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以客户交易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单元的全面升级,商业银行交易银行正面临着商业模式的选择。传统体制下,交易银行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分散性、非平台化等特征,不利于或不支撑客户交易的全部过程,在互联网金融爆发性成长和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大背景下,交易银行商业模式迫切需要变革和创新。创新交易银行的商业模式,必须对商业模式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度研究和精确了解,必须根据交易行为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对交易银行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客观的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综合商业模式最新特点、交易行为最新要求、西方商业银行打造交易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交易银行核心竞争力目标,以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作为顶层设计的环境,构建中国商业银行交易银行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5,(5):97-104
公司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目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实现转型升级,打造交易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升级重要出路日趋共识,但目前各行交易银行对发展环境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其商业模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交易银行要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特别是国家新型的发展战略部署、监管导向、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因素对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全面影响;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实现资源整合最优化、适应客户交易化、管理效率最高化、经营收益最大化、风险控制最低化。必须结合转型目标,紧紧围绕客户的交易目标、交易行为、交易风险、交易需求、交易区域、交易成果等全流程,来设计交易银行的核算体系、组织结构体系、客户体系、产品体系、风控体系等,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工具,站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对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基础业务,根据发展趋势来整合资源、跨界经营、培养人才、创新产品,以提升交易银行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发展电子银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银行业受到电子银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电子银行具有成本低、规模效益和全方位服务等许多优势。本文在分析电子银行上述优势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具备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的有利条件 ,电子银行将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商业银行上市是银行募集资本金 ,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更好地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提高我国银行素质的有效途径。指出为保证实现这一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择 ,应在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质量、健全金融法规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不同混业经营模式形成所必需的制度条件来看,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配置的缺陷,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解决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我们建立了政策性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屡屡“违规”参与商业银行普通业务的竞争,也就是一些人说的“政策性银行变质”现象引起了我们对它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基于互联网交易的虚拟企业成因与类型的基础上,通过与实体虚拟企业的对比实证研究,提出一套基于互联网交易的虚拟企业组建模型,通过运用多种体系模型,对虚拟企业组建因子的系统分析,发掘虚拟企业组建的本质所在,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对基于互联网交易的虚拟企业进一步研究做拓展性铺垫。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出现,其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一方面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促使新的产业产生。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相结合,使互联网银行的全部业务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提出挑战,为未来银行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针对互联网银行提供业务有限、信用数据有效性和账户安全等级低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对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外已有相关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能力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战略选择,探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和路径选择。基于现实复杂的商业模式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要素模型,包括业务模块--产品价值模式、战略模式、市场模式;运作模块--营销策略、管理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盈利模块--资本运作模式、成本模式、营收模式等三大模块、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给电信业带了的新的发展机会,为移动增值业务创造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其业务的优势在于个性化、实用化和灵活性。针对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实例举证及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寻找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提出了六种可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以及人们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MID等)的大量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为移动增值业务创造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即“终端+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软件服务化”商业模式、广告商业模式、电信与广电双网运营商业模式、FON类商业模式、传统移动增值商业模式等六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成为多渠道零售商.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中,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多渠道零售商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Osterwalder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理论,从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核心资源、伙伴关系、客户关系和渠道通路等九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全渠道商业模式的构成内容,并以苏宁的全渠道商业模式创新为例,提出构建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树立“一个中心(消费者)、服务两翼(商业伙伴和客户)和提升三项能力(物联网连接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全渠道融合能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通过对大量有关商业模式的理论比较研究,在对商业模式内部要素与其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进行构建。商业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对企业自身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急剧扩张.2013年以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使得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监管成为焦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突出的特征.互联网金融一方面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金融业态和市场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当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搜集与监测分析,完善市场机制.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5.
商业模式创新是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从价值角度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分成三类九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最后指出了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许多人都在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而当个人或企业通过不断试验、研究,创造出一种新模式后,随即就有许多跟随者仿效,这使创新者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进行保护。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概念的介绍,以及当前我国商业模式保护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及跨国银行全球战略的实施,加剧了跨国银行并购浪潮的兴起.因此伴随我国银行业的逐步放开,研究探讨银行并购浪潮所带来得的冲击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这里分别从政府和银行两个不同层面,就政府有计划、有选择、有步骤地引入和加强金融监管、健全并购规范和向本国银行提供财政支持,以及银行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发展自身特质和核心竞争力,及建立战略联盟以增强竞争抗衡能力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价值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模式不断受到理论界和商业实践者的重视,但是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对商业模式设计的研究更是少见。从价值角度指出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提出基于价值的商业模式设计模型,指出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包括价值发现、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配置、价值管理、价值实现6个价值要素以及核心能力、价值网络和资源整合3个机制要素。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互联网络交易中税收法律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对网络交易进行征税并逐步建立、完善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制度。因此我国可以在网络交易中以基于消费者的税收管辖权模式,来达到对网络交易课税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