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在此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就被提了出来,它即不是过去我们认.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锻炼组织形式。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学校体育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既不是过去我们理解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有些地方称之为“间操课”。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一般是利用上午或下午的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并做适当的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既体现着学校校风校纪、学生的精神面貌,反映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3.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势在必行。本文以梁平县礼让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为例,就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而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提供全新的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勾勒更加精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势在必行。本文以梁平县礼让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为例,就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而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提供全新的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勾勒更加精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郭宏伟 《决策探索》2010,(22):62-63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1999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场地器材的完善、师资力量的提高,农村学校大课间活动迅速开展。作为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实效明显,受到学生普遍喜爱。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将大课间活动提到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一时间里全校学生每天上好一堂体育活动课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范晓红 《科学咨询》2008,(10):25-25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课间操锻炼风气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指的是德育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辐射功能是指以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向德育、美育、智育辐射,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研究,我们不仅践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使我校的"推素提质创牌"初见成效,而且我校进行的"大课间"课题实验,为在我市范围内普及推广"大课间"活动提供学习借鉴样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减负”后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我认为作为学校体育教研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努力把学生吸引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提高全校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二、争取学校各部门支持,变可能为现实;三、加强宣传教育,创设体育氛围;四、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全校性的工作来抓;五、加强管理,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
九龙坡区人和小学王益才校长十分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组织能力,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自主中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行式,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学校荣获市“大课间改革”一等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学校大课间体  相似文献   

9.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课间操锻炼风气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指的是德育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终  相似文献   

10.
渝北庆龄幼儿园是经国家宋庆龄基金会批准的一所公办幼儿园、重庆市一级示范幼儿园、英语教学特色园、艺体教育特色园、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园、重庆市首家绿色幼儿园。园内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师资力量强,保教质量高。幼儿园以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突破口,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逐步发展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连续5年参加重庆市幼儿课间体育活动竞赛都荣获了一等奖,2003年11月参加渝北区体育与健康示范课暨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现场观摩展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启发学生体育活动意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知识和锻炼价值,充分体验运动锻炼的乐趣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嵩 《管理科学文摘》2009,(34):216-216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更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加大课间操管理力度,组织全校教师参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添新思想、新内容,真正发挥学校课间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的意义,以大课间、 "2+x"活动为辐射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学生活动兴趣得到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得到激发,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合作学习,才能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和实践,这其中当然包含了体育,如何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如何让校园真正的活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头脑中的问题。我们在对体育教学、学生课间操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学校运动会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改集中比赛为系列活动传统的运动会多为集中一二天进行比赛,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为运动会而锻炼,为比赛而锻炼的意识。这显然不利于师生从很本上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不利于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快乐体育”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品德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体育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从游戏、竞赛、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活泼、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学校广大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在显现,又从本质上体现了广大师生的健身目标、健身理念与体育价值观念.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努力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本,有学校特色的“体育精神特质”,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兼备、身心和谐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是遵循人体身心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教学时,引导学生重视和进行卫生保健,鼓励和指导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的发育,体质的增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有良好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学校体育应进行卫生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20.
12月3日,九龙坡区人和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和资源开发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深化体育课间活动改革,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验研究》在该校多功能室结题。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司长曲宗湖,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詹光斗,区教委副主任王波参加了结题会议。专家组查阅了有关资料,观摩了课间活动,一致认为该课题突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收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