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促进中日两国学术交流,扩大东北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快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步伐,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将于1992年9月25日至9月29日,在沈阳举办《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除国内学者外,尚拟邀请日本、港台地区的学者参加。会议的议题分为三个部分:(一)古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从历史角度,说明东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与日本通交。特别是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更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光彩。(二)近代中国东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 (CenterforProcessStudies,USA)联合举办 ,美国国际文化研究院协办的“过程思维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 ,将于2 0 0 3年 1 1月 1日至 9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的中外教育专家的对话 ,会议将为中外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场所 ,旨在应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中美学者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期间将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若干美国大学以及具有办学特色的中小学 ,并与…  相似文献   

3.
“中国日本研究杂志历史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为了总结过去日本研究杂志的历史经验,为了推动今后日本研究杂志的历史发展,以繁荣日本研究事业,以促进中日友好与学术交流,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日本研究杂志历史回顾与展望”国...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新中国哲学50年”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同志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题为《总结五十年,走向新世纪》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8~29日,社会科学与能源转型(Sciences sociales et transitions energetiques)研讨会将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公共政策联合研究组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能源转型将从深层次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引起了关于未来能源结构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广州市文化局与岭南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广州市文化产业与文化立法”研讨会于近日在穗召开。来自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约60人参加了会议,共提交了近30篇文章。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曾庆申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文化立法,积极探索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的重要讲话。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李明华研究员向大会作了题为《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立法》的主体报告。与会者围绕主体报告,结合当前文化产业和文化立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广州文化产业与国内外大城市文化产业的比较、广州文化产…  相似文献   

7.
辛石 《日本研究》2005,(2):94-94
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为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展示近年来研究“中日民间交流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学术成果,展望中日民间交流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未来前景,推动中日民间交流及各个领域的合作,促进中日学术交流和中日友好事业,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将于2005年10月中旬,在沈阳联合举办“中日民间交流与东亚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论文结集公开出版。对研讨会有学术兴趣的专家、学者,可与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联系,我所将奉上会议邀请函。电话:62202254,传真:62202253,电子信箱:japans…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3~6日,第七届“组织、社会与民族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本届会议将讨论当前多样性研究中涉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一些这一领域中的世界知名学者将在会上作重要发言。如今,有关组织、社会与民族多样性的研讨会已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它的首届会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时代与日本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本刊通讯员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由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日本学会主办的“信息网络时代与日本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9日至22日在山东大学举行。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电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2 0 0 3年 9月 2 3日至 2 4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南亚学界的 12 0多名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 5 0余篇。学者们围绕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南亚与云南的次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 1)关于中印关系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 ,双方联合发表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印方在宣言中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对中印建立互信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学者提出 ,为使中印关系很好地发展 ,在增加领导人之间的互访的同时 ,应当加强与印度各党派尤其是反…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6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等相关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王晓峰主持会议。党委书记刘玉宏致辞,他从中国方略克服世界发展的难题、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验带领数亿人脱贫成为世界发展的典范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8日,由中华日本学会、日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实行委员会、湖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和湖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召开。来自日本、中国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政治改革与政局”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1994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京召开了“日本的政治改革与政局”学术研讨会。驻京、津日本研究机构和新闻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共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日本政治改革的背景、性质和局...  相似文献   

14.
邹鹰 《社会工作》2009,(8):F0003-F0003
2009年4月17日至19日,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来自内地与香港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企业、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相关人士近一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大学钱宁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史柏年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6月9日~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建国50周年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在东莞召开。来自北京、湖北、四川、安徽、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广州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提交学术论文120多篇。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于幼军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郑群致开幕词。为期3天的研讨会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广东召开“建国50周年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舒晴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0日至11日,由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广州中华文化学院、惠州市惠城区政协主办的“邓演达思想系统及其核心”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华文化学院召开。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收到论文近20篇。会议围绕邓演达的哲学思想、平民革命理论、市场思想、文化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会还选举了新一届广东邓演达研究会理事。“邓演达思想系统及其核心”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旭日  相似文献   

17.
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当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动态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27日在太原钱江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期刊编辑部全体同志与会,《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张静作了关注国外理论前沿,扩大期刊学术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以史为鉴,考量现实,面向未来,中华日本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和大连大学2014年8月9日在大连联合召开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程清,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中华日本学会会长武寅,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张健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加拿大公民项目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人权与外交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3~ 2 4日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专家参与了讨论。研讨会的主旨在于探讨人权与各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主要议题如下 :1 国际人权理论 :西方与非西方人权理论的差异 ;2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国内因素 ;3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 :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北欧国家 ;4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与理论争论 ;5 中国与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首先发言的是来自美国的戴维·福赛…  相似文献   

20.
正蓝色海洋文明与多元沿海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5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文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对当下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意义。5月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苏智良教授致开幕词,他阐明海洋给沿海社会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