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吹风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32号)妥善安置职工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关键,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中的职工安置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2.
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妥善安置职工是此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大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从江苏船舶行业来看,目前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政策,使得化解产能过剩中就业与职工安置形势总体上相对平稳,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职工安置的压力更加巨大,形势更加复杂,问题更加突出。做好江苏船舶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一是要妥善处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二是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促进就业功能;三是要建立针对船舶行业的专项就业扶持政策;四是要加大工会维权服务和精准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3.
速览     
国内去产能职工安置进入实质性阶段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职工安置工作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关键环节,现在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初步估算,今年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大概涉及职工80万左右。信长星表示,对于需要到社会上分流安置的职工,要做好转岗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普遍呈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现状,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一场化解过剩产能的攻坚战已悄然打响.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去产能的几大指导思想,重点分析如何合理安置职工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邢明强 《劳动世界》2016,(25):61-61
反思一些地方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审视政府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安置职工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主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5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就业安置政策专题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劳动学会、全总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煤炭科研总院战略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我部就业促  相似文献   

7.
<正>3月22日至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同时召开视频会,专题部署做好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全系统第一位的任务,以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的安置工作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公平正义,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全力兜住民生底线,努力实现"十三五"就业工作良好开局。尹蔚民指出,化解过剩产能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妥善安置职工  相似文献   

8.
<正>就业工作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8万人。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环比和同比均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制定印发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和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加强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春风行动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供需匹配失衡、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际上是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问题,这需从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10.
<正>就业工作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万人;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完善,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抓好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等企业职工再就业。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