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启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价格因素、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收入水平的影响作用不如预期那么大,而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的影响幅度比较大。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拉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是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对湖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限制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从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在当前世界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有效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95-2010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收入结构与消费支出、收入与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而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最显著。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是湖南农村居民主要的生活消费支出。政府应该建立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收入来源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采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该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决定着衣着、医疗卫生、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居住以及其他项消费支出;转移性收入则对家庭用品、文教娱乐、居住和其他项消费支出产生显著性影响;财产性收入主要影响食品、家庭用品和其他项消费支出;而经营性收入仅成为食品消费支出的显著性因素。第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广泛而显著,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或就地进乡镇企业工作获得的收入对其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三,经营性收入对消费结构作用有限,说明当前农村居民自己出资从事三次产业经营活动还较少,是未来政府部门农村工作的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ELES模型的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文章依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near expend iture system,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分别建立全国和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但消费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山东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性质对其消费的影响。山东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性质对各类消费支出具有不同的影响:基础型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发展享受型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的永久性。促进山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举措是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并提高其收入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农村人口的流出,这必然导致农村人口规模、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农村空心化、城镇拥挤化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些将进一步引起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市场、消费环境和消费偏好的变化,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发生实际变化。从近年来的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受城镇化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持续走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消费升级相对缓慢,是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大、消费观念陈旧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应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水平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及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作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紧密结合形成的新兴金融业态,是推动经济变革的重要动力。利用创新扩散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引入广告、市场和互联网因素,扩展了跨期消费模型,并对互联网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作用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但对收入不确定性的作用不大;互联网金融无法增加发展享受型消费,但能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影响非耐用品消费;最后,收入提高能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但传统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大。为农村居民提供多元化互联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接轨成为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和谐社会框架下中国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合理化都是消费优化的过程,不能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与消费结构升级的目标对立起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应向城市居民看齐,但应有农村特色.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不断刺激人的贪欲,满足人的虚荣心理及对资源的严重消耗等。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味追求时尚消费、超前消费及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2.
从收入与食品消费的总量关系而言,恩格尔定律是其关系特征的充分体现,文献梳理显示,已有的从结构角度对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忽视了这一特征。基于恩格尔定律的影响研究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食品消费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非食品消费促进效应;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促进了食品消费,但对于促进非食品消费效果不显著。对居民消费水平不能简单地归为受到消费能力的影响,还应同时关注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的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试论消费主义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特点消费主义文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促进了西方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消费观念的重大变化,即认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是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消费品,不消费就衰退,消费越多越幸福。到了60年代末,这种消费信条已经从美国扩展到了西欧和日本。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消费主义理念在东欧、中欧、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的传播,由此导致全球消费浪潮的兴起,消费社会的到来。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不同于已往的新特点。诱…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索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福建省2011年各地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9地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ELES模型的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是此次扩大内需的重点。我们通过建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对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计算二者在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和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期进一步缩小吉林省城乡差距,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现吉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特殊构成 ,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 ,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 ,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而且大有上扬趋势。为此 ,“两课”教育应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化消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形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拟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内容和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差异的原因,并为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跃杰 《理论界》2010,(1):51-52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将刺激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消费结构是研究居民消费的基础,本文在分别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消费支出选择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结构有着较大的不同,并且发现我国近年来的医疗、住房等改革对不同收入阶层消费结构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是"新常态"下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点。而政府财政金融支农投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加大投入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实证分析发现:1)从总体上看,财政金融支农投入有效拉动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但财政支农投入的拉动作用更强,金融支农的拉动作用仍需进一步提高。2)从阶段效应来看,2004年之后,金融支农的效应开始显现;相反,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反而有所下降,表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有所下降。3)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的条件下,财政金融支农投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政府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投入在中部地区作用并不显著,而金融支农投入反倒在西部地区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庆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格局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市以短缺经济和投资推动为基本特点的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成为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1.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受阻。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使得农民家庭消费增长缓慢,不能填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出现的消费需求空白,使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出现断层。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5.6:1,消费水平之比是5.2:1,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初城镇居民的水平。城乡居民的巨大消费断层,导致高档消费与低档消费难以有效衔接,使城镇市场上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导致农村市场潜力大而开拓难,这是影响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