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古典社会学的制度研究中曾对经济学和政治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并在当代兴起了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思潮,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相反,以制度研究为起点的社会学在后来的演化中却出现了制度研究衰退。概括总结这段令人深省的学术史,不仅有利于社会学开展深入的学术反思,明确社会学制度研究的利弊得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认识制度研究在当代社会学中复兴的意义,在回应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政治学挑战中建构新时代的制度社会学。一、制度研究在古典社会学中的兴起在古典社会学中,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是发生于…  相似文献   

2.
制度分析:对新制度主义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代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学领域到社会学领域,组织研究中的制度分析一直体现出很强的学术解释能力,同时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适用范围。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的经济学背景为起点,探讨了制度分析在不同学科领域中体现出来的视角差异,并重点阐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学派及其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旨在从根本上理解制度分析如何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苏州大学林闽钢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科层制与市场网络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1CSH004),2005年6月通过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转变中的经济秩序: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与市场关系研究》。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经济学在此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何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特别是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目前我国社会学界的一个薄弱环节。研究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围绕着企业科层制与市场网络的关系这一主题,搭建了一个研究企…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法论原则,是一个学科构建和成立的基石及主脉,也是其时时反思以求得进步乃至革命的重要角度。对于经济制度的研究而言,近些年来诸如新制度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演化经济学等一些新兴学派的崛起在方法论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争议和启示,这尤其体现在学科立场、研究视角和变迁哲学等方面。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论主张,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学习与借鉴其他学派的做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大规模向社会学领域的扩张 ,其实质是经济学试图维持自己中心地位 ,避免学科边缘化的表现。经济学向社会学领域的扩张表明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或理论视野可以交叉重合。新经济社会学迎接了经济学的挑战 ,展开了社会学向经济学领域的扩张 ,由此而为社会学摆脱边缘化做出了有效努力。中国社会学应当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努力 ,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术视野中开展对经济社会现象的研究 ,抓住时代中心课题 ,由此而避免中国社会学边缘化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工资决定的行为与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古典工资理论很难解释现实的工资差异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把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和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引入,从劳动市场不完全性角度来解释了这些问题。后来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研究则给出了不同的证据和结论。这些研究发现,劳动市场参与人是满足行为偏好的,具有公平和互惠动机,公平规范等非正式制度在实际的工资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设计,必须和基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规范形成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劳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的争议对新制度经济学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从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还是交换的理论的罗宾斯-布坎南经济学定义之争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或硬核的四大方面,即新古典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孤立个人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分析和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这就为判断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提供了判断依据。混合模式的内在缺陷使新制度经济学不可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得到真正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将历史和制度纳入分析当中,从而部分回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并与布坎南定义的交换的理论保持了一致。因此,新制度经济学需要树立自觉的革命意识,在交换的理论框架下完成统一,以形成强有力的思想体系。宪政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10.
以科思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威廉姆森称为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这一提法为学术界广为接受。它以科思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为开山之作,后来经过科思本人及威廉姆森、张五常、德姆塞茨、阿尔钦和诺思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经济分析法学和新经济史学,从而构成了一门完整的体系。90年代初,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陆续传入我国,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学者们对它的理解和看法不尽一致。本文提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几个…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思想。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不只限于经济方面 ,而是贯彻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 ,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在新阶层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思想,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建党思想的新发展。在新阶层中发展先进分子入党的过程中,要将新阶层人员在经济上先进与在政治上先进、实际行动与思想状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注意处理好在新阶层中发展党员与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关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严格履行入党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出现一股风。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团及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集中表现,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调研和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机制保障、理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杨振兰 《文史哲》2007,(4):141-146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该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王明科 《河北学刊》2006,26(1):142-147
在“新怨恨”理论视野下重新解读鲁迅思想,认为“怨恨”是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新判断,是鲁迅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鲁迅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缺陷。  相似文献   

16.
新诗本体论     
章亚昕 《东岳论丛》2006,27(1):100-104
新诗本体论包括时间、空间、文化三个理论视角:从时间视角出发探析新诗这转型期的艺术,可通过转型期诗人依据体验决定创作方法的发展态势,看出散文美趋势、意象美原则、社会美理想三要素塑造出新诗处于转型期的阶段性特色;从空间视角出发探索两岸三地诗人共同体验,可以发现20世纪的百年悲欢决定华夏诗歌的艺术追求,尤其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悲剧体验,孕育出世纪性的诗歌经典;从文化视角出发探究新诗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看出内地和海外诗人的审美视野都聚焦于文化转型,而摆动于“世界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新诗艺术,则表现出开拓与整合交替进行的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发现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新能源产业由于具备诸多优势,预期其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应该如何扶植、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当前应该从打破垄断、科技振兴和营造低碳的文化氛围三方面入手,逐渐地将新能源激活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中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策略,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二是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三是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Immigra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e located in a more diverse set of metropolitan areas than at any point in U.S. history. Whether immigrants' residential prospects are helped or hindered in new versus established immigrant-receiving area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Using multilevel models and data from the New Immigrant Survey (NIS),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newly legalized immigrants to the U.S., we move beyond aggregate-level analyse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to specify the influence of destination type on individual-level immigrant residential outcom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mmigrants in new and minor destin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live in tracts with relatively more non-Hispanic whites and relatively fewer immigrants and poor residents. These residential advantages persist net of individual-level controls but are largely accounted for by place-to-place differences in metropolita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ur exclusive focus on newly legalized immigrants means that our findings do not necessarily contradict the possibility of worse residential prospects in new areas of settlement, but rather qualifies it as not extending to the newly authoriz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0.
陈爱中 《北方论丛》2006,3(2):41-44
现代时间及其所引致的现代价值观念的融入是新诗现代性认识的重要纬度,它是新诗从思潮到语言表述发展演变的内在根本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诗在面对域外诗歌和传统汉语诗歌的厚重传统压力下获得自我认知的重要尺度。但同时,以“新”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价值观念也给新诗带来了空前的窘境,限制了新诗从审美规范到语言表达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