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民主本身意味着参与,但民主和公民参与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当代西方占主导的自由民主理论中,公民参与的地位异常低微,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所具有的内在危险被主流的经典民主理论反复强调.反观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则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相对于自由民主政治哲学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的政治哲学和中国民主发展有着更强的契合性和说服力,对我国民主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扩大民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地方治理层面上是可行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间组织的成长、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以及基层政治组织自治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三种主要实现机制。各地方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公民参与方式,建立和完善参与的配套制度,拓展公民...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占主导的自由民主理论中公民参与的地位异常低微,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所具有的内在危险被西方主流的自由民主理论反复强调。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充分强调“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以大众自发的、直接的参与为核心,强调民主应当通过自我管理过程中大众积极的直接参与才能实现,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我们认为,相对于自由民主政治哲学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与中国民主发展有着更强的契合性和说服力,对参与式民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潘桂媚 《理论界》2014,(6):22-24
20世纪中后期,政治营销理论兴起于西方政治学界。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西方国家政治传统和现代经济领域中的营销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政治营销"已成为西方国家总统选举、政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着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国家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认为政治营销理论为政治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民主理念。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现代公共治理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徐璐 《江淮论坛》2010,(1):113-117
当代公众参与作为参与民主的表现,是在西方代议制民主出现危机、公民社会已经十分成熟、公众民主意识较强等背景下在西方兴起的。目前我国的立法也掀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潮,这股热潮具有政府主导过多、参与效果差强人意、公众参与能力不强等缺陷。我国应以西方的经验为参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途径,公众参与为补充,改进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多元社会的挑战,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作为西方民主理论的新探索新发展,体现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协商民主能够促进决策合法化、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培养公民美德和平衡自由主义的不足.在公民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协商民主激发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但在协商民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把中国的协商民主与西方的相混同,无论是在意境话语上,还是在形式路径上,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特质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政治参与发展曲折,在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的关键时刻,政治参与机制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政治冷漠现象。市民社会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机制,其理论为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和优化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市民社会已经萌芽,其成长却步履维艰,但是市民社会的发展毕竟为解决公民政治参与冷漠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典理论认为,公民社会在民主巩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监督选举过程、推动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教育等方面。通过考察东亚国家的政治实践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的结论可见,东亚公民社会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于民主巩固的因素,如公民社会缺乏对民主政治制度化的影响力、公民社会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面前无能为力、公民社会的过度动员等,很容易对民主进程造成分裂性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对于制度赤字的转型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要更为有效地巩固民主,仍需回归到国家、政府和政党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对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期,在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民主和代议制民主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的背景下,以强调公民参与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迅速兴起.协商民主从不同的维度对公民参与进行了审视,进而使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合法性、责任和理性得到了全新的认知与阐释,协商民主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热情,推动了公民参与和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公民参与成为21世纪民主发展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协商民主在公民参与问题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它过度地强调了公民参与的理性,也忽略了资源占有程度对公民参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语境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民主理想中,公民参与一直居于核心的地位.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对于理解民主政治尤其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它不仅标志着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新方向,而且也使古老的公民参与理想得以复兴,然而它也面临着当代社会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民主借由国家主权所确保的宪政秩序和优良公共文化而获得繁荣。但当前,现代民主之发展已显现出了危机状态。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群体利益的产生,由此导致权力腐败与政治公共领域的颓废,使得现代民主的社会基础发生了不利于民主的变化,也使得公民运动的民主参与程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来临,使得全球社会的兴起,国际组织力量的壮大及其内部固有的问题和全球风险的加剧,导致国内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改变上述危机的途径乃在于重申国家主权和在此基础上加强全球合作,增进国际民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主要包括公民平等参与、社会多元主体在公共利益框架下实现利益表达、通过协商讨论达成共识、广泛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历史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包含的“和”的思想,以及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与实践,都蕴涵着丰富的协商民主因素.当前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为协商民主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基础,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容的同时,也对协商民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稳定性特点的协商民主,是当前推动制度建设的可行性途径,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浙江社会科学》2005,10(6):103-107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而与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扩展则强调信任、规范与网络等价值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而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以协商民主和社会资本理论考量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此也将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和协商民主的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中国际公民社会运动与民主赤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恺 《理论界》2009,(5):213-214
国际公民社会运动是伴随全球化、全球治理而产生和发展的.全球治理离不开国际公民社会的参与,国际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国际公民社会运动有着两个重要的缺陷:国际公民社会运动的合法性以及民主赤字问题.随着国际公民社会运动的发展,中国如何应对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新媒体给西方政治参与带来诸多变化,深刻改变其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营,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选举等应运而生,公民运动也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触发下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西方政府和政党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传播价值,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与功能的发挥,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来竞选、施政,并把信息媒介技术运用到政党选举、政府执政及社会治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进行的政治调适,对于激活民众参与、修补西方民主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日益加剧,西方的民主政治危机和民主病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利用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都十分重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作用 ,并强调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内容 ,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标志和重要途径。本文围绕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际情况 ,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阐述。基本内容有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分析 ;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因素分析 ;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瑾 《理论界》2010,(9):72-74
公民社会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我国逐渐兴起的,至此,现代社会在我国也被划分为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两部分。按照传统的习惯,政治国家包办所有管理职能的社会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国情,并会引发很多社会冲突。作为代议制民主的重要补充理论,协商民主理论被看作是可以弥补传统民主理论中重视自由而相对忽视平等价值的缺陷。我国民主建设中不乏协商式民主的传统,但基于相关体制的不健全和扩大公民民主参与的需要,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完善我国的协商民主传统就有其建设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剩勇  杜洁 《学术界》2005,(5):35-47
协商性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网站公共论坛的考察,认为,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