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劳动力价格水平与CPI水平是否协调,反映着居民生活的实际水平。为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CPI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5-2014年间的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函数图等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会引起CPI变化,反之则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的现状作详细的分析,进而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市场不平衡性凸显的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的不全面、不协调,包括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流动性以及政策干预等方面。本文围绕这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测度了近十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状况,认为体现出如下八大特征: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呈上升趋势;区域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差异显著;劳动力市场回复到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较强;"高技岗难求"与"金饭碗不金"现象并存;政府调控引起劳动力市场供需指数较大波动;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性提高但收入不平衡依然明显;有序流动成为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调节器";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平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玉静  付娜 《劳动世界》2010,(11):171-172
自2005年7月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热钱流入中国的话题就开始趋热。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到底热钱是否应该进入这个事关中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产业,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鉴于最近中国农产品价格发生了强烈波动的事实和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热钱规模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热钱与农产品价格存在均衡关系,是农产品价格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整劳动力价格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劳动力价格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劳动力价格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消费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从建立工资增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和资本作为企业经营的两大要素资本,具有相互替代性。公共政策通过影响劳动力和资本的实际价格影响着其相互的替代性。现有的公共政策对劳动力投入的附加,使得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出现偏差,导致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进一步加剧和工资增长的难度。要提高工资性收入,应当调整有关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成都市建筑劳动学会对成都地区省市13家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查资料分析:成都市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人工工资价格,因受去年物价涨幅因素影响普遍有所上涨外,技术工人的工价上涨更快,反映技工需求呈紧俏趋势。成都市建筑劳动力市场综合人工费价格,1994年四季度比1993年四季度平均上涨20%左右;同期综合平均实际收入涨幅更高一些为25.5%;同期最高收入增幅为45.8%(主要是技术工人,1994年四季度月收入已达到700元);同期最低收入增幅仅为13.8%(为无技术普工,增幅远低于物价涨幅,1994年四季度月收入仅330元)。从分项短缺的工种人工费价格看,也反映出技工走俏现象,如市建四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但是两者的关系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数理模型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说明,并使用1982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对地区间收入差距起到了收敛的作用,这意味着促进省际间劳动力的迁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对制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当前之所以会出现中国特殊的"两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和不完全城市化形态,主要是由于其短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强,而长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弱。因此,提高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他们的城市生活成本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