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检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农民的角度,实证分析了40-60岁农村农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农民对新农保信任程度越高、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越高、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积极;身体健康程度越好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消极。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青羊区广泛收集参保用人单位和个人对社保现状及政策的意见建议,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小微企业参保意愿不高、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能力不足、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参保续保意愿不强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成都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体人员缴费档次为7档,最低档每月745.2元,最高档每月372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5档,最低档为一次性趸交16547.4元,最高档为一次性趸交82738.8元。从近年来政策执行满意度调研情况来看,10.67%的人员不满意现行政策,认为养老保险缴纳费用过高,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纳负担较大。  相似文献   

3.
一、居民参保"低"的原因分析 截至2017年3月,通过四川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查询,平昌县选择100元缴费档次人员占缴费总人数93.22%.而选择3000元档次仅占1.99%.多数居民选择100元的缴费档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因如下. (一)缴费补贴与待遇发放相差巨大 从缴费补贴方面来看,选择100元至200元缴费档次,每年获得的缴费补贴总额为40元,缴费金额每增加100元,缴费补贴只增加5元.缴费金额翻了一番,而补贴金额只增长了12.5%.可见,因为成倍提高的缴费金额带来的是不成比例的低补贴增长,不能激励居民选择更高档次的缴费.  相似文献   

4.
一、持续缴费人数低情况分析及原因 近几年来,金堂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出现参保持续缴费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缴费档次不均衡,续保意识不强 2016全年参保缴费的88234人中,第一档次缴费的占24.3%,第二档次的占6.7%,第三档次的占30.4%,第四档次的占12.4%,第五档次的占26.2%.选择较低档次缴费的人员比例约为70%,社会保障能力比较弱.从全年缴费总人数来看,群众参保积极性不高,持续缴费和主动缴费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5.
<正>自7月起,河南省南阳市参加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将有所调整,每月最低缴费额提高到407.8元。按照有关规定,全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可由本人按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90%、100%、150%和200%五个档次自由选择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缴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江油市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至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共13个档次.在宣传办理居保业务时,虽然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许多群众仍然以经济困难等为由按最低标准100元缴费.2014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出台后,该市共有3400多人办理了居保转职保业务.此业务转移的年限从2009年新农保试点开始,需补缴7年居保和职保的差额,平均每年4000元以上,如果按最低缴费档次40%补费, 7年人均要补费3万元左右.通过观察发现,办理这项业务的群众十分踊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南充市率先整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保覆盖人数达290万人,其中参保缴费105万人,1至10月征收基金3.03亿元,为106万城乡老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7.04亿元。南充城乡居保稳步推进制度设计突出特点。南充城乡居保制度制定了梯度递增的进口补助方式,对选择100—3000元缴费档次的,缴费补  相似文献   

9.
张冉 《劳动世界》2020,(8):32-32
为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国务院于2019年提出养老保险缴费率高于16%的企业降低至16%。那么,当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时,会对工资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分析,得出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时能够减轻企业缴费负担,降低企业转嫁成本的意愿,进而提高工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准确地计算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关系到职工离退休后基本生活保障,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而且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鉴于目前各地区刚刚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水平偏低,而且多数地区还将最低工资分成若干档次。从最低工资标准占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看,最低的为35%,最高的为52%,全国平均水平约为41%,普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60%。如果按照个人帐户11%,基础养老金20%,缴费35年计算,当缴费工资基数为职工平均工资60%时,退休后养老金可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9条规定,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的稽核内容包括:(1)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2)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上半年当地统计部门公布了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后  相似文献   

12.
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通江县农保局按照劳动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的要求,对12个乡镇的1200户农民就是否希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愿意怎样缴费等问题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区分了子女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对父母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子女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特征,校内教育支出增加显著提高了父母劳动时间,且对父亲劳动时间的正向影响更大;而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等校外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母亲劳动时间,父亲劳动时间并无明显变化。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会使父母特别是母亲显著增加接送或陪护子女上辅导班等教育照料,同时母亲家务劳动减少和生育意愿降低。第三,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在子女性别和子女所处教育阶段方面存在异质性。当子女由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时,父亲会加大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增加教育照料,导致子女高中阶段的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第四,政府减免学费缓解了父亲校内教育支出经济压力,同时挤入效应使得校外教育支出提高了母亲劳动时间,子女学业成绩好能够缓解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建议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减少家庭教育焦虑和不必要的教育照料,在减轻教育负担鼓励生育的同时,把实现公共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知,东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存在很大差异,为剖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了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东部和非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入地为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劳动参与主要受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家庭收入以及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影响,老家是否有老人需赡养不显著;而流入地为非东部地区除了户口性质这一变量对该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老家是否有老人赡养这两个变量在不同流入地,其作用方向相反,文章尝试对此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耿诗淼 《劳动世界》2017,(23):27-28
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某高校女职工的二孩生育选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女职工整体二孩生育意愿偏低,选择一孩的人仍为多数.就影响因素而言,高校女职工的二孩生育选择主要受工作岗位性质、是否有赡养老人的压力、丈夫及父母和公婆是否支持生育二孩、父母或公婆能否在生育二孩后提供照料以及高校系统中科研、教学等绩效考核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自身健康状况等没有显著关系.在生育二孩的性别选择方面,高校女职工没有呈现明显性别偏向.  相似文献   

16.
巴中市巴州区是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区,现辖23个乡镇、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7万,其中农业人口53.1万.截至目前,全区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共计151022人,征收个人缴费4604.46万元,享受待遇9.5万人,发放养老金12833.11万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政策宣传的深度不够.据统计,适龄人员中90%中青年居民根本没有考虑养老问题,45-59周岁人员参保率也不足80%.参保缴费人员选择100至300低缴费档次的占90%.主要原因是政策宣传不力,频繁变动的基层协办员对政策把握不准,讲解不透,致使辖区内居民对优惠政策理解不深.重复参保问题突出.据统计,巴州区约有15万人在外务工,有的在务工地已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时又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由于参保信息没有全国共享,导致外出务工人员重复参保.还有涉及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被征地农民3万余人,其中也存在重复参保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通江县城乡居民参保现状 截至2016年底,通江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8.48万人,占应覆盖人数29.53万人的96.5%.其中,参保缴费人数达13.08万人,已有10.7万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不过,缴费人数增长较为缓慢,扩面压力日益凸显.整体来说,人均缴费和月领取养老金都有所上升但水平仍较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成都市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从2004年开始,成都市初步构建了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定了按城镇人口安置的方法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一是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是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费(其中个人承担8%);二是缴纳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征地农民个人、当地政府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9.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父代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重要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高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同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并运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将收入差距分解为受教育水平、经验及工作类型等因素影响的特征差异和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差异两部分。结果显示,不论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还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收入的高低主要由自身的特征决定,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特征差异,回报差异只在低分位点处产生影响,由此得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