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论亦称形而上学,是关于宇宙最高存在的理论形态。道德本体论则回答道德存在的最高形式,关注道德的终极价值和最高范畴的规定,即对道德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回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在先秦至明清的宏阔时空跨度中,道德本体论的建构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理论主线。从先秦孔、孟、荀对最高道德范畴进行规定始,到两汉儒家建构神学目的论的道德体系,经魏晋至隋唐儒、道、释兼综互补,最终在宋明道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本体卓然而立。儒家传统道德本体论的建构过程展示了其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把握传统文化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语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仁怎么样"的命题,仍然是本体论命题,知行实践本体论中的<论语>正名说、<荀子>的"解蔽"以正名,孟轲的"言"与"心"与"气"的关系说、"知人、论世"以解诗书说,都是儒家的语言本体观.从出土文物看,孔子评<诗>的语义的标准化、程式化、范畴化,反映了儒家言语评骘的普遍化特征和语言形而上学的地位.儒家有丰富的学理范畴,涉及天地自然,道德情性,知行思虑,言语说物等方面,文章从与言语直接相关的心性,心思、思言、言辞等寻考言语之踪,并指出这是儒家学理中的感性活动和生命过程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儒家"以道德代宗教",其前提条件必须是道德自身成为一种信仰.儒家对"人文"精神及其道德教化的极端重视导致其"道德信仰"的最终确立.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钱穆、唐君毅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时,都认同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的思维取向与思想特质,并形成了一个认识上的"三阶梯".然而历史与现实都告知我们,当道德信仰放大为政治教条并强化至一个极端时,悖论就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贾庆军  吴昌 《船山学刊》2014,(1):115-118
"新儒家"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其主要思想是内圣与新外王之结合,即用孔孟道德心性之学涵摄现代科学和民主。而今则出现了对"新儒家"之批评,认为其思想仍停留在血缘社会,其心性(道德本心)之学是抽象形而上学,没有对现实存在价值之肯定。所以,"新儒家"已经不合时宜,现今应进入"后新儒家"阶段了。"后新儒家"要颠倒"新儒家"的逻辑,提倡一种新型的外王内圣之学:关注现实生活世界整体的"新外王"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内圣"之结合。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认为身是人的欲望的承载者,是一种非道德性存在,是恶之根源;心是人之自然情感的载体,是人的道德的来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心作为人之道德性存在,主宰着身,身心是一体不分与相互转化的关系.儒家的身心观论证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修身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身的非道德性因素对道德之心的遮蔽.通过对"身"的调控与心的涵养使身心趋于一致,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设定,完成人的自我实现.修身是自我实现的手段和前提,自我实现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两宋理学之集大成的朱熹,其本体论思想更加突显了儒家道德本体论的即内在即超越、即本体即工夫的鲜明特征.本文对其道德本体论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其客观唯心论性质和为封建伦理纲常的绝对性、永恒性辩解应予以批判,而其中一些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在历史上对伦理学研究和道德教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今也有某种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扩"的思想贯穿于儒家的道德、情感、知识、天道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德性的彰显;情感上的理解、同情与反省;求知的格物致知精神;以用显体、上达天道等方面.推扩给儒学提供了合理的方法论依据.推扩本身的根据乃在于"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即"千人一情"、"万物一理".  相似文献   

8.
儒家理想人格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哲学本身是人学,对天人关系的论述,对人性问题的揭示,对道德伦理的设定,其最终落脚点皆旨在解决理想人格的构建问题。儒家将理想人格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以及仁人、大丈夫、成人等不同的层次序列,并赋予每一种人格以不同的内涵。儒家与道家同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关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儒家理想人格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人格,道家理想人格则表现出了明显的非道德倾向;儒家理想人格是一种人伦人格,道家理想人格表现为一种非人伦人格;儒道理想人格皆具有自由的属性,但儒家理想人格是一种道德世界的自由人格,道家理想人格是一种自然世界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9.
由于思想主旨不同,道学与儒家在女性伦理上存在各种对立。对于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定位,儒家强调"男尊女卑",道学主张"阴阳并重";对于女性的人格,儒家持"女人祸水论",道学持"女性崇高论";对于女性的贞节及两性交往,儒家过于强调女性贞节的畸形伦理观而实行"男女之大防",道学较为宽容而倡导自然健康的两性关系;对于女性所循人伦礼节,儒家重文轻质,道学重质轻文;对于女性道德监督机制,儒家诉诸于人的作用,道学主张人神并用。然而,由于道学为了扩大其影响力而不断吸取儒家思想,这又使得道学与儒家在女性伦理上存在融合,它们都奉行尊卑等级观念、倡导"贞顺"之德、重视"孝亲"思想及推行"五常"之道。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继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后的又一重要理论范式。相较于汉唐儒学,这一新范式的显著思想标识就是偏重形上之维和内圣之维的开拓,从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各层面深化儒家义理精神。就理学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建构以及理气心性的圆融而言,"北宋五子"和朱熹之学对儒家这一理论范式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意义。邵雍的"先天之学"和周敦颐的"太极"说,是为儒家道德精神确立形上依据的一种重要尝试,代表着理学思想的滥觞,不仅如此,周敦颐的"诚"论还一改汉唐儒学宇宙论的铺排,开始了儒家心性本体化的思考,由此重新开启了儒家的"内圣"之维。张载的气本论哲学是儒家本体论建构的真正开端,而其划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主张则是理学范式下典范性的心性论成果。二程"自家体贴出天理",奠定了理本论哲学的基础,而其"性即理"的论说则昭示着他们对理学本体论和心性论的打通。二程后,朱熹通过注解"四书",建构了综合"北宋五子"、圆融理气心性的理学体系,而这也标志着儒家理学这一新理论范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自觉在汉语语义上是指“自悟”、“自明”、“自晓”等,是指个性主体对知觉客体的理解和把握,这个客体可以是自在的事实世界,也可以是自为的价值世界。伦理学意义上的自觉除了对道德世界的自明之外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含义——“自持”,即根据“应当”所作出的或自愿或不自愿的自我约束。道德自觉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和原则,它以人的道德本体为依据,对道德自觉的目标、内容、途径、境界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一、道德自觉的哲学人类学根基儒家的道德自觉有着深层次的哲学人类学根基,即以“人禽之辨”为中心的道德人类学观念。泰山孙明…  相似文献   

12.
"德"与"言"——儒家言语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言语观始终围绕言语与道德的关系展开.认为言语的价值不只是在传达言者的思想,而在展现言者的德性;"知言"即是"知德".这导致儒家言语观充满了道德实践精神,反感于纯粹的语言分析,而注重言语表达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隐忧"在当代中国社会引发出一些道德难题。功利与价值关系的矛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失衡,公平与平等关系间的不协调以及国人道德观中出现的"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主体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据儒家道德学说对"现代性隐忧"进行化解,存在较大可能性。但传统与现实间的张力又促使儒家道德学说必须进行体系重建。重新诠释道德范畴内涵,将"德得相通"原理与和谐社会建立相联系,在新的意义层面托举"内圣外王",显然是体系重建中一个较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许建良 《江淮论坛》2008,(3):137-144
在儒家那里,恶始终没有在道德的世界里得到自身的应有角色定位,只在符号的意义上与善存在对应的关系,善的实现必须在与恶的斗争中才能完成.儒家的道德世界是单一的善的世界,而事实上善恶是互为依存的因子,所以,在儒家这里,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世界,只是虚幻的世界,道德也永远无法成为人们行为的目标和内在力量.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儒家道德必须深刻认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15—2016年陆台新儒家论争源于台湾学者李明辉对"大陆新儒家"的批评,根本原因则是双方的学术分歧,即是否从本体论层面对科学与民主进行肯定,并视为追求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以此为标准,参与论争的大陆儒家学者分成两个阵营:蒋庆阵营与反蒋阵营。陆台新儒家之争标志着儒家阵营的分裂,同时也可能成为两岸儒家学者深入交流、多方探索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儒家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道德的根源问题,探讨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的“孝悌———为仁之本”经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到宋明道学家的“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逐步明确的以“万物一体”为道德的本体论根源的思想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突破以血缘亲情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转向博爱精神的过程。但宋明道学一直到王阳明,都没有达到近代的人人平等享有基本权利的思想水平,关键在于儒家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旧观念。作者主张把宋明道学的“万物一体”观与叶适、李贽、戴震的重功利、重情欲的思想结合起来,并参考西方近代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建立一种新型的“万物一体”的伦理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既主张在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又承认差等之爱存在一定的空间。作者最后希望人皆能扩大“一体同类感”的范围和广度,为整个人类世界走向“和而不同”的大同局面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公私关系问题并非儒家的核心命题,但儒家对公私关系的论述却成为传统文化公共观念的主流价值观念,即立公灭私和贵公去私。文章主要分析了儒家贵公观的理论范式,认为儒家以公私二元对立为基本范畴,以贵公去私为核心理念,从形而上学本体论、日常伦理价值规范和"隆礼重法"的政治制度三个方面论证贵公观的合法性,使它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义价值。传统儒家文化的贵公观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它对社会公共理性的养成、较完备的公共观念和主流的行政伦理文化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松 《兰州学刊》2007,(9):44-47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精神巨子,托尔斯泰一生不断探寻全人类共同幸福的理想,以"道德自我完善"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是他一生探寻的最终结果.由于托尔斯泰深具"道德内省"的东方气质,他的道德理想学说上深受东方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在价值核心、实现途径、理想图景三个方面体现出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与儒家学说的深刻应合.  相似文献   

19.
虽然古代儒家没有明确提出道德规范等概念,但是义概念体现了与道德规范等概念较为接近的内涵和观念,义的本源便是古代儒家道德原理与道德规范的本源。古代儒家关于道德的本源理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本论传统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教化论传统。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在宋明时期得到了统一,并形成了新型的儒家道德本源论。这一本源论的理论框架是体用论,理学家将存在分为体用,认为德性是体,教化是用。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道德本源于德性;从形而下的经验来说,教化则是道德的本源。德性与教化分别构成了儒家道德的本源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家心性学说的创建,别开生面地建构起了儒家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探究儒家"心性论"的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开展,有利于深化对儒家核心思想的理解,凸显儒家"心性论"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