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雯 《山东统计》2007,(5):42-43
一、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思想.选择相应的指标架构出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测算方法将该指标体系聚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可表达一定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用以评价和监测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高级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经济行为而探索出的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经济发展形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形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形式;循环经济发展形式。在第一种形式形成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生存规律认识不清,强调人对自然界征服和改造的能力,造成了经济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滥开采和滥使用的情况,又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形成了经济活动的恶性循环——“高开采、低利用、高污染”的局面;在第二…  相似文献   

3.
高载能行业通常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占产品成本比重相对较大的行业。石嘴山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形成的高载能产业已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和特色产业,在为全市乃至全区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剧”已成为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05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发展环保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一些企业在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下,针对行业特点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经验证明走循环经济道路是高载能行业的唯一出路,也是石嘴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治本之路。  相似文献   

4.
唐坚 《四川省情》2005,(12):6-7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要求,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中,从生产、产品消费到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为基本特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途径,就是要推进“四个生态”建设,即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四者既各有特定的内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当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挤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有关资料表明,即使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我市,也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如发生连续三个月以上的高温干旱,生活用水的供应面临较大压力,而大量的工农业生产用水,更是一个沉重的课题。同时,面对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和日益严重的土地、供电、资金等要素资源制约,以及原材料涨价等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朝晖 《统计与决策》2005,(14):114-11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我国经济虽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已面临了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统筹规划、加强调控;加大试点、推广力度;建立利益机制;强化技术支撑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PSIR框架选取21个指标,运用F-AHP方法和障碍度诊断对2005-2013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模式基本特征一是公众强烈的环境理念。日本政府提出的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战略方针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国民的理解和支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追求精神富有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追求物质富有的人数。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中,认为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的比率占第一位,高于“经济发展”一项。可以说日本人具有了较为成熟的环境理念。其次,日本的企业都十分积极地响应,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工作。日本企业界普遍认为,在新的循环型社会背景下,为了避免经济处罚而被动地采取一些环保措施已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变“两难”为“双赢”,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湖北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29个指标,能较全面的反映了循环经济内涵。通过搜集湖北省1997-2007年11年间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各指标的数据,笔者将指标体系运用到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指标体系具有引导行为、提供信息和监测动态等功能。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开创性工作。本文立足统计理论,根据循环经济实践,就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和体系框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镇人口比重是我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一,国家要求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城镇人口比重标准是≥60%.20019年通辽市户籍总人口318.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40.27%,要求在此后的十一年中,每年需要实现农牧民转为城镇居民在总人口的1.82%以上.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市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建立了经济发展、资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科教发展等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提出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提高最快的时期,工业经济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而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工业投入,工业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保持和增强我市工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天津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鹤岗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1、水稻稻壳综合利用情况水稻的生产和加工是我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为我市水稻生产和加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稻壳占水稻重量为20%,每加工5吨水稻会产生1吨稻壳。按此计算,我市年加工近300万吨水稻,将产生稻壳近60万吨,随着水稻加工量的增加,稻壳产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加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将愈来愈广泛、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客观地正视我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认真地分析加快广元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理清经济发展的思路,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摆在广元市各级党政领导面前必须长久地、深入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是连接青、甘、新、藏四省区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是海西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支撑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青藏铁路二期工程2001年开工,仅这一年我市经济增长31.2%,取得了自1990年以来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我市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随着青藏铁路西格段5-6月的停运将对格尔木市2006年目标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和天津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扶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法规。为了了解我市民营中小企业对这些政策法规的认知程度,以及运用这些政策来经营和发展企业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理念、物质循环模式、技术支持体系以及经济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全面创新。考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这种技术创新活动一方面可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来实现,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优化,在全面考虑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技术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