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中国作家莫言和德国作家赫塔·米勒都以自己的乡土经验为主要创作源泉,大力开掘各自故土负载的历史创伤和苦难记忆,借助彼此迥异而强度相似的美学想象,构建出了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的文学空间.他们的乡土叙事无疑包含了一定的政治批判,但其魅力所在却是对残酷历史境遇中人类存在体验的特殊美学表达,其中折射出了文学自身对现实压迫和精神困境的反抗力量.他们书写的乡土图景从内容到形式都瓦解了19、20世纪的浪漫想象和革命叙事,对立于以城市诗学为表征的现代文明及现代美学,表现出对文明与野蛮交错的复杂人性的重新探问.在丰富多元的世界文学中,两位作家恰恰依仗经他们美学改造而意蕴深厚的乡土经验占有了特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主义诗歌包含了用"现代"提升"传统",用"传统"拓展"现代"的努力,表现出从"边缘"切入来达到民族性的新境界的走向.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马华新生代作家在激烈的"断奶论"中使传统走向一种开放的生命历程,在"母体性"和"超越性"的冲突中完成着马华民族性的提升.这两个文学事例说明了,传统的现代性转换机制往往建立于两种"对峙"价值互补互动的过程中,而从文学的艺术本性出发,才能真正沟通传统和现代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林幸谦 《学术月刊》2013,(4):102-110
台湾当代海外作家的"离散"(diaspora)文学书写,将现代中国人集体流放现象再现为一种标记远离乡土的文化符号,体现较为特出的离散叙述和流放语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台湾新一代知识分子大量到美国留学而后居留下来成为知名作家。他们身在异乡心怀故土,形成了新大陆上的离散文学作家群体,表现了丰富的怀乡和复杂的原乡情感。不论出生于大陆与否,这些作家在乡土的追思中体现了矛盾的认同意识与离散语境,在关注历史、文化与政治等变动之余,也对民族文化的命运表现了强烈的关怀与忧虑。他们身处故乡与异乡之间,书写复杂的原乡情怀,表现出隐性或显性的离散与自我放逐情感。这些海外作家的离散情意结,也代表了海外孤儿追思大陆故土与台湾家园的乡土文化情怀。他们将中华民族集体离散的文化现象再现为独一无二的文学符号,构成台湾离散文学的主题和丰富的寓意。  相似文献   

4.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在大陆文学史中的代表林海音,其人其作品一直是大陆方面于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林海音人文价位评价是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窗口。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时间叙述,特有的空间意识,使她们最早开始建构自己的第二故乡.丈章分析该时期迁台女作家的散文和小说的在地化书写,分析女作家们如何藉由台湾人事物的叙述体现的"家台湾"意识和"台湾新故乡"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台湾文学现代性研究框架注意到了传统的现代转化、殖民支配和本土性书写等维度,提示许多有益的思路;叶荣钟一系的汉诗写作,则在政治与文化的共生等方面呈现了自身展开的独特进路,并揭示历史和精神进展的内在动力。就此而言,叶荣钟等人的汉诗政治,有助于激发对台湾文学现代性问题的重新理解:首先,他以其汉诗实践超越了新旧文学的纠葛及自身思维中的紧张;其次,他的汉诗史观凸显一种批评的精神,勾勒了台湾汉诗的两种政治;再次,他的汉诗政治,以汉诗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共振拓展了反殖民的空间,并在对“文”的执着中试图完成精神上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与现代派分庭抗礼的是乡土派文学。由尉天聪、陈映真等创办的《文学季刊》,对六十年代文学的现代主义和现实感的丧失进行了批评,并表现出描写台湾现实的志向。其理论与吴浊流、钟肇政等人的创作相呼应。到了七十年代,乡土派成为文坛主流。乡土派作品从台湾本土人民的现实生活出家,以台湾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民族主义为统帅,主张文学的民族性与社会性。主要作家还有王拓、李乔、黄天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30年代的短短几年间,纽约知识分子的热情从最初的无产阶级文学转向了现代主义文学.这种转向并不表示他们原先谋求“激进传统与现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和谐”的理想是错了,相反,他们只是针对动荡的政治局势作了逐步的调整,将自己与现代主义连在了一起:尽管捍卫现代主义文学,但他们还是要求一定程度地参与政治.后来,由于文学运动内部问题与矛盾的出现以及日后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机构化进程,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学运动到20世纪50年代逐渐走向衰微.文章以《党派评论》主编菲利普·拉夫为主线透视这一段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9.
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顾自台湾光复以来台湾文学的历程,发觉它自始至终都是以摒弃父权宰制、追求女性独立自主为宗旨,并且伴随着台湾的社会进步和都市化进程,以及妇女运动的进展,不断发展、演变,愈益深化、成熟。特别是自1950年代开始,虽然海峡两岸隔海分治,但绵延于斯的台湾乡土作家,他们一代又一代,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台湾留学生文学滥觞于 2 0世纪 6 0年代留学美国的台湾留学生 ,他们大都经历了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再到美国的人生旅途。前所未有的心灵深度体验和异域生活的陌生 ,构筑了台湾留学生文学丰富的主题涵纳 :除了沉重的乡愁悲歌和苍凉的历史感喟之外 ,还具有某种原乡性旨归。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学正在发生非西方转向。这是世界文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全球文明重心东移的结果。反殖民化和全球化使非西方文学史经历了国有化和世界化的历史进程。世界文学研究新范式主要包括:认为世界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观察视角,以西方视角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文学观因其研究视野狭窄已逐渐丧失活力;从非西方视角出发导致了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的非西方转向,多中心的非西方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引擎;世界文学非经典集合而是流通和阅读模式,视角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学图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1950年代中期召开的亚洲作家会议,体现了非西方国家在全球体系建立之后的世界文学格局中建构世界文学新观念的理论自觉,非西方国家第一次以世界文学史的主体而非客体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文学观念的建构中。中国因其古老丰厚的文学传统及在反殖民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世界文学的非西方转向中具有引领作用,彰显了独特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土作为自古有之的文学母题,从不曾自外于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但台湾1990年代以来的新乡土小说的评价标准却有待翻新和重建。本文通过对新乡土小说代表作家甘耀明的《杀鬼》之评析,看取两方面的新质:从叙事方面以想象历史反映当前台湾社会政治文化迷思;从艺术方面通过魔幻写实手法丰富乡土书写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台湾文艺>、<笠诗刊>等系列文艺期刊,刊登过大量的台湾乡土文学作品,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文学的"中坚力量",显示了乡土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在台湾文化场域的共谋关系.乡土文学的出现改变了当时充斥在台湾文坛的浮夸之风,恢复了台湾本身原有的新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战后20年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华 《文史哲》2004,(5):62-68
以"战时8年文学"和"战后20年文学"的思路替代以往的"40年代文学"和"17年文学"的思路,能立足于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打通原先被分割成"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两种时期"文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战后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背景下,1945年至6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学,构成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学各有其流变脉络,战后香港文学在意识形态对峙中开始其文化个性和文学品格的寻求,战后台湾文学突破国民党政治高压,在文学思潮引发的文学传承和转换、创作多元典律的构建等方面呈现出影响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重要走脉,战后中国内地文学则开始了原旨意义的延安文学理想和激进实践的延安文学理想间的复杂纠结。这些流变恰恰呈现出战后中国文学的共同性,并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进入"民族新文学的自觉自立"前的过渡时期,其蕴含的丰富课题及其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分合有致的多元格局;所提供的文学范式,则包含着民族新文学面临政治困境、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作出各种应对的历史经验。这种视野中的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其丰富性和历史传承性,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整合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文学有关中国的书写甚少,究其原因与当时的冷战时局不无关系.考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战时和战后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因素,通过对比战时文学"现时的敌对"和战后文学的"苦难的20世纪""记忆中的盛唐",可以解读五六十年代韩国作家的中国认识.即拥有璀璨文明的古代中国——尤其是唐朝,在韩国作家的中国认识里作为"理想国度"的记忆得到书写;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韩国是同样饱受外敌之扰的苦难国家,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却被置于冷战的对立方,被描写为朝鲜军队的"帮凶".  相似文献   

16.
凡是深入研究过台湾当代文学发展的人们,都不难发现,光复后至70年代的台湾文学史,具有鲜明的阶段性: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基于政权的考虑,奉行"政治挂帅"与"经济挂帅"并举的路线,致使反共、怀乡文学应运而生,一度占据台湾文坛;60年代,台湾经济上逐步开放,政治上则加紧控制,西化风潮席卷全岛,使现代主义文学得以流行并一度取代反共、怀乡文学而成为主流;70年代,由于国际重大政治事件的冲击,加之开放带来的过分西化使台湾多数人不能适应,岛内民族主义热潮空前高涨,本土运动层出不穷,因而使沉寂多时的乡土文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末的乡土文学论战后走过了20年历程的台湾文学,和整个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一起,即将跨入21世纪。笔者虽非预言家,但从本世纪最后20年、特别是近年来台湾文学的变化看,或许也能试着勾勒出台湾文学在跨越世纪时,其发展的大致轮廓和趋向。首先从政治层面看,“政治文学”的崛起是近20年台湾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它使台湾文学赫然增加其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在80年代以前的“威权时代”,台湾虽然有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作品,但实际上并没有以国民党专制统治为直接批判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学”。80年代后,所…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的香港关注--以余光中、施叔青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后台湾与香港两地文学的互相影响,通过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和人员交流予以实现.先后于70年代移居香港的余光中和施叔青,他们跨文化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视野,使他们在香港这座跨文化的国际城市中取得优异的创作成就,成为两地文学结缘的代表.余光中以儒家入世的志士心怀和仁者心肠为中国文化造像和替中国坎坷多难的现实怀忧;施叔青则以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来诠释香港独立的女性人生和百余年被殖民的历史.他们来自台湾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经验,融入香港生活的描写中而获得新的香港经验,对他们返回台湾后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当代文学三个时段——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初的文学文本为依据,分析了乡土社会无法避免的瓦解进程。在这一现代化转化进程中,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从不同侧面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然性。变动中的农民群体逐步抛离乡土世界心路历程,直至今天,游离于城乡之间的农民漂移者所遭遇的苦闷、焦虑和失落还在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0.
乡土小说是 2 0世纪 2 0年代中国文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 ,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恋乡心结是 2 0年代乡土小说产生的重要根据 ,乡土作家们以一种深意的笔触去营造乡村世界 ,他们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边缘人”、乡村羁旅者。强固的乡土文化心理积淀与陌生的病态的城市生活体验 ,使他们的灵魂游离都市 ,漂泊于乡野大地。他们在创作中去精神还乡 ,去参与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可以说乡土成为 2 0年代乡土作家创作的不可抵御的永恒诱惑 ,从而促成了2 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