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的过程。社会认识构架形成之后,在人类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人体认识构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规律。从社会认识构架的历史进化中,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的与社会的,以及发展的内在机制等关系和规律。同时,社会认识构架又不断地进行内向和外向的"双向运动",这种运动深刻表现出人类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我国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作为思想学说,社会制度和运动实践的有机统一,是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类实践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步提升的价值实践过程.价值自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了自身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后,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指向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状态.幸福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由自发到自觉地追求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的价值追求已从建党初期为了自身解放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朴素认识和价值自发,发展到了对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幸福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自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是人类对以往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前进,这种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当然,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历史学应用于现实社会的能力,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它具有正确地认识人类的过去,以期合理地安排人类的现在和更准确地预测人类的未来的重大意义,关系着历史学发展的趋向和前途。所以,这便成了人们长期瞩目的课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过去一直存在着歧异,致使历史学在应用于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偏向。现在,为了使历史学能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史学界提出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再认识再探讨,这的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当改革大规模地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认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具有了自己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只有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  相似文献   

6.
前言自从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读一点社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是有规律地、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极不平衡,但新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新兴力量一定要战胜腐朽力量,新的社会制度一定要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全世界都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学习社会发展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争取建立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历史。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认识和追求社会公正的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具有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不公的问题。我们对此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努力促使社会公正的普遍实现。  相似文献   

8.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到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直到邓小平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及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这是一个社会主义从产生、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主义的历史还很短 ,它的本质、优越性等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实践的发展将推动人们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论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重大问题。物质利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关系的本质表现。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因和目标。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改革和调整原有的物质利益分配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以实现,是社会主义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然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人类的解放,即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人类解放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过程必然和自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哲学上的概括. 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当其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支配的时候,表现为必然.必然是异己的盲目起作用的力量.当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已被人们所认识,并且有计划地使之为人们的目的服务的时候,就表现为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人类实践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广泛深入,知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更新,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漫长艰难的同自然作斗争中,增长了认识,积累了经验,获得了首次的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向文明,获取知识的更大一次进步,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历史破天荒地有了记载,知识的发展和更新,使得人们越来越变得聪明。这是人类精神花朵灿烂初放的时代,恩格斯称它为“英雄的时代”。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之上,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笔者通过反复学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深深感到: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从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人们怎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入地发现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认识客观规律,是一种极为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人类积攒起来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科学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而不是去发现客观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有其特点的,但它和人们在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又具有共同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最终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挖掘和显现。邓小平同志通过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客观认识,逐步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观。其社会主义实践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又把这一理论充分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厘清了顶天立地的内涵,实际也是把握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无论是科学发展史,还是人文历史的进程,无不体现着对顶天立地目标任务的解决。当然,我们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顶天还是立地,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是一个过程,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都是有限的,既受到人本身的知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的制约,也受到人类实践条件的制约。从社会发展现实来说,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实践进程而不断向前的。当代人类实践越来越向系统化、协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由此也必然会催生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教育。有了人的历史,就开始了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教育活动也不断发展。一定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需要和产物。社会发展到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国民素质教育的意义已为人们所自觉清醒地认识,国民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立场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判断,并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遵循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进入到对高级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较好把握。  相似文献   

18.
代表着人类崇高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的为人民服务产生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新的历史时期 ,正确分析为人民服务的层次性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时,不难发现,"需要"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与内涵。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和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人本性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体现,需要是社会中的互助合作和对立冲突的根源。在我国全面小康的建设时期,应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出发,辩证地分析当前社会阶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脉络,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人民群众当前真正的利益需要,从根本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当前发展情况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的需要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化,表现出超越性的特点。人的需要具有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同步性的特征。小康社会既是当前人民群众未来需要的理想境界,也是实现现实目标,也是马克思需要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话,那么人类社会生活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哲学家由于从思维的、想象的、设想的人出发,而不可能研究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形而上学哲学家由于只孤立地看到某人、某事、某物、也只看到某个人的感性生活活动,而看不到人类实践的生活活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活动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