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153-158
以国家首批公布的646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和空间结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传统村落在省际、区际和族际中的分布概况。研究表明,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形成了五大聚集区,呈现出东南数量多、西部数量少,东部汉族村落多、西部民族村落多的总体特征。中国自然地理的客观实际、人口的分布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积淀程度与传统村落评审认定细则等方面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以聚集态为主、分散态为辅,且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主要集中于西南、华东、华中片区。本研究从地形、坡向、河流、社会经济、交通等空间分布影响要素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系统的视角提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统筹-分类-协作保护方案,即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加强政府主导的宏观统筹,做好结合地域与民族特征的分类、构建多方协同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结合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选取最邻近距离、地理集中化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模型,揭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遗产的最邻近点指数R=0.64<1,表明这些村落趋向于集聚分布,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湖南省的传统村落在14个市州地理区域分布的空间基尼系数G=0.3,表明其在各市州分布不均衡。核密度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3个明显的集聚区,分别为怀化、湘西—张家界,以及永州—郴州地区,这3个集聚区拥有全省近80%的传统村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特征的主导因素。另外,土地开发强度∩公路密度、人均GDP∩公路密度以及公路密度∩距水系距离对这种空间分异现象具有较强解释力,表明这种空间分异是各种影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6.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111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Arc 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Excel的数据处理工具,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探讨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凝聚分布,形成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两个高密度区.外在因素方面,山区带来的空间阻隔效应、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分别是维持传统村落生存和导致传统村落消亡的主导因素;内在因素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选址、演变和延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结构分布规律,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指标”(最邻近点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评价模型来测算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凝聚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村落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从时间上看各区域间传统村落分布逐渐趋于均匀,但从空间上看市级区域间分布仍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和安庆4个地级市内;2012—2019年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山区两个高密度区。研究认为,在自然因素上,相对闭塞的环境、险要的地势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维系传统村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文因素上,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交通、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影响传统村落的选址和传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当务之急。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并引入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文化生态学思想,对胶东经济圈不同等级、不同批次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胶东经济圈传统村落呈显著集聚型分布,在烟台、威海两市和潍坊市西部分别形成倾斜“T”字型和“L”字型集中连片分布带。从市域和县域尺度看,传统村落呈集中分布,分布不均衡;2)胶东经济圈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遗产资源与距行政边界距离是其主要驱动因子。传统村落总体呈现低海拔、低坡度、向阳坡、沿河流指向,集中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低、交通闭塞、文旅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以羌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聚落与传统村落关系的梳理,明晰传统村落是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羌族传统村落概念的辨析,探究羌族传统村落入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的情况及其分布,概括羌族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羌族传统村落相对集中,呈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主要沿河流一线展开,干流密集支流稀疏,海拔上具有“高密低疏”的垂直分布特征。从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上看,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数量不多、范围较小、职能单一、规模不大,与人口密度呈正比,村落之间联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山地丘陵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吴垭石头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垭石头村的传统村落文化具有建筑的乡土性、中原农耕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村落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性和传统村落文化要素的完整性等特点,因而使吴垭石头村成为认识和理解豫西南传统村落文化的标本。旅游开发是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开发中要遵循保护古村落建筑原生底本、景观完整性和利益分配公平原则,并采用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户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1-85
粮食生产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粮食作物的品种、季节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市场需求、粮食价格、国家政策、生产技术等是影响河南粮食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完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是优化河南粮食生产结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境内赣江、抚河、修水、饶河、信江五大水系是串联江西各地以及周边地区并连接与中原核心的交通系统,其流域边界与省域边界高度重合.文章以五大水系流域内的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提取自然环境、形态肌理、建筑、社会文化四个层面12项特征因素对五大水系流域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五大水系流域内的传统村落共性和差异性特征,探索其背后深层次的自然、人文因素,为五大水系流域内传统村落的区域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129-1134
传统村落作为乡愁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建筑特色的集中体现。以山西不同县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和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测算山西传统村落空间自相关、生成传统村落冷热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山西传统村落在县域基础上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793,表明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结合Getis-Ord Gi*值产生的冷热区图,晋城市下辖陵川县、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连片区以及阳泉市郊区构成了山西传统村落的热点集聚区。通过空间分析,揭示山西传统村落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山西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特点,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设计、寻找因地制宜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