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我国反腐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网络反腐存在反腐信息真假难辨、失真的网络民意审判、举报信息提前扩散等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社会群体事件。要克服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憾和问题,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网络反腐就必须与制度反腐相衔接,制度化是网络反腐的根本保障。应该从加快网络反腐法制建设、健全网络反腐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网络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络反腐廉政教育机制建设等五个维度来构筑网络反腐长效机制,为网络反腐制度化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反腐尽管发挥了明显的正能量和正效应,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局限性和负效应.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导致网络反腐局限性和负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新时期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既要坚持审慎适度和循序渐进相结合、规范权力监督主体与规范权力行使主体相统一、“网上立法”与“网下立法”相配套、“废”“改”与“立”相衔接等基本原则,也要抓紧运作网络反腐旧法的修改和新法的制定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时代,民众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更为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权利话语。网络反腐的潮流预示着反腐方式的逻辑变迁。在颂扬网络反腐之时代魅力的同时,必须将更多的关照投予制度建设。网络反腐的刑事性和程序正当性决定了在网络反腐的制度规范和规则治理之进路中,必须将其纳入刑事诉讼的视野。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须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实现网络反腐与刑事诉讼的衔接。同时,网络反腐权利的张扬与规制也须在刑事司法程序的架构内予以改造。  相似文献   

4.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结构扁平化、主体多元化、过程互动化、监督主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网络反腐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对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网络反腐中存在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和网络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网络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路,从制度、技术、互动等维度去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与民间舆论,以期对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理性化、科学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场全民互动的网络监督把反腐斗争推向了高潮。利用网络反腐是对传统反腐形式不足的有益补充,但应该看到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立法等措施加强对网络监督的规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反腐倡廉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众利用互联网行使监督权、揭露腐败已成燎原之势。研究后认为,网络反腐可以归纳为评论与建议、举报、曝光、“人肉搜索”这四种方式,而“人肉搜索”反腐还需规范;网络反腐防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权力机关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网络反腐以其具有的高效快捷、透明安全、成本低廉、舆论性强等特征,日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手段。政府作为网络反腐的主体之一,其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反腐的成效。目前我国政府在网络反腐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在网络反腐中要从办公形式、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整合资源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推进网络反腐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下,网络反腐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参与主体广、信息传递快、舆论监督压力大等优势,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反腐期望值的持续上升,新时期党的网络反腐工作也遭遇了许多困境:网络监督的自发性和偶然性缺乏完善的执法制度规范;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容易导致网络暴力,伤及无辜;网民的非理性参与行动容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深入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网络新兴技术形成新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加强制度创新,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反腐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包括官方网络反腐、民间专业网络反腐和大众网络反腐.网络反腐以其传播速度快、参与面广、虚拟隐蔽、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反腐败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反腐功能的发挥受到信息、网民、政府、程序等多个方面因素的限制,针对网络反腐在实际运行中的局限性,有必要构建反腐联动机制、舆情汲取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舆情监管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网络反腐中公民参与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公民反腐的新阵地,有利于公民行使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批评建议等个人权利,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我国网络反腐中的公民参与仍存在着一些公民参与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宜采取以下对策加以完善: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完善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政府积极推动官方网站建设,加强其和民间反腐网站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网民非理性化的心态阻碍着网络反腐的正常化,网络管理的滞后阻碍着网络反腐的法制化,政府应对能力的不足导致网络反腐负面效应扩大,群体性的舆论力量影响司法的公正性。针对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上述风险,只有培育民众良性的反腐心态,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完善网络反腐的运行机制,增强政府的应对能力,才能使网络反腐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腐败治理工作成效是影响民众获得感的关键性所在,外部反腐成效如何具体影响和转化为民众反腐获得感,已成为亟需回答的现实命题。通过构建“反腐工作成效—民众反腐获得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实证数据对反腐工作成效与民众反腐获得感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腐败治理的“客观状况”对民众反腐获得感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加大反腐力度会对民众反腐获得感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差异化的廉洁价值观念更是会影响反腐工作的整体效应。而且,纵深推进反腐工作能够提升民众社会经济地位并改善民众的公平感知,有助于提升政府民生服务回应力,进而起到保障和增强民众反腐获得感的现实作用。因此,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民众反腐获得感,政府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以民众的实际需求为抓手,精准化反腐工作“供给”,保障民生事业有序开展,全面提升政府廉能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现今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网络建言献策、网络揭黑反腐、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及网络政治冷漠。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在应对网络政治参与中面临多重难题,比如政府信息透明度低、网络立法缺位、政府网站建设滞后、政府网络资源供给不足、政府网络监管失灵等。政府必须调整角色定位,做网络民意的倾听者,网络问政的参与者和网络民主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微博反腐的迅速兴起与发展,成为中国当前反腐方式的一个亮点,民间给予厚望,学界给予肯定和支持,政府积极回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反腐业绩。但是微博反腐也出现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如微博反腐举报信息缺乏科学性、微博反腐主体构成上的片面性、微博反腐语言的暴力性、微博反腐对司法公正的干扰性等,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侵害着社会机体和伤害着无辜受众。研究微博反腐的负效应和规范治理,对加强微博反腐舆论引导、提升网络道德建设、增进受众心理健康、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就包括对我国反腐事业的影响,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已经开始显现其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反腐的主体、作用、动因、困境、发展历程、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间网络反腐在揭露腐败、追踪腐败和推动查处腐败等方面凸显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负面现象,凸显了网络反腐的“双刃剑”性质。当前,民间网络反腐遇到了认知性、体制性、合法性、制度性和伦理性等五重困境。引导和规范民间网络反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培育网络政治素养、创新网络反腐领导体制、健全网络反腐工作机制、提升官方网络反腐成效、完善网络反腐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体制内反腐的重要补充力量,公民利用互联网成功使腐败官员落马的事件屡屡发生。而网络反腐事件的发生始于掌握涉腐信息的有关人员将相关信息在网上曝光,这种曝光行为对于网络反腐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痛恨腐败心理,一部分人还存在仇官心理,公民意识日益觉醒。在此社会心理基础上,引起涉腐信息掌握者通过互联网曝光有关信息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个人事业型、路见不平型、维权伸冤型、报复泄恨型、猎异好事型、内讧竞争型等六种型。而不同的心理动机将带来不同的反腐效果,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使之与我国既有的反腐败体系有效对接,从而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公权力产生于人民的授权,但公权力一旦独立,就有了自身利益,并且,公权力机关本身是由作为个体的人所组成的,这些具有"私欲"的个人也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具有腐败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而互联网是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反腐是传统反腐模式的一种弥补,民众的参与程度高。近年来,通过网络将贪腐案件曝光于阳光之下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网络反腐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网络反腐缺乏制度的保障,网民理性的缺失,以及网络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在网络反腐领域的地域性差异。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反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法治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根据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反腐败法治机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在于反腐败群推动反腐法治工作所投入的成本大大超过由此产生的收益,从而缺乏推动反腐法治工作之激励.因此,完善反腐败法治机制必须依循成本效益规律,在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注意加大腐败成本、提高反腐败收益.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思维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高维媒介,契合了民众反腐的快捷、低风险倾向,深刻地影响着反腐败制度设计。网络反腐利弊共存,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可知,某些社会结构中已有因素具有以下功能,主要包括提升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和能力,加强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提高发现和遏制腐败行为的效率,实现价值引导和促进廉洁自律等;而另外一些社会结构因素却可能导致网络反腐发生功能异化,即产生负功能,主要包括侵犯他人隐私权,恶意诽谤、打击报复他人,增加政府查处腐败的成本和难度等。基于上述思路,提出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反腐意识保护等措施,促进网络反腐正功能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