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屠巧平  姚远 《统计与决策》2006,(22):159-161
国内少数学者研究了控制权转移的公司特征,赵勇、朱武祥(2000)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李善民、曾昭灶(2003)重点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特征,研究表明股权较为分散、总股本较小、每股净资产和市净率较低的公司具有较高的收购概率。以上学者都是以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  相似文献   

2.
李春琦 《统计研究》2005,52(11):55-4
一、国内外对公司绩效的经验研究对公司绩效的经验研究,学术界已经积累了许多的文献,尤其是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早在1932年,Berle和Means就提出股权分散程度与公司绩效成反向相关关系。但Demesetz(1983)认为股权结构是股东们寻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内生约束,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且Demesetz和Lehn(1985)用1980年美国511家公司的会计利润率对各种股权集中度指标进行回归,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Holderness和Sheehan(1988)通过对拥有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最大股…  相似文献   

3.
投资机会集(IOS)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大部分都是就公司治理的某一特定方面。公司治理的监督效应方面,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通过经验研究得出,公司业绩与独立董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杨洁等人(2004)以医药板块为样本,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骆品亮(2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CEO持股(LNCEO)、两职分离(LNLZFL)、股权集中度(LNGQJZ)和企业技术创新(LNJSCX)与企业绩效均成正相关关系;并在回归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在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股东侵害与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相对于证券市场上对独立审计问题的研究 ,对资产评估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缺乏。陆德民 (1998)以1992年~ 1996年间沪深两市 2 6 2家公司为样本 ,最早尝试对公司上市前资产评估结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公司资产结构、资本结构、证券承销方式、行业等因素对资产评估增值率具有一定的影响。肖时庆 (2 0 0 1)则通过考察资产评估结果与公司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性收益的关系 ,试图对公司上市前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做出判断 ,文章的分析结果没有发现公司资产评估存在整体上的高估或低估行为。上述两项研究都是以公司上市前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KMV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着手,对KMV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中评价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进行研究.具体选取了4大行业的8家公司(4家ST公司和4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其进行KMV度量模型的相关参数,如股权价值、资产价值波动率以及违约距离等进行计算和对比,结果显示KMV商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评估具有适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不同并购动机下的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假设和样本选择(一)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的判别方法是在Bekovitch的判别标准上的改进:如果收购公司CAR为正,判别为协同动机;如果收购公司CAR为负,则判别为代理动机。这里没有考虑总体CAR,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并购绝大多数发生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资料很难获得;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呈现明显的“强-弱”搭配特征,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自然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近似的用收购公司的CAR的符号来判别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本文将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作为预分类变量,对剩下的收购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判…  相似文献   

9.
国外学者对一些成熟市场中增发新股(SEO)公司的长期表现进行了研究,论文选取了我国34家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对其长期超额收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SEO公司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为负,论文对此与其他有关国家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星  石伟  郭璐 《统计与决策》2007,(14):17-19
I2模型是迄今为止的最优良的信用违约度量工具,本文的研究表明:(1)I2模型对公司违约的反应要比传统信用模型快;(2)I2模型对公司的信用质量有很好的分级和甄别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股由于其有效持股主体缺位,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经理层可能利用职权侵吞股东利益,国家股比例(PS)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法人股东拥有足够的激励和能力去监控公司经理人员,法人股比例(PL)与LnAMBR显著正相关,而和CROA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社会公众股东的分散性导致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无效率,社会公众股比例(PL)与LnAMBR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销售人员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在销售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特别是销售人员数量的增加和销售人员对风险的不同态度给销售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根据销售人员的对风险的不同偏好来激励销售人员使其努力工作.在信息经济学中,把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Agent),把不拥有私人信息或者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cipa1).在公司和销售人员的博弈中,当销售合同签订后销售人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是私人信息而公司(委托人)不知道.本文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销售人员的激励问题,销售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以期对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我国2006年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了20家财务危机公司(ST公司)和40家财务安全公司为样本,通过对这些公司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的危机预警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90%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野 《统计与决策》2005,(5):110-111
一、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公司特征影响因素 1.公司规模 代理理论认为,由于大公司更趋复杂,且股权更为复杂化,导致其代理成本更高.Chow和Wong-Boren(1987)认为自愿披露的潜在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上升而增加.而且根据Jensen和Meckling(1976),代理成本随着外部资本使用比例的提高而上升.显然,大公司使用外部资本的比例高于小公司(Leftwich et al.,1981).由此可见,大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比小公司更强烈.从政治成本角度看,大公司的行为更易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介入,所以大公司对政治成本更为敏感(Watts和Zimmerman,1986),亦为其提供了自愿披露的额外激励.另外,证券分析师一般倾向于追踪报道大公司的情况,因此对大公司的信息需求量更大(Lang和Lundholm,1993),也迫使大公司的自愿披露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麓  肖红叶 《统计研究》2001,18(11):28-30
一、研究现状关于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国外学者建立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济计量模型 ,线性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它通过对公司业绩的考察间接评价公司治理的效率。我国学者在计量分析中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并且得出了一些经验的研究结果。然而 ,实证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有的学者发现 ,国有股对提高公司的业绩有正面的影响 (周业安 ,1999) ,有的学者却发现 ,国有股对公司的业绩有负面影响 (许小年、王燕 ,1997,张红军 ,2 0 0 0 ) ;有的学者发现 ,股份的集中度越高公司的业绩越好 (许小年、王燕 ,1997) ,有的学者却发现 ,有…  相似文献   

16.
客户生命周期利润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明亮 《统计研究》2002,19(6):40-44
一、导言客户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与有价值的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是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Reich held和Sasser(1990 )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他们对美国 15个行业的调查数据表明 ,客户保持率增加5 % ,行业平均利润增加幅度在 2 5 %~ 85 %之间。由于日益认识到客户保持的至关重要性 ,计多公司纷纷实施客户保持战略 ,客户保持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家广泛的兴趣。但目前客户保持的研究有两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 :(1)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保持客户关系对公司最有利可图 ?(2 )如何比较精确地预测客户全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公司资产和利润从而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经验证据已经基本上明确了中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现象。但是,关于市场能否识别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隐藏的控股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研究尚付阙如。因此,我们拟分别运用国际通行的超额收益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公司控股大股东会和相关方合谋(如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实施掏空行为来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和在职消费等…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和公司投资行为问题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内容。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投资水平呈负向关系,具有微盈动机和扭亏动机的公司投资水平显著低于非微盈公司和非扭亏公司的对应水平,得出了公司盈余管理降低了公司投资水平、对公司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股权激励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5~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数据,使用Logistic离散因变量模型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股权激励行为和激励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行为与激励水平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分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2)股权激励行为与高管年度薪酬和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和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素不相关;(3)股权激励水平与经营风险和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素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MBO事件市场反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理  罗洪涛  赵锋 《统计研究》2005,22(7):69-3
一、引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成熟市场在传统并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并购方式。主要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国外对MB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MBO往往伴随着公司退市的过程(goprivate)。操作中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会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成本大量收购公司的股票,达到控股地位,进而退市,然后通过对资产的剥离重组,然后重新上市获得超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