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究竟是“无为”的“花瓶”?还是“有为”的企业决策者之一?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在新《公司法》和相关法规的保障下,在各方怀疑与争议中不断推进,开始拨云见日。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监事会制度在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予以完善的意见,认为在公司立法中应强化监事、独立监事和监事会的权力,使其能与董事会相抗衡,同时又应在立法中明确监事的义务与责任,使其确能"监其事"。  相似文献   

3.
关于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础是“一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存在着制度障碍;从试行独立董事制度的企业来说,也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取独立董事之长补监事会之短,建立外部监事和董事监事,形成一个强大的监事会,才能更好地行使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论监事会监督机制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中国,对于公司监督机制的构建,认识上分歧很大。外国公司法规定有股东及股东大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外部监事等监督机制。监事会是中国法定的唯一常设监督机构,在公司监督体系中地位重要,但在实践中却徒有虚名。中国目前阶段不应废弃监事会制度,相反应加强其监督职能,实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制度。在这两种制度都产生实效之后,可将监督机制的选择权交给公司。完善监事会制度,在立法上应引入外部监事制度,强化监事会的职权,增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司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所有者“缺位”,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产生不规范,董事、监事、经理素质低下,没有形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强调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产生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各自的职权,提高董事、监事、经理的素质,实行外部董事、监事制度,完善经理聘任制,建立董事长、总经理分离机制,更好利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调动董事、经理、监事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探讨内部职工股的发展,指出封闭性的职工持股制度是股份公司职工持股的发展方向.提出将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与职工持股制度相结合的观点.进一步探讨建立职工持股制股份公司内部民主管理制度,提出职工民主参与的两种方式:一是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二是职工持股会行使职代会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形式上已经建立了规范的公司监事监督制度,但是监事会在实践中普遍未能产生相应功效;后来又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是其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怀疑.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英美法系采"一元制",大陆法系采"二元制".相应的,在公司内部监量机制上,二者分别采独立董事模式和监事会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近年来呈现互相借鉴的趋势.应该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监事监督制度模式,并吸收独立董事制度的合理因素,加强监事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改良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监事会的独立性是监事会监督职权行使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以强化和保障。对监事会独立性强化的制度设计,应增设公监事和债权人监事。当公司正常营运时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应由公监事、股东监事、职工监事组成,当公司财务陷于困难时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应由公监事、债权人监事、职工监事组成。对监事的提名、选举、任期、报酬等具体制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监事会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督,对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律、法规规定模糊,监事会不独立、地位较低以及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监事会实际上成为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没能有效行使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权。上市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与监督作用:完善监事的任职资格、改善上市公司监事会成员构成、保障监事的知情权与检查权、提高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建立对监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事会形同虚设是我国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虚化的具体原因是由于现行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的专业性普遍不足,监事会没有监督的动力,其监督权力无法落实等,而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监事会功能定位不准.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功能应定位于代表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经理层实施监督.我国目前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下的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设置是对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原则性地规定了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但这一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理上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应该包含两个规则:一是独立董事应该履行技能、注意、勤勉义务;二是应以严格的标准追究独立董事未履行义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监事及监事会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监事及监事会的任职制度、工作制度、职权制度和责任制度等4个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其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表明,监事会规模及构成内生于公司风险。文章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了监事会规模和构成的影响因素,在控制了内生性和制度因素影响后发现:公司经营范围、监督收益对监事会规模和职工监事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监督成本、管理者权力对监事会规模和职工监事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还发现:在控制了监事会规模和构成的影响因素后,监事会规模和职工监事比例与公司风险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表明监事会未能有效发挥降低公司风险的治理作用。因此,加强监事会能力建设,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将是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2002年商法修改时确立了公司治理的选择制,即允许公司在章程中选择适用设置监事会的公司模式或是设置委员会的公司模式,经过2002年至2011年近十年的实践,选择适用委员会模式的公司很少,为此日本立法设计了第三种监督模式——监查监督委员会模式供公司选择适用。设置监查监督委员会的公司仅需设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内要求设置至少由三名董事组成的监查监督委员会,其中外部董事不得少于二分之一。此模式既弥补了监事制度的弱点,也排除了设置委员会的公司在实践中受阻的重要因素,但也有学者认为其折衷的特点会直接降低监督的效果。但无论如何,日本立足实践进行修法立法的思路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5.
监事会制度一直是我国《公司法》中被人关注的焦点,常为人们所批评.随着引入英美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的地位前途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监事会制度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探究,认为独立董事制度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相反我们应当对监事会制度进行改造,使之发挥真正的功能,从而促进公司最佳利益的实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公司职工主人地位制度设计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中有关职工地位制度规定的分析,认为国有公司职工与非国有公司职工的权利地位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对公司的民主管理权,但是国有公司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如何实现及职工主人地位如何保证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其根源在于全民所有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完善全民所有制实现的法律制度,在宏观与微观双层次上体现职工是所有者的主人地位;强调真正实现职工民主管理既是主人地位的要求也是主人地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在监事会已经被赋予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职能的情况下,又正式确立了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于是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就构成了公司的主要监督力量.本文简单阐述了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着重分析了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的冲突,并初步提出了协调两种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国企所有权监督机制,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机制、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和经理纵向监督机制、股东大会--会计--审计财务监督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国企经营者自我监督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修改<公司法>,建立包括职工代表进入国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职代会进入国有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监督权的职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1993年《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置监事会制度来专门行使对董事会及经理的监督权,但规定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最终使股东利益受损,监事会职权虚化。我国新修订通过的《公司法》对公司监事会制度进行修改,如何理解这些修改的内容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我国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是公司重要的监督形式之一,这里通过对国外公司监事机构立法理念以及不同的监事会模式的论述,就国内公司监事会的立法缺陷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在立法中赋予监事会更多的职权,以充分释放监事会的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