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给学生阳光般的爱.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影响着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课堂上,校园里,学生们都相信老师,依赖老师,对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所以,教育中师爱的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撑起教育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3.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收;没有水源,就没有万物的生命;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之树只有在爱的土壤里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师爱是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所以,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要让爱做主.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  相似文献   

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我14年的教育生涯里,几乎年年任班主任,每年管理方法都在更新,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用爱心去播洒阳光.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王咏梅 《科学咨询》2009,(22):81-81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给学生阳光般的爱。  相似文献   

7.
这周星期天下午,我从老家坐出租车回学校上班. 在车上,挺年青、阳光的的哥突然问我,你是XX学校的XX老师吧?我说是呀.我颇感惊奇:他怎么认识我? 因为我这人向来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也不善于交际.我总认为,我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校的小老师,整天在学校里呆着,整天所接触的都是一些少不更事的十二三岁的学生娃,整天只知道把书教好就行了,就尽到了当老师的本分.因此,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很少,认识我的人当然也就不多.  相似文献   

8.
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认真读书,长大成才,孩子早恋,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就谈虎色变,感到无比紧张,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不少家长和老师觉得无所是从,如果强制反对,只能适得其反,也在孩子叛逆的心里,留下道道伤痕,甚至为他们的人生留下遗憾,笔者认为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必须因人而异,客观地看待孩子早恋这个问题,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的教育策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孩子自信而阳光的生活在集体中,给早恋孩子阳光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教育.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教育就是人类最光辉的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深入推进,我们的民族亟需教育的阳光;教育的公平化、均衡化、规范化、法制化、优质化和人本化,又呼唤着阳光的教育.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正是顺应历史的发展、教育的需要、人性的呼唤,提出"让教育充满阳光"(简称"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用"爱"去诠释教育特别是小学义务教育的全部真谛.  相似文献   

10.
在封建社会里,家家户户的神龛上都供着教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老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当教师.是一种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本领,而且还要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为此,学点理论,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乃是教师的本份.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形成教育人的人先受教育的机制。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为人处事的启蒙老师;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的道德表率;在社会上,公民大众也承担着未成年人道德  相似文献   

12.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收;没有水源,就没有万物的生命;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之树只有在爱的土壤里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师爱是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所以,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要让爱做主。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一所民办学校的政治课上,老师教育要尊重农民,因为是农民辛苦耕作,才生产出粮食养活了我们.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爸爸说,是我们学生养活了老师'.老师一时语塞,竟说不出话来.这让教师十分郁闷,因为大家都知道,民办学校是以学生的学费为唯一资金来源的,学生说的也是事实."这是笔者在阅读今年第6期<教师博览>杂志里的<德育是平的>一文中让教师困惑、难堪、尴尬的四个事例中的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认真,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存在着教学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萍 《科学咨询》2008,(6):34-35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 我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如是说:"倘若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出的面包就是苦的;倘若你怨恨地酿着葡萄酒,你的怨恨就在酒里滴了毒液……"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建立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这种现象在学校里非常普遍。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也在无形中被架空了。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如果方法恰当,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72个孩子的心声,72个孩子对你的感谢,72个孩子对您的祝福……老师,这一本有着72个孩子笑容的留言册送给你做纪念吧!"这是放在我书桌上的留言册封面上的一段话,还有一张合影。每当我翻开它,那72张面孔就在我的脑海中浮  相似文献   

19.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如是说":倘若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出的面包就是苦的;倘若你怨恨地酿着葡萄酒,你的怨恨就在酒里滴了毒液……"——题记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目标的模糊导致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当前,教育中呈现一种无可奈何的现象:教师越来越累,而效果越来越差;学生作业越来越多,而进步越来越小班主任越管越细,而师生感情越来越淡……于是大学怪中学,中学怪小学.是不是现在的小孩本身就是这样?不可能.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教育是按一种惯性在运行,而不是理性运行!在强大的惯性推动下,老师学生家长都无可奈何地疲于奔命,不敢停步,不敢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