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如何为庞大的劳动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始终是我国政府首要经济发展目标。应当说我国在解决人口就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业增长能力迅速下降。90年代下半期,正规部门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尽管非正规就业迅速增长,但仍不能改变就业增长变缓的趋势。90年代下半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投资需求扩大能否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我省城镇就业工作呈现出新的积极的发展态势。 城镇新增就业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新高 2007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5.9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增长4.4%。新增就业规模与2003年相比.扩大59.1%。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2012,(10):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9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讲到,在7月底、8月初的时候,媒体报道了部分地区返乡潮的有关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在8月初,组织20个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用工大省,开展了问卷调查,一个是企业用工情况的问卷,大约有680多户企业。另一个是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问卷,调查了464个农镇。从调查的情况看,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有四个方面:第一,当前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平稳的。1至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城镇新增就业918万,这个数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个新的特点是区域和行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2012,(5):1
就业工作:一是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43万人。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去年底持平。二是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2012年安排资金439亿元。三是扎实推  相似文献   

5.
金华 《劳动者》2004,(5):24-2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随着传统正规部门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中国非正规就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正>就业工作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取得新进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并实施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帮扶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新举措,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就业局在人员编制少、改制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努力拼搏、积极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绩,实现新增就业人数6603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473本.帮助“4045”人员2720人再就业,使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底的10.1%下降到了目前的5%以下。  相似文献   

8.
李贤柏 《劳动世界》2016,(27):15-17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及企业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岗位创造效应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结构和质量.研究结果印证了创业带动就业滞后效应理论,在前期岗位创造效应为正,第3年效应降低.岗位创造效应受创业类型、行业和规模的影响.机会模仿型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最多,生存领先型最少.创业行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三个行业是文化传媒、教育培训、餐饮类.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单位投资就业效应成下降趋势.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1.89个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就业人员中,大学生占41.99%.创业者的就业质量较高,其雇员就业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2008年,江苏省吴江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07184人。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85051人,占92.79%;中专与高中文化程度21211人,占6.9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22人,占0.30%;培训后就业人数为9809人,占3.19%。从事第一产业的57198人,占18.62%;从事二、三产业的244236人,占79.51%;输出就业5702人,占1.86%。近年来,全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在统筹城乡就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业人员不断减少,2000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一是存量规模大,据测算农业部门沉淀着1.5亿左右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处在季节性息工的状态之中;二是增量也很可观,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还新增1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外出求职的民工增多,据测算"十五"期间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民加入外出务工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77%。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2017,(8):1-1
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把就业工作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和谐改善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就业人员从2012年末的3.71亿人增加到2016年末的4.14亿人,年均增加1082万人。5年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以下的较低水平,2016年末为4.02%,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眉山市东坡区在推进企业改革中先后有1.5万名职工下岗失业.他们中许多人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技术单一,到2002年底.仍有近7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未再就业,加上当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3000人,全区城镇有近1万人需要就业再就业,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宣汉县就业局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8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保持了全县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被达州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狠抓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就业增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城镇失业人员与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人数低于2011年同期,就业难度有所加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增幅趋缓。2013年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收入和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物质资源走向依靠人力资源的良性发展。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要以增加劳动者收入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甚至是过剩,而正规部门的就业容量有限,本文通过借鉴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分析大学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障碍和对策,提出大学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促进机制,为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措施,目前中国就业的局势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今年一到八月,城镇新增  相似文献   

18.
一、就业形势分析截至今年5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917人,同比增长6.7%;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688人,同比增长11%,劳务品牌培训量在全市居首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低于全市4%的控制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58人,同比增长29.9%.登记失业人员人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优惠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享受人群涵盖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同时,全县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新增362人,同比减少20.4%.失业群体大幅度收缩,充分说明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成效明显,起到了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老工业城市自贡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三碰头"的就业局面,在总量性失业压力较大的同时,结构性失业压力日益突出成为严峻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0.
叶磊 《中国劳动》2012,(1):30-31
从2006年起,江苏省泰兴市积极探索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方式,以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十一五"时期,泰兴市小额担保贷款已经累计发放4867万元,扶持1286人实现创业,直接带动就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超过1.2万人。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占当地同期新增就业总量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