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春雨 《理论界》2004,(1):145-145
邓小平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教育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系统地全面科学的论证。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是指引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社会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意识地改变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社会的主体,因而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求真意识、批判意识、理论意识和主体意识等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历史证明,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从现实路径上看,教育现代化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本土化、个性化和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才能满足培养现代人的基本需要,为实现城市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于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需,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道路探索的最新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根植于现代大生产的普遍规律,蕴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基因,包含着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宗旨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质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为核心意涵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深入理解教育现代化何以是“中国式”和中国教育何以“现代化”等问题,还要平衡我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聚焦科技、生产和人的现代化,统筹教育的物质、制度和观念现代化的关系,协同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实践中推动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张红 《理论界》2004,(6):54-5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的民族人才提供智力的支持和保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意识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必须深入研究应答现代化的民族意识教育模式,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5.
优先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必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为教师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自主现代化及教师教育实践自洽现代化。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必须要破除教师教育综合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畅和文化生态不良的现实制约,坚持以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做行动,以教师教育体制现代化建设为关键保障,持续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无法包括明确的价值预设。一是因为教育现代化是从特定国家民族的语言符号体系和文化资源开始进行现代化的。二是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 ,无法将传统与现代冲突、文化之间冲突与国家利益间冲突剥离开。教育现代化可以定义为为社会发展提供容纳持续变迁的能力和价值观的教育体系的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代化本质上是指教育事业发展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和状态,也是教育发展事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势。教育现代化体系就横向而言,教育现代化包容的教育体系应该是相对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就纵向而言,教育现代化包容的教育体系应该是相对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教育体系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构建和完善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组成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的、关键的问题是实现人的自身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本文论述了人的现代化的含义、标准以及教育在促进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追求 ,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悖论 :物质建设上要迅速地实现现代化 ,使国家繁荣强盛 ,而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 ,却反对作为现代化表征的城市文化 ,它不仅把城市与资产阶级想象为一种天然关系 ,而且致力于农村文化对城市的移植 ,努力培育城市市民乡村的文化趣味。这一矛盾、悖反的现象 ,不仅限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而且也无意中造就了国民虚假的乡村崇拜的思想趋向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0.
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环境中必须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因而对现代化建设主体的要求更高,因为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机制建设、大众认同、有效操作等均需人的现代化先行。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组织形式和社会活动形式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情感心理的现代化,等等,而中国目前大规模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是文化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但其基础依然是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城市成功之时国家也会成功。人的 现代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市民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法制意识教育、社会公德 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重点人群是:首先是城市的管理者。其次是经营者.再次是广大的劳动 者。市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和社会教育途径、宣传途径、社区服务途径、市民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子系统。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具有发展的动态性 ,教育现代化除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外 ,其本身又是整个 (特别是科技和生产 )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在给予社会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 ,又要不断吸收最新的科学和生产成果 ,从而使教育自身发展与整个社会相协调。教育本身不是“永动机” ,而是象蜜蜂酿蜜一样 ,要消耗蜜源甚至成品的一部分。办教育必须有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 )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二 )教育现代化的管理 ;(三 )教育现代化的设施。(一 )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学校图书馆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校图书馆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我国学校图书馆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我国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的现代化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宪忠 《东岳论丛》2000,21(3):86-90
现代化是一个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术语,其社会发展内涵远比单纯的经济技术现代化更为丰富。比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人本身的第五个现代化。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质变和飞跃才真正是启动和推进现代化系统健康运行的组织中心,并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社会可持续性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为此必须重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建构国家教育创新体系,大规模地发展高素质的现代化教育,重塑造就现代人的市场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且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教育者。在其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中,他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进行了积极探索。李大钊所主张的教育普及、建立新人生观、以科学消蒙昧、游玩应与教育一样重视、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构成了李大钊教育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李大钊的教育现代化思想,不仅能够使我们领悟李大钊救国救民的热切情怀和思想理路,还能够为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庆社会科学》2012,(4):110-110
阮成武撰文指出,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既有超越不同国家和社会情境而殊途同归的趋同性一面,又表现出对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体结构的依附性一面。如何在这种趋同性与依附性之间寻找一种张力平衡,作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新中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积极探寻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教育”作为目标,是动态发展的,对其思想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到深的渐进过程。从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再到振兴民族,教育为本,呈现出超越传统教育、教育西化、教育中国化和教育现代化这样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一些可以不断反思的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延续中国传统教育,也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教育的途径,而只能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综合化、生活化的教育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与科技现代化、经齐现代化等互为支撑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目前,以教育现代化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科技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已被各国认同并付诸实施。本文将回族教育现代化置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宏观发展脉络中,通过呈现其近代现代化教育和当代教育实践,尝试性地解析其背后的多种因素,以期提供一个中国社会中回族教育现代化的成功案例,并为当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中,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要实现法制现代化,必须实现法律意识现代化,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法律意识现代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而国家建设是现代国家的形成及其过程。现代化和国家建设是走向现代国家的两个重要条件。对于特定国家而言,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不仅需要国家建设,而且需要实现现代化。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现代化与国家建设的启动时间不同,现代化与国家建设呈现的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