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60-161,164
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正反疑问句时经常出现"吗"语气词多余的偏误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对正反疑问句本身的特点及"吗"等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避免这种偏误,习得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闽南方言的句首语气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华东 《东南学术》2007,(5):158-168
句首使用语气词是闽南方言的一大特色,也是闽南方言继承古汉语句法形式的特征之一。本文对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作了系统梳理;从语气词与句子的组合情况解析句首语气词的句法结构特点;从句首语气词的出现与否及发音变音事实论述语气词对句子语义细微差异的指示作用;概述了句首语气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衔接、表态和增强等语用功能;从汉语史角度对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的来源也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越南留学生来说,汉语的语法、词汇和自己的母语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免不了出现错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以下几点:偏误的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教学建议等。学生只有反复纠正偏误,才能进步,进而学会使用语言的标准形式。所以我们必须要探讨一些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  相似文献   

4.
也许在交际方面,量词使用不当未必造成障碍,别人也可以猜测你说的意思。但这也意味着即使你学了多久汉语都不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在交际、使用方面毕竟是不准确、不得体的句子,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不能让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或目的语干扰,教师要及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免得出现化石化的现象。学习汉语的越南学习者在使用汉语量词时出现不少的偏误,其原因是越南语与汉语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并能反映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汉语声调的规范程度,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汉语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俄罗斯留学生说汉语时总带有“洋腔洋调”,这缘于他们声调发音的偏误。本文针对俄罗斯留学生声调的偏误现象,从探求声调偏误原因入手,对相应教学策略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表现语气的句调各方言相似,中外各语言也基本一致,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陈述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古今汉语句调也应基本相同.语气词是与句调共同来表达语气的,其字调受句调控制.上古汉语中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与语气词的字调有比较整齐的对应,陈述句用上声字,一般疑问句用平声字,这应为上古字调的反映.上古平声和上声有音高的区别,平声是升调或高调,上声是降调或低调.语气词中没有入声和去声字,入声的缺位是由于塞音尾不利于顺畅表达语气.上古上声大量作语气词则说明其没有塞音尾,上古语气词主要是阴声韵(少数几个为阳声韵)也说明上古阴声韵没有塞音尾;去声问题比较复杂,其性质待考.上古语气词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是该时期的声调状况.  相似文献   

7.
在针对留学生中高级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迄今为止,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以往对留学生使用成语所做的偏误分析,其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实际教学,多半是举例性的,数量较少,缺乏普遍性和系统性.本文拟运用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系统性的全面分析,力求从更多的材料中得出科学可靠的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深入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提出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根据我长期以来学习汉语的经验和观察身边的同学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发现印尼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错频率最高的就是复合趋向补语语法,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印尼语不存在复合趋向补语。本文针对印尼留学生使用复合趋向补语的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总结出了偏误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对学习汉语的  相似文献   

9.
越南语中“du■c”和现代汉语中“得”在读音和用法上都极为相似,通过对比汉语“得”字句和越南语“du■c”字句,揭示出母语为越南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得”字句时出现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容认性让步复句连词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全面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介语理论,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提出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王艳芳 《理论界》2009,(6):143-144
惯用语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汉语惯用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中汉语惯用语语义的复杂性对留学生理解惯用语有很大影响.对留学生惯用语语义偏误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惯用语本体研究,而且为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受母语负牵移的影响,常常存在发音偏误。着重探讨声母教学中外国学生易出现的偏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联合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外联合短语在各个方面有共通点也有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联合短语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汉语学习者所用教材的统计以及对留学生理解和使用汉语联合短语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联合短语的学习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阶段,尤其是提高阶段的重要一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析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联合短语时造成的偏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西方语气研究中的"现实性非现实性"理论分析英语虚拟语气、英汉几种疑问及日常应酬的应答方式、汉语语气词的使用以及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可以看出英汉语气系统宏观上的一大差异:英语语气的现实关照性与汉语语气的交际关照性.  相似文献   

15.
汉语“在”字句是用介词标记“在”构成的有标记句式,在使用时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介词标记“在”在构句时与英语相对应的介词相比,差异较大,表义复杂,“在”字句成了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学习汉语句式的难点和重点。在对比基础上,考察留学生学习“在”字句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越南语中“(d)(u')(o)c”和现代汉语中“得”在读音和用法上都极为相似,通过对比汉语“得”字句和越南语“(d)(u')(o)c”字句,揭示出母语为越南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得”字句时出现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B0T作为语气词在俄语口语、笔语中是非常活跃的,而且是一个多义型的语气词.它赋予词和句子复杂的语气和丰富的感情色彩,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活泼自然.本文从12个方面对语气词B0T的词汇意义、使用场合和翻译方法等进行分析,对每一种用法尽量做到全面准确的描述,并力求给予贴切适用的释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靠语音来实现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首先遇到的是语音问题:音发不准,辨不清,声调高低升降不到位,四声变化不合理.依据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编写适合初、中、高不同等级和长短期不同班次的试用教材,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建构具有一定特色的汉语语音教学模式,既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以卢旺达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所产生的各种偏误,分别描述他们在21个辅音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上的实际发音与汉语普通话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别,以期对后来者纠正偏误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很大一部分东盟留学生来华学习是出于将来从事旅游职业的需求,旅游汉语也日益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分别从目前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存在的问题、东盟留学生汉语学习特点、开展面向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旅游汉语能力培养模式,以期对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教学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