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央地、府际、媒体三者关系的平衡,既考量一地一区经济发展,又密切关联民生效应始于2013年9月的新一轮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已引致海内外舆论滚动报道,其直接触及别国的区域战略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高调提出的国内战略主要表现为长江经济带战略。透过地方政要的讲话和表态不难解读,其间充斥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地缘意识。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直接关联的西北五省区中有四省区的定位分别是,陕西称新起点、桥头堡;甘肃提黄金段;青海说战略基地、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12日,宁夏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2015宁夏系列蓝皮书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2015宁夏系列蓝皮书包括《2015宁夏经济蓝皮书》《2015宁夏社会蓝皮书》《2015宁夏文化蓝皮书》《2015宁夏反腐倡廉蓝皮书》。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为《2014宁夏智库报告: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专题》。《2015宁夏经济蓝皮书》客观分析了2014年宁夏经济形势,谨慎预测了2015年经济走向;对丝绸之路经济  相似文献   

3.
王双  张雪梅 《理论界》2014,(11):35-40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构筑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这一国家新时期开发战略,通过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性科技与治理支撑网络、强化海洋生态保护等,借势"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开放建立跨区域的发展平台,推动天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海洋经济的合作和交流,能够进一步加快天津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立足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和战略决策。新疆作为亚欧大陆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和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在欧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全面提升,必将成为我国西向战略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高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活力和投资潜力的热土,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必须创新思维;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动脉在交通;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现代服务业是引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相关政策必须差别化。  相似文献   

5.
淮建军  王征兵  赵寅科 《学术界》2015,(1):219-228,327,328
2013年以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话题。本文比较新旧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功能,梳理了相关文献分布特征,综述了丝路合作的机制以及旅游开发等研究,分析现有经济学理论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指出与旧丝路不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强大的功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长久并存;有效的合作机制必须包括基础构成、制度环境、合作形式、共生协同和问题治理五大模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成员国合作必须从政府驱动的模式转变为这五大模块系统作用的模式;今后中国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资助,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4月9日上午,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顾涧清教授应邀为我市社科界做了《奋力开创陆桥经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格局》学术报告会。顾涧清教授长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陆桥经济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果斐然。他认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核心的路桥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第三个里程碑。大规模亚欧高铁建设,将成为亚欧经济新引擎,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道路、政策、贸易、  相似文献   

7.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我国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促进青海与中亚、南亚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加快向西开放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文立足青海实际,在考察青海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青海向西开放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并探讨青海与中亚、南亚国家的广泛合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东西方交流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宝鸡早日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是全市上下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一、宝鸡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城市的优势宝鸡是国家关天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不论是在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充分兼顾了国内、国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希望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古丝绸之路的价值理念发扬光大,实现地区各国的共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其关键是要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合作与交流,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成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障碍和关键环节在国外,中亚应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要处理好与地区一体化组织和大国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这一构想,对宝鸡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交流与合作是开放的基础。当历史再度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上日程时,宝鸡人要不断深化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的认识。分析宝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产业优势和战略定位,把宝鸡发展融入丝绸之路建设之中。一、强化开放意识,做好顶层设计思路引领发展。强化开放意识宝鸡要在三方面的更加着力,着力强化宝鸡沿丝绸之路向西开放的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市社科联召开宝鸡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就"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宝鸡怎么办?"以及宝鸡如何乘势而上向西发展进行座谈。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四国期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之后又在国际国内场合多个阐述。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进一步向西开放,宝鸡无疑又一次面临经济、文化全面提升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其在地缘政治中的条件、对外关系史上的地位和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历史机缘,决定了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应当成为连接"三路"、"两洋"、"两洲"的核心枢纽。  相似文献   

13.
中巴经济走廊是2013年5月提出的双边经济合作倡议,它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纪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得到中巴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得以顺利实施。但也面临着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困难及政治、部族矛盾的困扰。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的优先方向,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故应当在界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空间范围等方面理解其内涵。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之困境及难以预期的因素仍是该构想顺利实现之绊脚石,解决这一困境,须从国际、国内层面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做出清晰而准确的战略部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之落实不仅要对共建过程中的法律冲突、生态及环境保护、反恐、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予以必要回应,而且要从国内法治保障机制以及国际法治协调等层面予以制度化构建。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经济,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的主流选择。青海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远离东部沿海主流市场,开放经济发展始终较为滞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当前我国的重大战略和思路举措,有利于改善青海的区位条件,提升开放效率,拓展发展空间,助推青海向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之一,宝鸡既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也是丝路经济带重要城市,此经济带上与宝鸡发展经历、程度、机遇相似的中等城市不少。本文从为何宝鸡要与这些城市比较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分析宝鸡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9个城市2013年主要经济发展数据,最后提出宝鸡与丝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时间距离模型和区位熵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5个城市群、28个节点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交通通达度和产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联系能力呈现"东强西弱"态势;群内城市空间联系能力差异显著;城市交通通达度与交通运输产业专业化水平匹配度较差,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8.
《宁夏社会科学》2014,(3):F0002-F0002
2014年3月25日至27日,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冬红、综合经济研究所所长段庆林、科研处副处长李文庆一行三人,赴青海省西宁市参加“西北五省区社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暨《西北蓝皮书》协调会、院长联席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是该构想的先驱者和推动者,俄罗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位置,印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俄印金砖三国地缘相连,具有较多的共同利益和相似(近)利益,容易达成共识。三国互联互通、互补互利,发挥亚欧大陆和海陆复合大国的优势,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俄印金砖三国共同的内在需求和战略指向。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符合中俄印三国各自的利益,也是中俄印三国的共同利益。这就决定了中俄印三国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5,(1):49-53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是中国在新时期扩大开放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成为海南省继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后经济崛起的又一重大利好。研究认为海南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前景高广阔,海南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比较优势,对非洲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