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要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试就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方式、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特点,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人类社会是自我发展着的社会有机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发生分化.按照人们的不同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不同的手段,我们大致可以把社会生活分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等领域.社会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系统,是人们利用精神生活资料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大家知道,通过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活动,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通过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态需要本质是指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和谐关系的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二重性特征。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基础,也是人实现发展的条件,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的现实途径,对于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将区域乡村打造成旅游景区供人们参观游玩,让游客的身心得到放松,在游玩过程中感受惬意,同时也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让更多人选择留在家乡,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发展区域乡村旅游中要与农村生态文明达到一个平衡点,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文章主要对区域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将新农村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作为战略定位,探讨适合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精神需要     
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日益表现出享受精神产品和从事精神生产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条件日益增多和日趋完备。因此,研究精神需要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就精神需要及其有关的问题,谈些拙见,以供商酌。  相似文献   

5.
孟东方 《西部论坛》2021,31(3):44-56
高品质生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充分平衡发展条件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共享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基于"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度"3个维度构建高品质生活的居民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居民的抽样调查分...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现实生活由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基本领域构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出来。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有赖于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的提高。物质生产为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文化生产为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能离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主要形式或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体现文化生产的使命,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根本目的。因此,构建文化生活与文化产业的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生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文化产业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活动是人的物质生产与交流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获利和计算是经济活动的本质所在,对人的关注和道德的考量必须以其精神的力量贯穿于经济活动之中。除此之外,任何单纯技术上的道德处理,只能是乏力的、苍白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资源型城市不能再以资源开发的不节制和资源的浪费求得经济总量的增长,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精神产品,即物质产品的对称。整个人类的生活,从总体上讲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一是精神生活。如果从产品的用途上把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产品称为物质产品的话,同样地,亦可把满足人们整个精神生活需要的产品称为精神产品。如书  相似文献   

10.
滕色鲜 《学术论坛》2001,(Z1):87-89
一、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保证 1.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小康建设的内在要求.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包括精神方面的需要,这是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哪怕是在原始社会,人们在获取食物之后,也会三五成群地翩翩起舞,或敲击石块,呀呀呼叫,以取其乐.一般而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越发展,精神生活所占比重越高.在尚未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偏重于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所占比重极小.而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精神生活所占比重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比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比较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精神生活消费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解决了人类众多的、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和不计后果的前进,也给人类增添了很多的痛苦和困扰。从这一点上出发,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偏离了其实质。科学技术应该为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这种全面的发展不仅是在物质生活上要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要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要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技术应从人类的根本出发,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更好地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不是反过来主导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已越来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它规定着在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时,决不能局限于物质消费,同时应该认真研究精神文化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努力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即使在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做得更好,这不能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已经…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确立生产力标准的最基本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生产力不仅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而且是人类社会自我改造的力量,它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与现时代的人们不一样,马克思对作为生产力中心的人始终给予足够的重视,他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人作为生产力主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是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主体,而且根本在于:人的发展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是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和实现人的主体本质的手段。在创造外在财富的过程中,人的个性、才能及各种主体本质都得到发挥和发展。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才强调说:“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可见,生产力是一个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在改造自然中实现和发展人的主体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量则不断在增加.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而生产服务的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又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21世纪产业扩张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若干方面,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若干方面,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论《远离尘嚣》的生态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离尘嚣>中的自然是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立足的根基和心灵的栖息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途径,只有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理解自然、敬畏生命,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而生态和谐的根本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和谐,即人自身理智与情感的平衡、物质追求的简单化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化以及利他化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探讨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认为人类日益广泛深入的实践创造活动是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根本途径。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9.
所谓精神消费它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主要体现为文化需要)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其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交往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接受和吸收各种精神产品来满足自身各方面精神需要的精神性活动。精神消费无论是采取个体形式如个人阅读、看电视;或采取群体的形式,如群众文娱活动,知识比赛等,其消费对象都是观念性的产品或知识劳务,这是精神消费与物资消费的根本区别点。精神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制度的形态。反映该社会所固有的社会矛盾。但是,如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一样,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20.
生态农业是青海大开发的根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 999年 1 0月 ,朱基总理在青海考察时指出 ,青海必须高度重视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 ,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才会使农业发展有最根本的资源支持。生态农业的建设 ,既是物质文明的建设 ,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它能够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因此 ,作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