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建立于社会和人民利益上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和相关组织对其的保护制度和管理工作存有一定的缺乏性,相关组织单位的管理模式和人员配备不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合活动结构薄弱,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创新和宣传力度的有待加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行走的灵魂,刻录着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密码,蕴含着民族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明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人类生存与延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的调查,希翼为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介绍为基础,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困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思考,进而针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文化传承、区域经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基于此,结合濮阳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研究,重视传承空间、文化认同水平提升等策略的应用,对濮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传承、可持续化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藏族音乐艺术的自然传承是与民间宗教活动、寺院密切相关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播媒体对日常生活的不断介入以及民族融合的加剧,促使藏族人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悄然蜕变.在此背景下,就藏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条约、方法,结合目前已经实施的措施,就其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新思路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今后需要通过建成活态传承体系实现对其的充分合理保护。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民间文学活态传承问题的研究,本文建成了该工作体系的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成体系化的活态传承工作制度,以实现对于民族民间文学的成分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黑龙江省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担负了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的使命。在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内涵的前提下,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八个振兴”战略部署,研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遗,使黑龙江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具有感召力。能够继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非遗全方位融入龙江高质量发展中,乃至于推进龙江产业振兴、继而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已经受到了大家的广泛研究关注,在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多样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数字技术与时代结合作为传承的纽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表...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搞好文化遗产日活动;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0.
湘西州尝试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营造多元化传承的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有关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团体、民俗文化遗产等概念的辨析,以及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用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案例等的分析,认为日本是少数几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其最成功的经验就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保护濒临消失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热切期待,推动了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潮流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主体之于文化身份的诉求、权力承担者之于政绩的追求以及商业资本之于利润的追逐,正逐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演变成为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资源博弈运动。正视全球化背景下断裂与脱节的文化经济秩序,客观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博弈现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繁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其源在社区,而且承在社区的特点,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践行方式。为实现开发与传承的良性互动,应以民族村寨为依托,构筑参与平台,提升参与能力,营造参与环境,充分实现社区主体角色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怎么界定,争论不少.我是搞考古文物的,又做过不少民族调查,我想从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对非物质文化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人群共同体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的文化产物,有着自身特定的属性:主体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无形性等,在文化旅游盛行的情境中,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一直都是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区的理念出发,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为非物质文化能够继续活态的、原真性的存续提供一种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关系到自治区存续法理基础的重大课题,其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与立法的不完善有关系。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自治区立法的权限,完善相关立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制定得更加细致和周全,以推动和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土族婚礼作为土族人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涵蕴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口头文学艺术,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对于恩施州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应该以项目的形式,确定相应的传承人,发挥基层社区和教育机构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推介。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 《民族研究》2007,(3):11-19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先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向和措施,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必须先了解建构这个法律架构的基础,因此,理清法源就成为建立这个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