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8月16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青年创业调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劳动科学研究所郑东亮所长、王俊舫副所长及部分研究人员,江苏、福建、重庆、贵州、陕西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代表,以及宜信公司相关人员。2015年,为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更好地引领和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宜信公司在全国7个省份开展了青年创业调查,发布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12月19日,以"金融助力、创新引领"为主题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2016)》发布会暨青年创业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下称"劳科所")与宜信公司联合主办,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创业服务组织、企业界以及主流媒体的嘉宾、代表出席了会议。劳科所所长郑东亮、宜信公司总裁唐宁致开幕辞,劳科所鲍春雷博士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对报告进行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2016年4月12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宜信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在京发布。报告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重点了解青年创业群体的创业现状,并对不同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行为进行比较,是迄今为止较全面反映青年创业状况的报告。本期特稿将刊登此份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王文铎副司长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杨伟国院长对报告的分析和点评,以期使更多读者了解和关注青年创业。  相似文献   

4.
7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举行劳动保障科研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以此来纪念该所成立30周年。会议由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主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出席研讨会,并就推动劳动保障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希望。邱小平在讲话中首先代表部党组充分肯定了劳科所30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绩。他说,劳科所是人社部最早成立的科研机构之一,伴随改革开放的30年来,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把握大局,服务中心,突出重点,形成合力"的劳动保障科研工作指导思想和"出成果、出人才"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输、输得起,现在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即使失败了还有机会从头再来.青年是各类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创业实际现状如何,前景是否乐观,还面临哪些困难与诉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调查范围覆盖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7省20市,在4000余份调查问卷数据基础上,结合相关调研访问,对当前我国青年创业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CTG中国(劳务用工)就业指数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统计处处长桑助来、易才集团企业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德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唐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唐鑛  相似文献   

7.
8月6日,《中国劳动》杂志社在银川召开了理事座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王俊舫副所长出席会议并介绍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的工作重点及政策动态。《中国劳动》杂志社高亚男副主编主持会议,并就《中国劳动》杂志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与会理事代表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8.
《中国劳动》2012,(3):65
莫荣,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劳动学会企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劳动》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教授,首都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劳动》杂志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刊物。2016年底,按照部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求,为提高《中国劳动》杂志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影响力,经院务会讨论决定,将《中国劳动》半月刊改为月刊,专注于学术性与理论研究性文章,为劳动保障制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框架协议,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与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劳动世界的未来国际研讨会(2019)"将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主题]中国劳动世界的未来[会议选题]议题1:新就业形态与社会保护议题2:人口结构变化与青年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