院即将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将殡仪馆、火葬场都列入了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只有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益水平,才能更好地体现殡葬行业“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才能夯实便民殡葬、诚信殡葬、阳光殡葬、绿色殡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所有从事社会事务工作的人员,都应当既是具体的工作者,又是所面对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者、思考者和改革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事务不断加速前行。本文作者关于殡葬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注意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殡葬条例的修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案例:某市民政部门根据《殡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一处擅自兴建的陵园进行查处时,发现该市国土资源部门已经以"非法占地"为由,根据有关土地管理法规,对该陵园做出了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土地原状并处罚款的处理决定。由于民政部门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理解不清,一时就如何适用《殡葬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问题陷入困惑。  相似文献   

18.
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领导重视是推进殡葬改革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殡葬改革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之二: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殡葬工作法规政策,积极倡导厚养薄葬,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19.
殡葬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音符,殡葬改革是长期艰苦的社会习俗变革。基层的殡葬管理者处在殡葬改革的前沿、殡葬管理和执法的一线,直接面对殡葬改革的现实压力和殡葬管理的具体难题,他们的工作是实现殡葬管理健康有序的基础。他们在管理中争取主动、创新方式、完善制度、狠抓重点,既保证了殡葬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王素英 《社会福利》2007,(10):18-19
2007年是殡葬管理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完成<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即将颁布实施,将提高殡葬管理法制化水平;完成殡葬行业的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将推进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将强化公墓的规范化管理;推行公墓生态化建设,将促进公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究,争取国家经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