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指大学最后一学年的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和工作。高校毕业生劳动就业除了构成传统劳动关系外,还可以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高校毕业生创业涉及劳动法的分类适用,需从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多元化的法律关系及其调整模式,以及社会保险机制和立法体系的健全等方面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劳动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国平  孙洋 《劳动世界》2013,(10):139-140
搞要:时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在校大学生去校外兼职以增加自身实践经验的现象日益普遍。但是,由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大学生兼职行为规定明确的保护措施,使得一些企业大量招用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劳动,以降低用工成本,牟取高额利润。实践中兼职大学生们的劳动权益往往受到侵害。同时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应赋予兼职大学生劳动者身份,并向其纳入非全日制用工的用工形式加以保护,以促进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2年度,学界对劳动法的研究,涉及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基准法、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家政工的保护、反就业歧视、解雇保护法、集体劳动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方面。总体上看,研究更加深入,选题更具针对性,观点鲜明且有创新,研究的视域更加开阔,问题意识更强。但同时也存在对法律实施状况的关注较少、集体劳动法尚显薄弱、重大理论创新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静  林应安 《劳动世界》2016,(11):24-25
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才能实现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三严三实”的要求就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科学的“顶层设计”,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指明了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前进方向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实施20年后的今天,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法制建设面临着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继续制定单项劳动立法(如劳动条件基准法),还是全面修改《劳动法》。本文认为,《劳动法》的完善,仅仅通过单项劳动立法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新生弱势群体,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社会稳定发展。纵观劳动法发展历史,制定劳动法的出发点是为了使社会中每一个劳动成员都能切实享受到因劳动而获得的基本权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从劳动法自身语境出发,践行劳动法的特质,不仅要保护劳动生活中每一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要通过法律对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基本权益予以特殊保护。当代劳动法所体现的正义价值是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理基础,劳动法的法律规制亦是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制前提,农民工基本权益保障则是社会主义国家践行法治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秦梓瀚 《劳动世界》2014,(2):166-167
本文以劳动法学科的视角,分析了目前大学在校生实习、兼职的现状及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之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劳动法》之颁布起算,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已经蹒跚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其体系化与科学化的反思已然成行。此时,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理性开拓,与立足于法律内部"固有逻辑"的审思与筛选,当为今后立法发展的主流,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之构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处理法基本框架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劳科所课题组于2005年10月完成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又就立法框架问题和内容展开了继续研究。本刊将初步研究成果刊发,供关心这一问题的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劳动法》执行大于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中国劳动》2005,(2):17-18
10年来,<劳动法>极其有效地推动了劳动关系市场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调整和规范,新型劳动制度、劳动法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保证.以法定最低劳动标准与契约自由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和调整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既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关系弱势一方--劳动者的权益,为职工组织起来建立工会和通过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证,也为劳动关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10年来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调整手段还远远不够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还与现实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法律体系建设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刘俊 《中国劳动》2007,(5):17-19
事实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产生,与《劳动法》第19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密切相关。尽管《劳动法》对此未明确规定,但随着学界将法条中的“应当”理解为“必须”、将书面形式理解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及原劳动部若干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的不断重复,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中常见概念之一。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任何劳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一直是立法的重点,《劳动合同法》对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既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对目前企业选择用工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用工形式进行大致梳理,就劳动法对个别劳动关系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辨析,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英国劳动法限制解雇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开始逐步确立对劳动者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原则,对雇主的解雇行为进行限制。英国劳动法的限制解雇制度体现为对不正当解雇(w r o n g f u ldismissal)和不公平解雇(unfairdismissal)进行规制两个方面。本文拟对英国限制解雇制度做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劳动法的限制解雇制度有所启迪。英国劳动法限制解雇制度的演变习惯法上的限制不正当解雇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的雇用关系被视为私法的契约关系,与此相适应,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成为英国习惯法对解雇问题进行限制的基础,也是习惯法法院对待解雇问题的基本做…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法外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心全 《中国劳动》2007,(11):25-26
2007年6月29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体现在第23条、第24条、第90条所设立的竞业限制条款中。但是,由于这些规定较为粗疏,需要对其进行法条之外的解读,以便司法实践中切中肯綮地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19.
郭文龙 《中国劳动》2005,(12):14-15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