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承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6-18
科技伦理研究应该实行人文转向,这是科技伦理研究的一个新提法。不仅科技伦理评价的本质要求科技伦理实行人文转向,而且从科技伦理的人文价值中,能够更深层次地让人们认识到科技伦理研究实行人文转向的迫切性。同时,对当代科技发展作人文思考,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科技伦理研究实行人文转向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10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近代以来,科技与人文的分裂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关于科技的人文转向呼声越来越高。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的角度看,科学技术与人文都植根于人类文化,并以人类文化为基石,而现在的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统一或是科技的人文转向趋势在总体上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那么厘清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近代革命前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发展、变化,加深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同时客观地看待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辩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达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李大钊同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对图书馆的性质、服务方式、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问题作了精辟阐述,他的见解对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我国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e Tianzhen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比较文学向翻译研究转向是当前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同时也将是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指出,当代比较文学发生的文化转向呈现出三个新的发展趋势,即对各种文学和文化理论的运用,对影视、动漫作品的研究,以及对翻译进行的研究。而其中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为当前国际比较文学、同时也将为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展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蒯因整体主义思想分析图书馆学多理论共存的哲学根源,提出了图书馆学整体主义概念,论证了图书馆学整体主义的价值和特征,指出多理论共存对图书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赵永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2-135
20世纪初在哲学界引发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相应的法学语言学转向将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置于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科学研究的语言学思维。到了20世纪后半叶,语言哲学的发展又引发了哲学领域的语用学转向,逐渐形成了科学解释的语用思维。与哲学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法律语言研究也有一个从语言的语义和句法为主的静态研究向语用为主的动态研究转化的过程。语用学方法是法律语言研究最适合的参照方法,语用视角的法律语言研究可从言语行为理论及会话合作原则、礼貌现象、语用预设、语用模糊及顺应论等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科学主义与人文转向:论中国经济学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55-64
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科学主义方向。中国的经济学,作为"舶来品",一经引进就朝向科学主义发展。但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科学主义给经济学带来了种种矛盾,致使我们不能不重视经济学的人文转向。中国经济学的人文转向,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克服科学主义,充分发扬人文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建立有鲜明人文特色的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谭俐娜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科学怀疑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发生的机理、特点、类型、地位和功能以及怀疑的实施方略,指出了实施怀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56(5):608-612
新时期文学话语先后发生了"文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参与了这两次转向,并引起对自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以至学科性质的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10.
石友荣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07-110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原创性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图书馆学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1.
陈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166-171
人文从其本质上说是对理想的人、理想人性和理想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建构和培育,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和精神活动,在培养理想人性、促进人的完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科学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念上与人文具有统一性,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科学的人文性被忽视,导致科学与人文分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科学的人文性,使科学重新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认识自己、适应社会、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关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富足,加深对自我及社会的了解,改善和培养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性,才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大量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海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148-150
文章在对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并就现代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因而具有十分深刻的人文内涵。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经济发展向人本主义的回归,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人文标准,倡导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而当务之急则是构建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安舒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125-127
21世纪将是人文精神大放异彩的世纪,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更应体现人文主义的关怀.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现人文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图书馆员的人本化管理和对师生实行人性化服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涵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学识的拓展、品德的熔铸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图书馆在流通工作中对大学生做出富有人文关怀的服务,以求达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图书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论西方科学的人文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对西方科学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艺复兴的文学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来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而科学人文主义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感应者的形象,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并激发了数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灵感。近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知识体系。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的积极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并根据人类理性有限性思想和视角主义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神目观”的形而上学教条,从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的角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近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以“人”为研究起点,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但高校图书馆管理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的管理和对馆员的管理这两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要求针对图书馆管理对象的特点开展工作,体现人本关怀,解决读者和馆员的实际问题,培养人本队伍,创建人本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65-6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其突出点是科技工作者应同时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主要应从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追求科技工作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差异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斯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152-153
本文以图书馆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差异性为契入点,从研究对象、政治性、组织机构、服务对象与职能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