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纯形式、形象化、情感化、观念化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认为各种音乐欣赏方式都是为了寻求音乐的美,都是获得审美感受的一种途径.文章力求从理论上开阔视野,使人们对音乐艺术有一个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音乐在非裔黑人族群中非常重要,常常是黑人谋生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非裔音乐文化在民族意识的引导下不断觉醒,并尝试着创造性地发展族裔音乐文化的独特优势,与其他先进文化互动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非裔音乐文化观察世界,理解社会的特有方式,但它绝不是主流文化的花边装饰,而是原始的、赋予情调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3.
巴扬作为一种和声乐器,其演奏是客观而精细的。而任何乐器表达音乐都是想将其技巧与对音乐的理解作趋于完美的结合,其中正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思维做这个支点。立足这个支点,寻其音乐作品的表现规律,以演奏技巧的科学化训练为核心,来加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超越纯技能的作业层面,来将音乐作品诠释的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4.
释义学音乐哲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释义学音乐哲学是当代西方相当有影响力的一支音乐哲学流派。本文对释义学音乐哲学关注的问题,释义学音乐的哲学意义及存在方式.释义学音乐哲学对音乐的理解与解释进行了探讨,对于我们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将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直附着在西方哲学层面上的诠释学 ,有其特定的哲学含义。音乐文本是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形式的文本。对它的诠释 ,既不存在唯一合理性 ,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它是不能穷尽的历史过程。对音乐文本的理解 ,重要的是音乐文本背后的问题。只有把对音乐文本的理解看成是对自己问题的答复时 ,才算合理有效地诠释了音乐文本  相似文献   

6.
人是音乐的主体,音乐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音乐而存在;音乐是人学,它是以活生生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从而探寻和追问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沟通音乐和人的是情感,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核心,也是音乐本体的动态形式的内在规定。总之,音乐展现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音乐中隐藏着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通过优美的乐音来表达感觉心灵状态的艺术。音乐审美感觉作为认知和把握审美对象的基本方式,在音乐欣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良好的审美感觉是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基础,没有审美感觉,就不可能感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论著《美学》中将音乐视为浪漫型艺术,主体性作为其阐释音乐的视域。基于对整体艺术的意义及其表达这一本质属性的考察,音乐突出表现出艺术本质的主体性特征。音乐的内在意义及其表达存在于内心生活,基于这一前提,文章通过论证音乐朝向性格描写以及纯粹声响构成两种偏离理想原则的发展方向,提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及其表达只有在两者趋于平衡的理想音乐中得以实现,其辩证地发展过程将成为理解与阐释音乐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影音乐美学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历史梳理,论述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人类的情感是表现音乐的源泉,音乐能给人们心灵以最深刻的情绪与情感变化体验;人类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也是其获得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电影音乐是通过影视艺术音画结合的途径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和体验内心情绪及情感变化,在实现自我确证的同时,也实现了画面与音乐所表达情感的相互确证。因此,这也使电影音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更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处在1927-1934年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苏区,为了适应革命宣传工作的需要,发动、组织群众及文艺工作者,探索出采用民间音乐曲调形态编创革命歌曲进行革命宣传的方式。这种运用旧瓶装新酒方式编创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的革命歌曲的做法,成为红军时期最活跃、最普及的文艺活动。但是在苏区音乐发展中,存在着简单化、艺术性弱的局限性,这对革命音乐的发展创新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表现与其他事物一样,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把一首歌真正唱好,必须对歌曲进行不同方面的艺术处理,把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理解歌词的表达内涵,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进行正确的换气,培养歌唱的修养,锻炼歌唱的心理,恰当地选择歌曲结束时的终止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从音乐本身出发,从琵琶音乐语言和琵琶音乐表达的技术手段两方面对琵琶音乐语言的表现力作出作者自身的理解.琵琶音乐语言的表现力是多元性的,可以从琵琶音乐语言特性的界定以及琵琶音乐表达的技术手段来了解.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指出音乐与科学在创造性及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等方面的共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已成为艺术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例证和焦点内容。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阐释,对于深入研究"音乐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新兴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教育理念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关注过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内在契合性。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契合性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从而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电脑音乐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不当理解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电脑音乐系统应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并对其运用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对电脑音乐系统应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讨论,为构建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平台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联想所获得的可以感知的形象。音乐的情感体验体现在对音乐表达形式的理解和认知中,这种对音乐表达形式的理解与认知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的音乐感受由音乐快感阶段提高到音乐审美阶段,进而在有声语言创作上,由最初的感性阶段进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高级阶段。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不能与音乐绝缘,音乐情感体验对播音员、主持人创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播音与主持是充满魅力的情感沟通艺术,其教学需要借助音乐通过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教育应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其音乐价值、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中存在着丰富的音乐思想,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必须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应把《吕氏春秋》的整体内容纳入音乐思想研究,全面把握其天人结构、音乐史论、音乐人文三个层次;二是在理解《吕氏春秋》音乐思想的历史意义时,应把握好其音乐存在的非独立性和音乐追求的人间进取性。  相似文献   

19.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被称为“器乐的形而上学”,它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特 别是贝多芬看作为“浪漫主义的典范”。作为一种音乐美学现象,在它渗透到 浪漫主义音乐写作的技法与形式之前,是以一种接受方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音乐技术论     
本文通过对音乐技术的定位和对音乐技术美学、音乐技术与音乐表达、音乐技术的当下话语、音乐技术的异化诸问题的论述,以新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技术,力求把握音乐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以利于音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