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自由”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不无价值意味的本体性范畴,并指出这种自由观的契机在于把本真的实体同时理解和表述为能动的主体。在着重揭示了自由的“自性”、“自信”、“自在而自为”的品格后,本文从自由与自然、自由与社会、自由与历史、自由与艺术、宗教、哲学的关系方面对黑格尔的自由观作了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2.
鲍桑葵在关于国家的政治哲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的消极概念和积极概念,并且通过两种自由的关系集中表述了其以消极自由为基础、通过积极自由完善消极自由的自由观。鲍桑葵的自由观决定了他的国家理念和宪政设计。鲍桑葵把国家视为“我们生活的飞轮”、“一个有效的生活概念”,与这种国家观相匹配的宪政制度既不是自由主义的“小政府”,也不同于国家主义的“大政府”,而是国家和社会双重权力结构的“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由问题在近几年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被一些人搞混乱了,方励之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脱离我国现实,割裂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其“自由”观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本文拟就纪律和自由的关系问题,对方励之的“自由”观加以剖析。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自由和纪律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是对立的统一,是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制约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纪律是带有强制性的和权威性的,谁不服从就要受到纪律的惩处。若  相似文献   

4.
张佛泉的自由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自由观到消极自由观的转变.1930年代,身处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中,张佛泉批评古典自由主义所持的消极自由观即个人自由是“免于他人干涉的领域”,会加深个人与国家之间的鸿沟,因而他援引新自由主义的积极自由观,力图调和二者的关系.但他很快就注意到积极自由观可能导致的“以自由之名行奴役之实”的危险,转而主张消极自由观,并与新儒家发生了激烈论争.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喜欢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除了几个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之外,他们中的多数在谈论自由时,也引用马克思有关自由的个别论断,试图证明他们的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我国现实生活中关于自由的一些必要的限制,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似是而非的议论,对一些尚未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和群众,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蛊惑力.为此,很有必要来一番理论上正本清源,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以原有面貌.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为何观察自由?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这些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由的基础在自由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在辩证地理解自由及其与必然的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黑格尔认为必然是自由的前提,把自由和必然抽象地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他说:“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7.
实践与自由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哲学家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对哲学家 来说,“实践” 与“自由” 始终是两个具有诱惑力的概念。因为哲学家自古以来关注着人生, 因而也就关注实践与自由。实践融涵着自由,追求自由的境界,是实现自由的有效途径,实 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可见,实践与自由具有内在的关联,怎 样理解实践也就怎样自由,怎样理解自由也就怎样理解实践,不同的自由观决定不同的实践 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以来的美育观中存在着夸大美育功能、过誉艺术化人生(审美人生)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美育即是情育”、 “美育蕴含德育”、 “美育成就心灵的自由”三个命题中。事实上,纯粹的审美教育不能涵容道德情感的教育,不能天然地要求道德的发展,审美心灵所成就的空灵心境,亦只是心灵自由实现的一个背景性前提。只有在伦理或道德的观照下,心灵自由才能真正实现,并获得转化为行为自由的动力。这是儒家选择“为人生而艺术”而不是“艺术化人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没有责任的意志自由是一种虚无──七等生自由观论析包恒新“自由”是时时刻刻支配着七等生创作的一个哲学理念。它象人体中流贯的血脉一样,渗透到七等生的全部理论和创作之中?并以其对自由意涵的特有理解和把握,建构起自己与众不同的自由观。七等生认为:“自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0.
王雪冬 《天府新论》2005,40(5):40-43
自由问题一直是哲学史的一个永恒问题。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都对它作过探讨,由此也就形成了自由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产生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两种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实际上都是对自由的误解。马克思在总结了前人自由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统一了两种自由观,形成了马克思独有的实践自由观,为人类争取和实现自身的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1.
儒、释、道的自由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释、道自由观均重视人的自由问题,但在出发点与时效性方面存在差别。儒家是以“人学”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佛教是从修心的角度出发的,追求来世精神自由;道教是追求得道成仙,向往无拘无束的活神仙境界。这三者的自由观均有糟粕之处,应给予扬弃。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下的自由──哈耶克自由观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由涵义的解释并不是终点,关注自由的保持才更为根本。这是西方当代古典自由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自由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因为对自由抱有如此关怀,哈耶克才特别注重对法治的讨论。他重视冯·萨维尼视法律为自由之基础的法律观,并将自己“法治下的自由”理想建基于这种法律观之上。他相信,没有法律便没有自由,因而尤其赞同将法律称为“自由的科学”①。本文准备在阐述哈耶克自由理念之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和保障这种自由所需遵循的自发秩序原理和法治原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的三个问题。1、“个人自由观”的学理根据在于人类自由自觉的特性,它决定了:个人在经验性的维度上“选择”不同的个性;在时代性的维度上“选择”自我的意义;在历史性的维度上“选择”主体的超越。2、个人自由有其现实领域与真谛。现实领域包括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私域自由;而其真谛在于创造性的超越与对人类本能的“升华”和“压抑”的自我承担。3、个人自由的条件性决定了其不能割舍的责任性,这里的质底在于:唯有如此,个人自由才可能成为可操作的现实。而个人自由与其责任相对应,体现出个人选择的标准性。这标准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实践活动的内外尺度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和黑格尔对近代自由观的反思和批判中,实际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一种是他们所指称的近代哲学所代表的抽象自由观,另一种是他们扬弃前者而确立的具体自由观。马克思和黑格尔所提出的这两种自由观在自由问题的理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意义不亚于伯林所提出的“两种自由观”。它所蕴含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课题,以及它所产生的深远的思想与实践意义,值得人们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自由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是自由之源泉 ,是自由现实化的客观基础 ,自由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实现。是否以实践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6.
自由的律动     
读完方纳教授的新作《美国自由的故事》,心里总觉得忐忐忑忑,似乎被什么东西给牵扯着,正所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方纳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故事”,由不得你不认真对待它。“自由对人类的心灵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阿克顿语),人们是如此地珍视自由,为此已孜孜地追求了几百年、苦苦地奋斗了几百年。可是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如何可能?这确实需要认认真真地想一想、仔仔细细地研究一番。柏克说:“在世界上所有的模糊术语中,自由这一术语是最不确切的。”①阿克顿勋爵说:“自由是一个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遗迹。”“…  相似文献   

17.
殷之光 《社会科学》2023,(2):99-113
艾德蒙·伯克与约翰·霍布森在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对劳工与殖民地问题的讨论中,表达了自由主义传统中以“反帝国主义”面貌示人的帝国主义秩序观。这种秩序观反对帝国对海外领土进行直接统治,更强调“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监管,并通过商业活动“促进”后者的“发展”。这种自由帝国主义秩序观与种族主义密切关联。此外,在19世纪中后期,帝国主义的种族不平等观也衍生出了使阶级不平等合理化的内容。同时,种族观也从一种精英阶层的帝国理由,转向逐渐与帝国中心的白人工人阶级发生联系。这一进程与自由帝国主义者推动的“自由劳工”全球流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围绕着自由与必然这对古老的哲学范畴,哲学史上构建了四种不同的自由观:消极自由观、绝对自由观、理性自由观、实践自由观。不论哲学家对自由作出怎样博大精深的阐述,现实生活又总是以其丰富、生动的内涵,把这一问题重新摆到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康德自由观的独特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把自由从必然性的事实领域提升到了超越必然性知识的价值领域,求证了自由不是必然性知识所能解决的本性;另一方面,他为现实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康德的自由观对于当前人类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由”的全部意义及反思“现代性”等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与“消极自由”主义。“消极自由”主义以不可知论为其理论根据 ,坚持实现国家的最小值。这种国家观依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 ,尤其是政治理念的不同 ,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前者以感性直观所支撑的不可知论追究 :“建构什么样的国家个人是自由的” ;后者以理性直观所支撑的不可知论追究 :“自由的个人将形成怎样的国家”。然而 ,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践维度来将其进行改造 ,“消极自由”主义国家观才可能是合理和彻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